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手互联网,中医不再望闻问切后如何保障医疗质量?

中医药作为传统产业的典型代表,与高新的互联网技术发生碰撞,迸发出了激烈的火花背后

却隐藏着人们对其巨大的担忧。

联手互联网,中医不再望闻问切后如何保障医疗质量?

自国家推行“互联网+”行动以来,各行各业都积极借助互联网进行产业改革,中医药作为传统产业的典型代表,与高新的互联网技术发生碰撞,迸发出了激烈的火花。小鹿医馆、快问中医、中医在线等一大批互联网中医医院涌现而出,凭借优质快捷的中医医疗服务,获得了投资者和市场的认可。

然而在互联网中医医院蓬勃发展的表象下,却隐藏着人们对其巨大的担忧。互联网中医医院与传统医院的主要区别是通过互联网提供医疗服务,使医生和患者不用像以往那样面对面地坐在一起进行诊疗活动。但这种诊疗方式如何保障医疗的质量与安全,如何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如何预防和处理医疗纠纷?

一、互联网中医医院所涉法律问题的探讨

(一)医疗质量难保障

如果严格依据这些文件实施,互联网中医医院就成为了一个医生管理复诊患者的平台而已,这完全满足不了互联网中医医院自身的目标。所以许多互联网中医医院仍然会对首诊患者提供服务,只是在注册协议中写明:“首诊中医生所提供的内容只是其个人建议,不能作为诊断、治疗的直接医疗处置,擅自将医生建议作为处方使用的,产生的一切后果与互联网中医医院无关。”医生提供的内容是个人建议还是诊疗依据?这并非简单地通过注册协议的一个条款就能够确定的,这种规避方式的合法性还有待讨论。

(二)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成隐患

互联中医医院将用户的信息都电子化,使之成为可以便捷储存、流通的数据。在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是最重要的法律问题。欧盟2018年正式生效的《一般数据保护条例》中对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作出了严格的规定,并赋予个人对其数据享有被遗忘权、可携带权等权利,企业如果违反《条例》的规定可能会面临巨额的罚款。如今,我国也越来越重视对个人信息的保护,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宣布:“国家保护能够识别公民个人身份和涉及公民个人隐私的电子信息”,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网络安全法》和《民法总则》中都规定了保护个人信息的相应条款。

(三)医疗法律责任难认定

互联网中医医院的一个完整诊疗过程,涉及用户、医生、医院平台、药店等多个主体,相互之间的法律关系混乱,发生医疗纠纷时,责任认定比传统医院更加复杂。

此外,患者在互联网中医医院看完病后,还需要购买药物来对症治疗,部分用户会在互联网中医医院购买药物,并由配送机构将药物送到用户手中,然而并非所有城市都能够享受到这种服务,部分没有开通配送药物城市的用户只能自己去线下药店购买药物。众所周知,中药的疗效很大一部分是在于其质量,全国各地的中药质量层次不齐,同一个处方在不同地方配出来的疗效也不一样。而且,一个中药存在许多名字,不同医生、不同地方对同一药物的命名也不一样,如果因此拿错了药物,导致患者损害引发纠纷时,医院和药商之间的责任该如何分配?

(四)医疗保险制度不完善

对患者而言,除了顾虑监管缺失,还要考虑经济因素。在互联网中医医院就诊费用是否该有基本医疗保险结算,还没有明确规定。即使可使用基本医疗保险,互联网中医医院的就诊大部分是异地就医,中国医疗保险实行县级或市级统筹的制度,保险政策在各地不尽相同,报销比例和诊疗范围有一定区别,即表现在哪些治疗项目、哪些药品可以报销,保险的起付线、封顶线、自负比例等方面。如果患者在互联网中医医院就医后,发生的医疗费用在患者所在地进行报销,意味着患有同一种疾病,享受相同的医疗资源与水平,不同地区的患者保险结算标准却存在很大差别,这对患者来说是一种极大的不公平。商业医疗保险可以解决上述难题,但是目前商业医疗保险规模有限,且群众缺乏购买商业医疗保险的意识,保险制度急需进一步完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我有话说

0/500

同步到新浪微博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THE END
1.互联网医疗中的伦理法律边界与医生在线行为的降规范摘要: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兴起,医生在线行为涉及的伦理和法律边界问题逐渐凸显。本文关注医生在线行为对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影响,探讨其侵犯伦理、法律边界的具体表现,强调医生应遵守职业道德,尊重患者隐私,同时呼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医生在线行为的规范,以促进互联网医疗的健康发展。 http://3g.gxlltl.cn/post/559.html
2.www.jxmzxx.com{$woaini}>www.jxmzxx.com{$woaini}“我曾办理过一起案件,侵权企业出售假冒产品长达十年之久,但由于互联网销售等电子数据比较隐蔽,造假者通过控制的多个账户隐匿经营数据,最终认定的犯罪金额刚刚达到构罪程度。后续民事诉讼中,权利人虽然赢了官司,但获赔的数额却相应地大幅缩水。”王珒说。 寻求破解之道 针对实践中存在的“刑结民不了”现象,江浙等http://www.jxmzxx.com/appnews_20241126/46444474
3.法治建设首页本次研讨会聚焦医事法律服务前沿发展,会集了近300名来自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医疗卫生法律专家,西安市及所属各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市属市管医疗机构业务负责人。 研讨会上,多位专家和律师从医疗纠纷、电子病历合规、司法辅助业务拓展等角度深度探讨。专家们既关注学术前沿,又紧扣实际问题,为与会人员带来思想http://sxzf.gov.cn/html/15/146358.html
4.互联网医疗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但现目前互联网医疗在法律法规方面仍有大量问题亟待解决。《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八条中提到“设置医疗机构应当符合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医疗机构基本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以上基本标准乃仅针对普通实体医疗机构的规划布局、设置审批等做出的规定,而没有对网络医院的设置和审批做出规定。医疗机构http://smartcity.cechina.cn/22/0217/01/20220217011849.htm
5.降医疗大数据领域的政策和法律问题健康医疗大数据领域的政策和法律问题 互联网技术与医疗健康产业的日益融合,空前扩大了医疗数据的规模,于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并积极探索健康医疗大数据的深度挖据和应用。 引言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技术的持续发展,互联网日益加深对医疗健康产业的渗透乃至重塑。在此契机下,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得到有效推进,移动医疗产业https://www.51cto.com/article/523638.html
6.有关互联网诊疗和互联网医院的法规,终于出台了该通知的出台,已经让一部分企业成为了互联网医疗健康的领跑者。那么下一步又该何去何从? 好心情CEO陈冠伟认为,互联网医疗场景是能够在线解决用户大部分问题,能够通过技术系统帮助医生提高诊断准确度,能够让用户方便享受到最好的医疗服务。他更希望互联网医疗是以服务医生和患者为准则的模式,找到准确的实际应用场景,解决https://36kr.com/p/1722834599937
7.中国法院网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关注本次网络直播。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召开新闻通报会,介绍三中院辖区一、二审医疗纠纷案件审理情况及“化解预防医疗纠纷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十项工作机制,并通报典型案例及司法建议。 https://www.chinacourt.org/chat/chat/2023/09/id/53148.shtml
8.医疗事故如何网络维权一、医疗事故如何网络维权 网络维权在医疗事故中可作为初步步骤,但关键在于收集和保存证据。患者或家属应首先在医疗事故发生后,及时与医疗机构沟通,要求复印病历、检查报告等医疗文件。随后,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发布维权信息,寻求法律咨询,或联系医疗事故鉴定机构进行在线咨询。同时,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的官方网站投诉,要求介入https://www.66law.cn/laws/3132527.aspx
9.一文读懂:区块链的原理技术应用领域区块链的含义然而,尽管区块链技术充满了潜力,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可扩展性、性能问题、法律法规等。因此,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区块链技术,探索其优势和局限性,并不断创新和完善,以实现其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最大化利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区块链技术的原理、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一令人兴奋的https://blog.csdn.net/HUIBUR/article/details/137952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