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由上海交通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上海市法学会公司法务研究会以及日本经营法友会联合主办的2021年上海市法学会公司法务研究会年会暨2021中日企业法务论坛在上海东航滨江中心成功举办。来自中日两国研究机构、企业的近百位资深学者、实务专家研究会会员、专业参会观众共克疫情时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齐聚一堂,围绕“新冠疫情影响下的企业法务新动向”、“数字化转型中的合规”以及“公司法务数字化转型”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院长、日本研究中心主任季卫东教授,上海市法学会公司法务研究会会长、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副院长杨力教授,日本经营法友会代表干事小幡忍、该会事务局长饭泉拓野、干事佐佐木毅等出席了会议。
开幕式
会议在饭泉拓野的主持下开幕,季卫东、小幡忍为会议致辞。
随后,中日联合会议“新冠疫情影响下的企业法务新动向”进入主题演讲环节。在日本经营法友会代表干事佐佐木毅尚的主持下,日本ANA控股集团法务部担当部长田畑博章、上海仪电集团战略企划部总经理刘山泉、日本花王株式会社执行役员、法务·合规部门负责人竹安将、上海复星集团法律事务联席总经理陶兴荣分别作主题发言。
主题发言后,日本经营法友会代表干事小幡忍为本届中日企业法务论坛致闭幕辞。他对会议联合主办方与发言嘉宾的精心准备表示感谢,并表达了希望能够和中国业界一起,在推进社会数据化和AI治理的过程中学习和探索平衡个人权利与数据利用之间的关系。
研究会闭门会议:数字化转型中的合规
在中日企业法务论坛召开的同时,在公司法务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均瑶集团副总裁、总法律顾问裴学龙的主持下,以“数字化转型中的合规”为主题,公司法务研究会在第二会场召开了一场闭门会议。会议分为主题发言、嘉宾与谈和专家评议三个环节。
上海希弥思信息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兵从法律政策背景、底层技术逻辑和应用实例展示三个方面对反舞弊智能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
上海交通大学人民法院矛盾纠纷源头治理研究基地助理研究员张翔向在场嘉宾就“反舞弊智能识别业务体系架构”作出汇报。针对反舞弊问题,张翔从反舞弊合规国内共识、反舞弊识别业务抓手、反舞弊业务规则体系、反舞弊规则动态调整四个方面对反舞弊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针对业务规则低、中、高风险三大类别建立舞弊评级机制,实现舞弊风险评级动态化。
宜家(中国)投资公司法务总监郑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蔺捷、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李睿三位与谈人分别交流了各自的收获与看法。公司法务研究会副会长、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李世刚对主题发言和嘉宾与谈的内容进行了总结点评。
上海市法学会公司法务研究会年度工作报告
经历了中日联合会议与研究会闭门会议两场高密度的交流研讨,公司法务研究会会长、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智慧法院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力面向全体参会人员发布了上海市法学会公司法务研究会2021年度工作报告。他从平台、会议和刊物三个维度回顾了研究会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果。他提出,下一阶段研究会要以“四个一”(即“一个平台,一个聚焦,一个系统,一本刊物”)为重点,逐步为研究会打造“四位一体”的比较竞争优势,进而将研究会建设为全国范围内同类学会中具有特色的引领性组织。
中国专场会议:公司法务数字化转型
紧接着,在公司法务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商飞飞机设计研究院总法律顾问金靖寅的主持下,以“公司法务数字化转型”为主题,公司法务研究会继续召开了一场公开会议。会议分为主题发言、嘉宾与谈和专家评议三个环节。
腾讯安全法律部高级研究员周杨围绕“数字化新浪潮中的公司法务”主题,从公司法务数字化转型的“时代之需”、“实践之路”、“人本之问”三大主题对公司法务未来转型给出建议。
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李帅就“公司法务数字化转型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介绍,他从公司法务数字化的优势着手,着重探讨了数字化公司法务需要面临的问题以及就公司法务数字化未来发展趋势给出应对方案。
上海波音航空改装维修工程有限公司法律合同部总监殷鹰、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郑睿、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郭宪功三位与谈人分别交流了各自的收获与看法。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教授乔宝杰对主题发言和嘉宾与谈的内容进行了总结点评。
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背景下,本次中日企业法务论坛和公司法务研究会年会的成功联合举办有力推动了“山川异域”的中日学界与实务界对当前法务新动向的感知、交流与把握。在此背景下,本届公司法务研究会年有力促进了关于企业法务工作与数字化转型关系的经验交流和深入思考,为后续国内企业法务工作的发展探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