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不宜向被告人披露同案犯口供,“法无禁止即可为”?

律师不宜向被告人披露同案犯口供,“法无禁止即可为”?

实践中,曾发生刑事案件的辩护律师把复制的证据包括同案犯的口供等,透露给其委托被告人等问题。法律没有禁止性规定,这是事实。问题是,法律没有禁止性规定,律师即可为吗本文作者对此作了些探讨。

律师的阅卷权与被告人的知悉权之间的非等量关系

根据法律规定,在刑事辩护活动中,律师享有会见权、调查取证权、阅卷权等权利。根据权利义务对等原则,律师享有法律赋予的专属权利,就意味着要承担与之匹配的义务。辩护律师在侦查、起诉和审判各诉讼阶段的权利与义务样态也是不一样的。

从我国法律的规定来看,辩护律师与证人的关系是明确的,律师与被害人的关系也是清楚的,但是律师与被告人的关系却有些模糊。诉讼理论上认为,律师独立于被告人,地位独立不仅是权利独立,也是义务独立。比如德国联邦律师条例第1条规定:律师是独立的法律机关。律师不得接受危及其职业独立性的约束,以及在从事其职业时不得以不客观的方式从事行为。辩护律师独立性的全部要旨是不受被告人意志所左右,辩护意见应独立地提出。律师不是被告人的代言人,也不是被告人的发声筒。独立性决定不可依附被告人,也不得对被告人产生不客观影响。辩护人的权利应当以被告人的权利为基础,并为被告人权利延伸乃至有所扩大。德国辩护人对于侦查程序中法官询问证人和鉴定人有在场权,对于检察官的讯问在不损害调查结果时可在场,其查阅卷宗权在侦查结束后不受限制,而被告人原则上无查阅卷宗权。因此,律师阅卷权与被告人的知情权不能简单画等号,律师扩展了犯罪嫌疑人的权利。比如我国庭审中被告人无发问权,律师则有发问权,等等。

西方国家,律师保密义务不包含对被告人隐瞒其他被告人供述及其他证据的内容,被告人有知情权,司法机关有披露义务,特别是侦查终结后。不如此,难以充分准备和有效防御。如在德国,辩护人虽然不得将卷宗转交被告人,但可将信息用口语传达或用影印本方式告知被告人。但是,知情权也有例外情形。控方提供的证人,除申请特殊保护的以外,可以披露证据中的事实信息,但是在信息披露中其个人信息披露的范围会有限制,如住址等与案情无关、却关系到证人安全的内容,因为证据披露后的一个消极后果是证人及其家人的安全问题。这说明,律师知悉的信息并不能全部告知被告人。

律师不应把同案犯口供披露给被告人

对任何实例的分析不应超越我国的法制,不能想当然地类推,或推想以原理或他国的法制代替我国具体的法律规定。在我国,要特别审慎地对待被告人的知情权:一是法律没有被告人享有沉默权的规定(相反,还有如实供述的义务);二是程序规则很不完善,没有严格细密的规则;三是诉讼法证据体系主要是言辞证据组成,侦查科技含量低。根据法律规定,被告人只对鉴定结论等享有知悉的权利。一审前,被告人享有的是不完整的知情权。

律师与被告人之间模糊的关系,一方面大大影响了律师进行有效辩护,另一方面向被告人透露其他被告人的供述内容等行为常存在非议甚至可能会致律师入罪。对此,可以这样思考:如果被告人撒谎、沉默而无罪,律师怂恿其说谎或者劝诫其沉默,同样无罪。律师只对伪造证据(不含教唆其当事人说谎)和妨害证人作证等承担罪责。目前,对辩护律师勾串诉讼信息似乎没有合适的刑法条文。

律师辩护并非“法无禁止即可为”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印发的《律师参与刑事诉讼办案规范(试行)》第四十四条规定:律师摘抄、复制的材料应当保密,并妥善保管。保密是职业秘密的要求。可见,律师的保密纪律比其他公民要严格。《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规范》(中华律师协会2002年3月3日)第二十三条规定,律师不得借职务之便违反规定为被告人传递信件、钱物或者与案情有关的信息。因此,律师不得透露与案情有关的信息,对复制、摘抄的卷宗材料应当保密,妥为保管;不得将复制的证据材料透露给被告人及其亲友。

虽然,法庭审理中,被告人通过法庭举证阶段完全可以了解到证据的所有内容,但是,从法庭审理各个阶段的程序设计可以看出,被告人的供述(共同被告人是单独讯问,然后再行对质)是在公诉人举证前进行的,这就保证了供述的自愿性,供词不会受到证人证言和其他同案被告人的影响。这样的程序设计,既对发现事实真相有利,又对被告人知悉指控证据并质证,保障被告人行使充分的辩护权有利。

作者:王新环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公诉一处处长转自:公众号“刑事备忘录”

该内容非常好赞一个

技术支持:网律营管

无需注册,快速提问,律师24h积极响应,在线提供定制法律服务方案

THE END
1.翁齐斌:庭审中的控辩关系问题——从加强律师辩护权在刑事诉讼中[内容提要] 律师辩护是刑事辩护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刑事诉讼制度的基本要素。我国刑事诉讼法对律师辩护权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问题,律师辩护权与检察权、审判权之间的关系问题,始终未能明确,以至于在司法实践中,律师辩护权不受重视、辩护权被随意驳夺、辩护意见难以被采纳、辩护权难以形成对司法权制约等现象普遍存在https://www.jianshu.com/p/33fd18eb3738
2.辩护人辩护人是指接受被追诉一方委托或者受人民法院指定,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使辩护权以维护其合法权益的人。辩护人既可以是律师,也可以是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还可以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但指定辩护的只能是律师。辩护人具有独立的诉讼地位,他既不从属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https://baike.sogou.com/v75019164.htm
3.教案2、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自案件移送到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 3、开庭前10天被告人未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被告人可以委托辩护人,即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 (三)指定辩护 指人民法院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而无力聘请辩护人的被告人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进行辩护。 https://jp.ecupl.edu.cn/xsssfx/6683/list.psp
4.辩护律师的诉讼权利包括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参考解析: 独立辩护权;调查取证权;阅卷权;会见权 AI解析 重新生成最新题目 【单选题】如果将人眼比作照相机的话,则相当于暗盒的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依据社会舆论、( )和内心信念,以善恶评价为标准的意识、规范、行为和活动的总称。 查看完整题目与https://www.shuashuati.com/ti/3ed8da489e8645b297ca74353cf43786.html?fm=bd026bdccb653cfd529d511de61e977f8f
5.辩护律师的权利保护12篇(全文)看来,新修订的律师法在保护律师权利上还是略显不足,对此,笔者提出自己的观点,对现行法律法规的完善阐述自己的意见。 1 中国律师权利保护的现状 1.1 中国律师权利保护的成就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的司法制度中,就规定了“被告有辩护权”,为建国后的具有中国特色律师制度的确立提供了一定的经验https://www.99xueshu.com/w/ikeyv63dad9i.html
6.解读“死刑复核权收归”北京刑事辩护律师编者按:最高院作出收归死刑复核权的决定,迎来了一片叫好声,评论认为,此举是新的历史转折,是由过去的"重判多杀"方针向"慎杀少杀"转变。不仅对于司法、人权保障的意义不容小觑,而且将带动二审、一审刑事程序乃至侦查程序的一连串变革。在最高法对于何时开始亲自履行这一程序尚无正式时间表的情况下,关于复核程序将如http://www.xsbh.org/view/index5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