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纠纷分析李云律师亲办案例

擅长:合同纠纷,交通事故,劳动纠纷,公司企业,刑事案件

杜某是临沂市某村委村民,在该村有宅基地一处,1992年杜某与李某(非本村村民)签订合同一份,约定杜某将该宅基地使用权以13000元的价格卖给李某,不得反悔。协议签订后,李某将13000元支付给杜某,并在宅基地上自己出资构建房屋进行居住。2012年村委进行旧村改造,将李某居住的房屋拆迁,另择土地构建了楼房后进行还建,李某依据自己被拆迁房屋的面积选购楼房两套,并补交款项26万余元。

2012杜某将李某诉至法院,认为1992年的宅基地买卖合同违反法律规定,要求确认该合同无效。庭审中还表示,李某之所以能还建两套楼房,是因为购买了宅基地,所以要求李某给杜某一套楼房。李某认为,虽然宅基地使用权买卖合同是无效的,但是原宅基地已被村委以拆迁还建的形式收回另作他用,李某无法返回给杜某。当时买宅基地时,没有地上附属物,李某自己出资在宅基地上构建了房屋,而村委也是依据房屋才还建给李某两套楼房,并且自己还补交了余款,杜某要求要一套楼房没有依据。

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土地管理法》规定宅基地使用权不得随意买卖,因此杜某与李某之间的宅基地买卖合同无效。根据《合同法》规定,合同双方依据无效合同取得的财产应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无需返还的折价补偿。因本案中宅基地已被村委拆迁还建,李某也没有使用权了,不能返还,故应对杜某进行折价补偿。而1992年宅基地买卖合同签订时李某支付给杜某的13000元,是当时的对价,可以算作对杜某的宅基地补偿款。村委还建给李某的楼房,是基于李某自己出资构建的房屋而不是基于宅基地,杜某无权向李某要楼房。因此判决支持杜某的诉讼请求,确认杜某和李某之间的买卖合同无效。

评析:

本案虽然判决杜某胜诉,但实际杜某是败诉了。因为杜某的本意是通过确认合同无效,来要宅基地,李某不能给宅基地就给其一套楼房,而法院对此未予以支持。杜某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原来的宅基地已经被村委收回了,李某也没有使用权了,李某无法进行返还。而李某还建得来的楼房不是因为宅基地还建的,而是依据宅基地上的房屋还建来的,或者说是依据李某自己的财产得来的,所以杜某向李某主张楼房的意图没有法律依据。

THE END
1.最高人民法院发布9个涉农民事典型案例本报讯(记者王蓉)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从全国法院报送的涉农民事典型案例中选取9个案例,向社会公布,进一步发挥司法服务保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的职能作用,助力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据了解,本次发布的9个案件,分别为司法建议推动整治耕地“非农化”问题——徐某某与邬某某租赁合同纠纷案http://e.mzyfz.com/paper/2170/paper_58180_11963.html
2.《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常见案例学习手册》(《乡村(社区涵盖全部培训法律政策知识门类,以案说法解答生活常见法律问题 作者:《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常见案例学习手册》编写组出版社:中国法治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年08月 手机专享价 ¥ 当当价 降价通知 ¥38.60 定价 ¥48.00 配送至 北京市东城区 运费6元,满49元包邮 服务 由“当当”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关联http://product.dangdang.com/29459225.html
3.工伤法律门户专业的工伤法律服务网站,提供工伤保险条例及各省工伤保险实施办法查询,计算工伤赔偿标准,解答工伤法律咨询,由工伤律师代理疑难工伤案例。http://www.ft22.com/
4.惠州“一村一法律顾问”入选全国首批乡村治理典型案例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公共法律服务 据市司法部门统计,截至2018年底,全市712名村(社区)法律顾问共解答法律咨询超过20万次,开展法治宣传讲座超过2万次,调解矛盾纠纷约2万宗,提供法律援助4000余次。 值得关注的是,我市于2009年在全国首开先河,创立村(居)“法制副主任”制度,并于2012年底实现全市农村、社区和林场办事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906/12/c2313270.html?group_id=1
5.2012年–第10页“农民工中心”的专职律师针对解答咨询和办理案件中发现的问题和劳动法律法规中存在的不足开展实证研究,为国家完善法律和政策建言献策。到目前为止,已出版《如何签订劳动合同》、《如何追讨欠薪》、《谁动了他们的权利?——中国农民工维权案例精析》、《办理农民工案件实用手册》和《谁动了他们的权利?——中国农民工https://www.zcpi.org/2012/page/10/
6.民商事审判若干疑难问题》全系列蒋艳超律师二、证券回购法律问题 三、证券法侵权民事责任的疑难问题 ——票据法、企业改制、电子商务法 二、企业改制疑难问题 三、电子商务法疑难问题 ——民事诉讼程序、诉讼时效 一、民事诉讼程序中的疑难问题 二、诉讼时效法律制度适用中的疑难问题 ——不良资产处置、破产法 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