若想判断一家律所在行业内的大致地位或情况,如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观察,还是比较可靠的。
一、了解该所开具的薪资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有过这么一种感觉:
一般薪资高的律所,通常会很自信地在业内公开自家的EL(EntryLevel,指“入门薪资”)数额。
而部分待遇相对一般的律所,在谈到薪资待遇时,常会以一句「面议」或要求申请者「提前列明期待薪资范围」略过(当然这并不绝对)。
目前业内有没有业务较好,但薪资较低的律所呢?
如果说此种情况在2017年3月君合带头提涨EL至2万/月之前还有存在的话,那么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与付出回报对等意识的进一步提升,当下已经很少有律所仅仅是“光谈情怀不谈钱”了。
如当下真的还存在此种律所的话,那么相信大家也很快都会“用脚投票”并开始在网上匿名吐槽了。
所以,如果想较好较快地了解一家律所在业内的大致地位或情况,从EL数额这一点来看,基本就可以定下“输赢”。
目前国内主流领先律所的薪资情况
二、查询该所办公室所在地
与前述看“钱”一样,判断一家律所在行业内地位的第二个侧面则是看该所办公室具体坐落于哪里。
很难想象,一家在北京国贸或金台夕照地铁站附近拥有500平米办公室且EL在1.4万左右/月或以上的律所,不会是一家中国领先律所。
领先律所几乎都集中在国贸CBD(红圈所、业内新兴律所世辉与君益诚等)、东城东方广场(汉坤、卓纬)、西城金融街(天元等)三地(另注:另一业内新兴律所植德选址东城来福士中心),其中尤以选址国贸CBD者居多。
三、查阅钱伯斯和商法等排名
也发生过部分律师刊文质疑钱伯斯排名公正性等事件,而质疑钱伯斯公正性的理由可能往往集中在以下两点:其一,其无法完全排除“靠收费排名”的可能性;其二,作为一家起源于外国的媒体,其如何能对中国的律所进行排名。
四、通过第三方平台了解律所口碑
正如某个观点所称,“无论这家律所在哪,也无论能开出多少钱,更无论它得了多少奖,如果团队氛围不好、不具备合适的人性化的话,那还是一切白搭”——这种钱既赚得难受,又赚不长久,确实如此。
所以,在了解完以上三个侧面后,大家也可考虑通过业内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了解该所口碑。
五、咨询热心的师哥师姐
向身边热心的师哥师姐打听该所情况,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但这种方法也可能存在两个弊端:一方面,找到热心且有所了解的师哥师姐可能并不容易;另一方面,即使找到了,对方给予的评价也有很大可能是个人主观化的,无法完全客观阐述该所的主要信息。不过,总归是聊胜于无。
六、亲身体验
这一点似乎等于没说,但从“返璞归真”的角度来看,若想了解对方律所是不是真的适合自己,最好的办法显然还是自己亲身前去试一试。
自疫情以来,对于那些找工作的同学来说,可能是遭遇到了一个不太“友好”的时期。伴随国家经济进入新常态、资本市场业务在一定程度上“萎靡”,当下找实习/全职明显正在变得越来越难了。
所以,一个务实的初步建议是,只要对方律所具备前述五个方面中的任何一个方面或者多个方面的,那就建议尽早入职,亲身体验,避免最后弄成“竹篮打水一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