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违反战时国际法的罪行及其成因——读《对审判的审判》一书

《对审判的审判》一书作者在广泛阅读日本战争罪行审判资料和诉讼记录的基础上,从国际法原理和人道主义角度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战争罪行及其行动心理进行分析论述。作为一部揭露和研究日本军国主义战争罪行的重要著作,本书在国际上影响广泛。

《对审判的审判:罗素勋爵眼中的日军战争罪行》(爱德华·弗雷德里克·兰利·罗素著,崔学森、李应鹰译,重庆出版社2022年出版)一书是作者罗素继对德国纳粹战争罪行研究著述出版之后的又一部力作,该书的翻译出版对于中国有关日本侵华战争犯罪的研究有着重要参考和启示。作为一位著名法学家和历史学家,罗素曾担任莱茵河英军副检察长,并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争罪行审判的首席法律顾问。他对于战争犯罪不但有丰富的调查取证和审判经验而且对于战争审判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研究。作者在广泛阅读日本战争罪行审判资料和诉讼记录的基础上,从国际法原理和人道主义角度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战争罪行及其行动心理进行分析论述。作为一部揭露和研究日本军国主义战争罪行的重要著作,本书在国际上影响广泛。

战争犯罪是对于战时国际法的挑战与违反。早在第一次海牙和平会议上国际社会就讨论制定出一些基本的战时国际法原则,由此之后陆续形成的战时国际法体系一直影响到20世纪前期。日本在1912年也批准了有关条约,其中包括给予俘虏人道待遇的规定。1929年国际上又制定出改善俘虏待遇条约,日本却以对于俘虏的观念不同而没有签字。但是对于国际公认的战时法律原则和条文,任何的挑战与违反都应受到严惩。

主要内容

对战争罪行审判中的有关法律辩论进行专业解说

进一步的思考

首先是日军的所谓“精神主义”。日俄战争之后,日军竭力强调精神教育,宣扬所谓皇国至上的“日本精神”,主张“天皇中心的世界一体观”,要建立“八纮一宇”的世界秩序。日军按照这种观念,对于所有反抗其侵略扩张的活动都要实行“惩罚”。“日本精神”成为日军野蛮残暴行为的观念支撑,为了实现其狂妄目标,不惜大肆屠杀。九一八事变的制造者石原莞尔曾撰写《世界最终战论》,主张最后的大决战会使世界人口减半,由最终决战的胜利来确立世界的统一。

其次就是所谓的“白刃战”思想(日军称为“白兵主义”)。日俄战争之后,日军愈益注重白刃战,在改正后的《步兵操典》中就规定,最终决定战斗的要靠刺刀突击。日军主张强大的攻击精神,健壮的体力以及熟练的战术动作是步兵的必要条件,富有攻击精神的军队才能以少胜多。日军把白刃战与所谓的“大和魂”、武士道结合起来,叫嚣日军就是在这种传统精神的鼓舞下发挥“皇威”。日军在中国进行新兵教育时为了使其适应战场环境、掌握杀人方法和提高胆量经常用活人练习刺杀。日军第59师团长藤田茂在被审判时供述说,训练新兵,用活人练习刺杀比枪杀效果好。其部队在济南进行刺杀训练,共杀害600名以上俘虏。日军的残忍暴戾与其白刃战思想密不可分。

第三就是日军后勤兵站供给体制不足。日本由于经济水平和国力限制,打不起长期消耗战,在战略上力求回避长期战,强调“短期决战”“速战速决”,对于保障长期作战的供给体制和兵站建设重视不足,日军后来甚至将《统帅纲领》中的兵站部分删除,主张“在需要补给之前就已经结束战斗”。前线日军弹药、食品、药品等物资存储量很少,后勤运输能力薄弱,一旦陷入长期作战,前线日军供给困难,由此不但造成日军士兵大量死亡,更不会保证俘虏的生存。根据藤原彰的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病死和由于营养失调这些广义上的“饿死”者达127万之多,超过战死者人数。日军后勤供给薄弱造成其对占领区的疯狂抢夺,还有就是对于俘虏的非人道待遇,在连日军自己都无法保障的情况下,对于俘虏就更不会提供最基本的人道待遇,饮食短缺、环境恶劣、得不到最低限度的医疗救治。在食品极度匮乏时甚至出现日军吃人的兽行。后勤保障欠缺加重了日军在占领区的掠夺和对俘虏的虐待、杀害。当然,日军残暴掠夺与虐待俘虏还有其他原因,但是其后勤供给体制的缺陷无疑加重了这种状况。

第四则是日军犯下的人体实验、用活人进行手术演习等医学犯罪与近代日本畸形的科学观念有关。研究者指出,由于强调富国强兵,特别是经过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盛行自然科学主义,偏重实际学问,忽视哲学和人文精神,731部队就是在这种思想土壤中产生。鉴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化学武器的巨大杀伤力,日本极力推进有关研究,1930年代开始发展细菌武器。731部队主持者石井四郎在军医学校讲授细菌战时,让学生观看人体实验和巨大的细菌培养室,当时的军校学生们丝毫没有伦理上的抵触,反而十分兴奋。日军灭绝人性的医学犯罪离不开这种社会背景和思想氛围。

最后要指出的是本书受资料和当时研究状况的限制,对于日军战争犯罪的记述虽然涉及南京大屠杀,但全书的主要部分是论述东南亚和太平洋战场,对于遭受日军侵略最长,受害更惨重的中国战场记述不多,所以十分需要继续对日军在中国战场的战争罪行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收集铁证,大白天下,以警世人,进而维护和平。

THE END
1.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有哪些导读:《刑法》的罪名包括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等,若是依旧不知道刑法规定的犯罪有哪些可以选择继续阅读此文。 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有哪些 一、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有哪些 https://www.64365.com/zs/2169430.aspx
2.中国最严重的罪是什么罪中国最严重的罪是什么罪 在日常的生活与工作中,人们对于中国最严重的罪是什么罪也是着重关注的,许多人可能只是对其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其具体是怎样的,可能还不太清楚,接下来就由法构网法律咨询在线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重罪有哪些https://www.fljg.com/news/330169.html
3.从瑞幸事件谈如何将在中国境外实施的证券发行上市交易之行为纳入中作为中国法律从业人员,笔者有感于瑞幸一案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对关于在中国境外发行证券及上市的中国公司及其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层个人所从事的证券相关行为如何在中国现行的法律体系(尤其是《刑法》体系)下进行规制的复杂问题,提出了一些观点和设想,以求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与广大同行进行进一步交流。 https://www.lawyers.org.cn/info/fd70f79993be40899cdca627d7ee5d65
4.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2第二十七条 宣扬恐怖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的,即属犯罪。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其他情形,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第二十八条 本节规定不影响依据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对其他形式的恐怖活动犯罪追究刑事责任并采取冻结财产等措施。 http://www.jxyanshan.gov.cn/ysxwez/gjflfg/202001/4abda7874e4c4c888cc1f43a5254a7d1.shtml
5.国际经济法网33.依据法律规定,下列关于死刑的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 A.对不属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既不能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也不能判处死刑缓期执行 B.死刑缓期执行的判决,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C.对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不能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但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https://ielaw.uibe.edu.cn/zyflrcjy/8782.htm
6.中国法学创新网触屏版从前者看,它是对“坦白从宽”的刑事政策的深化和发展,为“坦白从宽”的刑事政策注入了更加丰富的内涵——不仅包括“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而且包括“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愿意接受处罚”;从后者看,它是集实体规范与程序规范于一体的综合性法律制度,刑法修正案(八)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南》从http://fxcxw.mzyfz.com/dyna/contentM.php?id=12527
7.不起诉刑事案件的法律概念律师深度解读[刑事案件法律]不起诉制度作为检察机关独有的一项职权,体现了中国"区别对待"和"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其理论渊源是起诉便宜主义,起诉便宜主义是指公诉方依据法律的授权,基于刑事惩戒的目的和权衡各种利益,对其所审查起诉的刑事案件,选择是否做出控诉以停止刑事程序的原则。起诉便宜主义是与起诉法定主义相对应的刑事诉讼原则,从https://www.smlaw8.com/xingfaxingshi/65784.html
8.关于刑事责任的法律规定有哪些?法律常识一、关于刑事责任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关于刑事责任的法律规定有刑法当中规定的,如果犯罪行为人因为犯罪活动而所需要承担的相关的法律责任,一般情况下刑法当中规定的是两种责任,一种是主刑,就是主要独立适用的刑罚,还有一种是附加刑,必须要依附主型存在。刑事责任是指犯罪人因实施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按刑事法律https://www.lawpa.cn/changshi/376900.html
9.曹鲁晓从国内法到国际法:国民政府处置日本高职级战犯的法律由于高职级战犯一般不曾亲身犯下战争罪行,所以,如何从法理上将下级所犯罪行与高职级战犯联系起来,使后者有责可究、有罪可罚,是审判面临的关键问题。以1946年10月《战争罪犯审判条例》的颁布为界,国民政府审判先后以纵兵殃民罪和指挥官责任原则解决该问题。通过对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国际刑事法院法律工具数据库和http://jds.cass.cn/xscg/xslw/202305/t20230517_563855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