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中医互联网医疗发展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探究

中医因讲究“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且因人而异,在互联网平台进行诊疗存在更大难度,也涉及不同于西医的伦理问题。2015年出台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首次提出了要求将互联网技术融合发展中医药。2016年国务院出台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提出推进“互联网+中医医疗”,探索中医远程医疗、移动医疗和智慧医疗等新型医疗服务模式。201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等法律法规,为互联网医院的诊疗提供了法律约束与保障。新冠病毒疫情暴发后,越来越多的中医院开通互联网诊疗平台,依托本院资源,开展线上咨询、线上诊疗、拍方取药和科普宣传等业务。截至2021年8月,我国共有中医互联网医院61家,其中公立中医互联网医院57家。依据《2021年中国互联网医院发展报告》数据显示,互联网医院日均诊疗量在50人次以下者占比最高。与庞大的西医互联网医院相比,中医互联网医院仍处于规模小、业务量少、发展滞后和信息化水平低等不足。为此分析中医互联网医疗的问题与现状,剖析其中的伦理问题迫在眉睫。

1中医互联网医疗发展现状

目前互联网中医院依据运营方式主要分为医院自营、联合运营和第三方平台运营等3类。

1.1医院自营:中医互联网医疗主流模式

1.2联合运营:实体医院与互联网企业优势整合

1.3第三方平台运营:互联网企业主营,全国医师参与

第三方平台运营是完全由互联网企业独立运作的模式。依据《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第十二条(三):独立设置的互联网医院,名称应当包括“申请设置方识别名称+互联网医院”。采用此类模式的企业通常为早期即谋划健康产业,具有一定基础的互联网企业,如丁香医生、好大夫在线、上医仁家、大家中医等。互联网企业通过获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设互联网医院,而随着医师多点执业的推广,在该平台从事诊疗服务的医师主要为来自全国各地,进行多点执业的医师,执业行为原则上与其主执业机构无关。平台负责审核医师资质等证件,在注册时需要向平台提供自身的医师资格证和医师执业证,最大程度防止假医师的进入,保障患者的基本权益。在此类平台上,患者出示线下医疗机构的病历资料供医师参考,医师通过询问等方式进行线上诊疗,开具的处方由平台合作药房进行处理,最终由物流配送给患者。

2.2互联网医疗医师技术水平的不确定性

2.3线上诊疗病情获取不完整性

2.4患者个人隐私保护缺乏有效保障

3中医互联网医疗应遵循的有关原则

医师在借助互联网医院进行诊疗之时,就已经肩负着与线下诊疗同样的责任。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线上诊疗也同样需要遵循相应的原则。医学伦理学的4大基本原则分别是尊重、有利、不伤害和公正。落实到中医互联网医院层面,需要坚持客观原则、有利原则、公平原则与安全原则。

3.1客观原则:结合中医诊疗规律充分尊重医生和患者实际

3.2有利原则:保护患者身体健康与经济利益不受侵犯

3.3公平原则:保障互联网医院红利深切惠及大众

3.4安全原则:患者生命健康和隐私不容侵犯

4中医互联网诊疗发展对策建议

4.2完善医保结算制度,监管费用明细

目前第一类互联网医院大多可支持医保支付,患者通过绑定医保卡进行医保结算。但是由于各地医保政策、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等的差异,导致医保报销难以做到统一结算。对于患者而言,在互联网医院进行中医诊疗,其价格与线下就诊相比是否有较大的提高,均是影响患者使用互联网医院的重要因素。就第三类互联网医院而言,目前多数需患者自行承担就诊费用,暂不支持医保结算,这样便极大地增加了患者的就医成本。2020年10月24日发布的《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保持线上与线下一致,针对线上、线下医疗服务实行公平的医保支付政策”,这无疑是重大的政策利好,有助于从根本上降低患者的就医成本。在未来医保部门应及时调整政策,将更多的中医诊疗项目和中药制剂纳入医保。对于第三类互联网医院应开通医保支付通道,患者在进行费用结算时直接跳转至医保所在区域的结算窗口,让互联网医院最大程度惠及群众。对于费用应严格监管,患者在支付时有权查看各项费用明细,明确价格政策,费用明细应精确至单味中药,对于不合理收费项目,卫生部门应及时监管并督促整改。

4.3加强物流配送,扩大合作药房

4.4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患者对中医诊疗的认知水平

患者的各项症状和既往病史对中医师准确判断病情极为重要,在线上诊疗缺失切诊的前提下,患者的舌象和面部特征成为医师判断病情的重要内容。为此应加大宣传力度,告知患者中医诊疗的全过程,引导患者配合医师详细填写问诊单,准确拍摄舌象与面部的照片供医师进行辨证论治。同时大力宣传互联网医院的优势,可通过开设线上义诊,免费健康咨询等活动,引导患者的就医习惯,使其常见病的复诊选择在互联网医院进行,培养其对互联网中医诊疗的信任度,并逐步形成在线上就医的习惯。这样不仅可以方便患者复诊调方,也可减轻线下医院的接诊压力,一定程度上做到了分级诊疗。

5小结

互联网医院虽然是当前较为新兴的医疗模式,但是其中的法律法规和医学伦理问题不容忽视,这也是患者是否选择互联网诊疗的关键影响因素。疫情期间,中医药的介入较好地维护了患者的生命健康,使人民群众认识到了中医药的作用与优势,因此后疫情时代,为中医互联网诊疗提供了重大利好。如何走出一条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互联网医院发展道路,不仅是中医药事业兴旺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选择。互联网医院应坚持相应的管理原则,做到客观公正,有利安全,尽可能保护医患双方的权益不受侵犯。

作者:叶冠成、陈佳祺、张少辉、袁和静

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

THE END
1.互联网医疗中的伦理法律边界与医生在线行为的降规范摘要: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兴起,医生在线行为涉及的伦理和法律边界问题逐渐凸显。本文关注医生在线行为对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影响,探讨其侵犯伦理、法律边界的具体表现,强调医生应遵守职业道德,尊重患者隐私,同时呼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医生在线行为的规范,以促进互联网医疗的健康发展。 http://3g.gxlltl.cn/post/559.html
2.www.jxmzxx.com{$woaini}>www.jxmzxx.com{$woaini}“我曾办理过一起案件,侵权企业出售假冒产品长达十年之久,但由于互联网销售等电子数据比较隐蔽,造假者通过控制的多个账户隐匿经营数据,最终认定的犯罪金额刚刚达到构罪程度。后续民事诉讼中,权利人虽然赢了官司,但获赔的数额却相应地大幅缩水。”王珒说。 寻求破解之道 针对实践中存在的“刑结民不了”现象,江浙等http://www.jxmzxx.com/appnews_20241126/46444474
3.法治建设首页本次研讨会聚焦医事法律服务前沿发展,会集了近300名来自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医疗卫生法律专家,西安市及所属各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市属市管医疗机构业务负责人。 研讨会上,多位专家和律师从医疗纠纷、电子病历合规、司法辅助业务拓展等角度深度探讨。专家们既关注学术前沿,又紧扣实际问题,为与会人员带来思想http://sxzf.gov.cn/html/15/146358.html
4.互联网医疗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但现目前互联网医疗在法律法规方面仍有大量问题亟待解决。《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八条中提到“设置医疗机构应当符合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医疗机构基本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以上基本标准乃仅针对普通实体医疗机构的规划布局、设置审批等做出的规定,而没有对网络医院的设置和审批做出规定。医疗机构http://smartcity.cechina.cn/22/0217/01/20220217011849.htm
5.降医疗大数据领域的政策和法律问题健康医疗大数据领域的政策和法律问题 互联网技术与医疗健康产业的日益融合,空前扩大了医疗数据的规模,于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并积极探索健康医疗大数据的深度挖据和应用。 引言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技术的持续发展,互联网日益加深对医疗健康产业的渗透乃至重塑。在此契机下,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得到有效推进,移动医疗产业https://www.51cto.com/article/523638.html
6.有关互联网诊疗和互联网医院的法规,终于出台了该通知的出台,已经让一部分企业成为了互联网医疗健康的领跑者。那么下一步又该何去何从? 好心情CEO陈冠伟认为,互联网医疗场景是能够在线解决用户大部分问题,能够通过技术系统帮助医生提高诊断准确度,能够让用户方便享受到最好的医疗服务。他更希望互联网医疗是以服务医生和患者为准则的模式,找到准确的实际应用场景,解决https://36kr.com/p/1722834599937
7.中国法院网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关注本次网络直播。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召开新闻通报会,介绍三中院辖区一、二审医疗纠纷案件审理情况及“化解预防医疗纠纷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十项工作机制,并通报典型案例及司法建议。 https://www.chinacourt.org/chat/chat/2023/09/id/53148.shtml
8.医疗事故如何网络维权一、医疗事故如何网络维权 网络维权在医疗事故中可作为初步步骤,但关键在于收集和保存证据。患者或家属应首先在医疗事故发生后,及时与医疗机构沟通,要求复印病历、检查报告等医疗文件。随后,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发布维权信息,寻求法律咨询,或联系医疗事故鉴定机构进行在线咨询。同时,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的官方网站投诉,要求介入https://www.66law.cn/laws/3132527.aspx
9.一文读懂:区块链的原理技术应用领域区块链的含义然而,尽管区块链技术充满了潜力,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可扩展性、性能问题、法律法规等。因此,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区块链技术,探索其优势和局限性,并不断创新和完善,以实现其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最大化利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区块链技术的原理、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一令人兴奋的https://blog.csdn.net/HUIBUR/article/details/137952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