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来,随着大型物流机构不断集聚,惠山区前洲街道新业态物流人员队伍快速壮大,从业人员对法律服务的需求也逐步增多。自2022年12月至今,该街道12个普法“小蜜蜂驿站”已经惠及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就业群体近200人次。不仅在前洲街道,全区各街道把辖区内最大的快递驿站作为枢纽式的“普法联络总站”,形成“15分钟社区法律服务圈”。
“针对物流、快递、外卖行业群体数量大、分布广的特点,让美团小哥、货运司机和快递小哥组建‘红蜂’普法先锋队,以此推动新业态从业群体深度融入基层治理,使他们成为普法宣传的引导员、社情民意的传递员、突发事件的预警员以及爱心基地的服务员。”惠山区司法局副局长杨荣伟说。
为促使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全市司法行政系统通过多种方式为企业提供特色法治服务。仅2022年通过“小微企业法律服务月”“进万企解难题促发展”“律护企航”等为企业纾困解难,服务企业3600多家,帮助解决法律问题1700多个。
针对同一产业有相似法律需求的现象,锡山区探索组建了“产业链+法律服务联盟”,锡山区司法局局长钱军表示:“组建专业律师团队,制定园区公共法律服务清单,推出普惠性、专项类、特色类、便民查询等四大类20项服务举措。”
据了解,2023年锡山区还将聚焦集成电路、物联网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企业的法律服务需求,再成立一家园区公共法律服务分中心,实现开发园区公共法律服务分中心的全覆盖。
梁溪区则由区司法局、工信局、工商联等单位共同组建软件+智能制造产业链法律服务中心,同时,由市律协梁溪区分会、无锡市智能产业协会、软件行业协会及多家律师事务所、企业等组成软件+智能制造“产业链+法律服务”联盟。截至目前联盟成员单位已有26家,仅去年一年共开展企业走访走访企业500余次,开展法律服务287次,提供法律意见8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