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5.09.07
拐点是什么?拐点是大爆发的起跑线。
历史上所有的产业无不要经历自己的产业拐点。如16世纪的银行业等等。而作为第三产业的法律产业,在历史上,也有自己的拐点时期。比如,差不多半个多世纪以前,美国进入了产业并购的黄金时期,大量的企业并购发生,导致华尔街对律师事务所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个时期直接导致的结果是诞生了像世达这样的专业非诉业务事务所。
目前,中国的法律产业也进入了爆发期。最核心的原因有两个:
经济转型的宏观作用。
另一方面,则是传统企业普遍触网和转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律师提供更丰富的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支持,进而摸索出转型的方式方法。
另一个原因,法律作为一种资源,成为衍生新的产品的源泉。法律是一种资源,历史上能掌握法律的不是贵胄就是贵族。而律师群体也凭借了解法律,善于运用法律这种资源,成为一个稳定的受益群体。然而,随着产业发展到今天,律师不再只是一个上庭,整理合同这样的角色。而是变成了法律新产品的研发者和锻造人。这些产品成功组合了各种符合市场需求的元素,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为整个法律产业提供了多种思路。
可以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创新法律产品出现,进而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
面对日益发展的法律服务产业,法律互联网公司正在加速产业洗牌!
法律产业的爆发,势必带来对互联网服务需求的激增。在今天,互联网早已成为所有产业基础设施的境遇下,传统的互联网法律服务却掉队了。
这不仅仅是公民法律素质提升的结果,更重要的是用户有了更多的法律咨询渠道。
其次,新崛起平台和渠道提供了更好的服务。资本市场这几年都在加大对各类法律服务网站的投入。如专注于做知识产权的知果果已经完成了A轮融资。
第三,传统的二号梯队的法律互联网网站正在募集自我重塑。无论是法邦网,还是易法通,抑或是绿狗,都在试图通过变革找到出路,改变等死的命运。不可谓不悲壮!
但是,笔者持续性跟进观察了3年国内在线法律服务网站的发展状况后,认为只有两条路是值得期待的。其它的业务模式,无论怎么变,在现在的条件下都难以有所建树。
专营与社交成为了法律互联网两个核心增长点
正如我前文所说的那样,法律互联网产业正在经历大爆发。如何重新组织这个市场的一切资源,是互联网人的使命。而有两条路是最重要的机会。
第一条路是自营专营模式。前文中已经提到过,就是通过发展自己的团队,自己的律师和法律从业者提供针对性的法律服务,日积月累,精益求精。变成中国最强的“律所”,即打造超级大所,突破传统小所的边界。从这点看,国内已经出现了一波规模不小的律所兼并潮
然而,这个群体和所有的兴趣社交不同。
在金装律师之前,如何在全行业内整合律师服务力一直是个悬而未决的难题,这成为制约各种在线法律服务模式发展的最大瓶颈。有趣的是,律师行业服务力整合的平台级解决方案,在二线城市济南发起并呈星火之势向全国扩张,正如阿里巴巴诞生于默默无闻的杭州。再一次,不是孤傲的一线城市。
第二,这个群体的创新能力极强。这几年做程序员社区的人不少,因为互联网创业的热潮所致。但是技术创新的难度越来越大,已不是什么秘密。但是法律创新无不是模式创新,却还有广阔的空间。俾斯麦当年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原因,是因为他认为当人口碰上较高的识字率,创新能力和消费志趣都会发生变化,这一切从根本上有利于德国。而在金装律师的平台上,一群接受过完整的法律训练的法律人,通过交流蓬发灵感,融合社会需求,可以形成法律产品创新的孵化器效应。
第三,金装律师重构并沉淀了律师关系。在传统的法律网站那里,大律师是不需要平台的,同时一个律师成长成熟后,也不会继续留在平台,但是在金装律师这里不会,这是一个律师职业社交网络,是给律师提升自我的渠道。老律师在这里可以找年轻助手,找业务伙伴,甚至找女朋友,他们的需求可以满足的更全面,这第一次让不同发展层次的律师形成一个虚拟社群。
第四,这个群体的消费能力对应的正是中产阶级。中国完成了30多年改革开放,国民收入屡屡登上新的台阶,而消费领域正在走向多元化,国家正处在下一个大繁荣的前夜。律师是天然的意见领袖,也是典型的中产收入人群。据律师协会每一年发布的《北京律师蓝皮书统计数据》可靠数据显示:2013年,北京律师人均收入41.1万元。上海律师人均收入53.4万元,位列全国首位。而广东律师人均收入28万元。其实,还有别的收入肯定是不会纳入统计的。所以,任何的消费产品和消费习惯,搞定了律师,就相当于说服了中产阶级。金装律师平台很可能因为这个成为各大品牌的主推渠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