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不买社保,劳动仲裁不受理怎么办?北京高院刚刚明确了!

近期,北京高院发布《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解答(一)》,就劳动争议案件审理中的疑难问题作出解答。

通知中明确了劳动争议案件受理范围与案件管辖,其中对涉社会保险纠纷的受理范围进行详细说明,具体怎么回事呢?赶紧和鱼小保一探究竟吧~

劳动争议案件受理范围与案件管辖

1.涉社会保险纠纷的受理范围?

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建立社会保险关系、欠缴社会保险费或未按规定的工资基数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主张予以补缴的,不属于劳动争议案件受理范围,告知劳动者通过劳动行政部门解决。

用人单位未为农民工缴纳《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实施日之前的养老保险费,农民工在与用人单位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的,应予受理。

2.因用人单位迟延转档或将档案丢失,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的纠纷,是否属于劳动争议案件受案范围?

因用人单位迟延转档或将档案丢失,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的纠纷,属于劳动争议案件受理范围,公安机关在特定历史时期接收部分社会人员的档案引发的纠纷除外。

3.劳动者要求转移户口、归还户口页、终止用人单位与人才中心户口保管合同的纠纷,是否属于劳动争议案件受案范围?

劳动者要求转移户口、归还户口页、终止用人单位与人才中心户口保管合同的纠纷,不属于劳动争议案件受理范围。

4.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住房公积金的缴纳、办理退休手续发生的争议,是否属于劳动争议案件受案范围?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住房公积金的缴纳、办理退休手续发生的争议,不属于劳动争议案件受理范围。

5.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之间基于《劳务派遣协议》而产生的纠纷,是否属于劳动争议案件受案范围?

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基于《劳务派遣协议》而产生的纠纷属于劳动合同以外的其他类型合同纠纷,不属于劳动争议案件受理范围。

6.在劳动仲裁或诉讼程序中,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要求用人单位加付赔偿金的,如何处理?

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应当向劳动者释明其应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先经劳动行政部门处理,劳动者坚持主张用人单位加付赔偿金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不予受理,人民法院应裁定驳回起诉。

劳动者应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提供已经依法先经劳动行政部门处理的证据,包括提供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经济补偿或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差额部分的限期整改证据,以及用人单位逾期不履行上述义务的证据。

劳动行政部门已经责令用人单位加付赔偿金的,由劳动行政部门处理,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不再重复处理。

可以看到,在北京高院发布的解答中,明确公司不买社保、未足额缴纳五险一金,劳动者主张予以补缴的,不属于劳动争议案件受理范围,应告知劳动者通过劳动行政部门解决。

那么,遇到公司不缴纳社保或者为足额缴纳社保该怎么办?如何主张赔偿?

首先需要看有没有因此给员工带来损失,才能具体衡定赔偿金额。

如果员工仲裁,公司可能面临3大赔偿:

第一,需要给员工补缴社保;第二,如果因企业未缴社保给员工带来损失,企业还要视情况赔偿损失;第三,不缴社保+不按时足额支付工资,员工被迫解除劳动合同,企业需要赔偿2N;

因为给员工缴纳社保,是强制的,就算员工自愿放弃,签协议,企业也不可以不缴。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修正)》

第五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第六十三条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

用人单位逾期仍未缴纳或者补足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查询其存款账户;并可以申请县级以上有关行政部门作出划拨社会保险费的决定,书面通知其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划拨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账户余额少于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要求该用人单位提供担保,签订延期缴费协议。

用人单位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且未提供担保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扣押、查封、拍卖其价值相当于应当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财产,以拍卖所得抵缴社会保险费。

第八十四条用人单位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用人单位处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

以下这17种情况,员工被迫解除劳动合同,企业需要赔偿:

1.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的2.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条件的3.未足额支付劳动工资的4.未及时支付劳动工资的5.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6.克扣工资的7.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8.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9.劳动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10.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11.用人单位以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12.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13.劳动合同中,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14.以欺诈、胁迫手段,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15.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1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高院在解答中也明确,用人单位已向劳动者支付金钱代替缴纳社会保险,如果用人单位补缴社会保险后劳动者在社会保险方面已不存在损失的,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返还为代替缴纳社会保险而支付的金钱。

THE END
1.未缴纳社保的如何赔偿,法律是如何规定的法律分析 问题解答:用人单位未缴纳社保的,劳动者不能单独以用人单位没有足额缴纳社保费用为由要求赔偿,但是劳动者可以要求予以补缴,解除合同时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个月工资计算,满六个月的,按半个月https://v.66law.cn/wenda/1622282.aspx
2.缴纳社保之法律规定一、缴纳社保是法律规定的强制性义务! 我国劳动法第七十二条、社会保险法第六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个人应承担的部分由用人单位自行申报、代扣代缴,且需足额缴纳,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缓交、减免。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http://www.legaldaily.com.cn/newzt/content/2023-06/15/content_8865682.html
3.社保问题单位未缴纳社保能否补交?合法规定及后果法律知识法律分析用人单位没按规定缴纳社保的,能补缴,但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用人单位应当自行申报、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可以缓缴、减免。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六条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https://471.cn/zhishi/5245111.html
4.用人单位未依法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法律风险新的劳动合同法及其实施条例施行以来,用人单位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是法定义务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但就缴纳标准,有人认为只要按照北京市公布的标准中一档缴纳即可。 1、未依法缴纳包括未足额缴纳 根据目前法律规定,虽然劳动合同法及其实施条例均采用“未依法缴纳”的说法,并未明确是否必须“足额”缴纳。但根据《实施〈中华人http://www.wshtz.com/content-64-179730-1.html
5.未给员工缴纳社保,用人单位常见的8种法律责任未给员工缴纳社保,用人单位常见的8种法律责任 按照现行的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必须给员工缴纳社会保险,但在实务中,出于各种原因没有缴纳的情形很常见,有用人单位不愿意缴纳的,也有是劳动者不愿意缴纳的,但无论如何,用人单位不给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都会有诸多的法律风险,具体如下:https://wenji.64365.com/129926/
6.劳动者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可向单位主张哪些赔偿?劳动者因病或非因工死亡,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保,哪些费用可向单位索赔?(2021年后新办法标准) 一、基本法律规定 1、《劳动法》第72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2、《劳动合同法》第38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三)未依法为劳http://www.sunfairlawyer.com/news/dongtai/634.html
7.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劳动者如何保障自身权益?正确的维权方式——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申请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稽核是关键。 1.行政层面,只要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保,劳动者均应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稽核,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责令用人单位进行补缴。 2.司法层面,即通过劳动争议仲裁或诉讼形式,(1)如果经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稽核后用人单位仍不补缴,劳动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03/id/7844370.shtml
8.没签劳动合同可以要求公司缴纳社保吗?新闻频道1.劳动合同与社保的法律框架: 在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雇主和员工应当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确立劳动关系。根据《社会保险法》,企业需要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 2.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权益: 即使未与公司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员工仍然享有要求公司缴纳社保的权利。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缺乏正式合同,员工往往难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30922/45493485_all.html
9.2024年企业未缴纳五险一金,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导读:企业在未按照法律规定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时,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行政责任、经济赔偿责任,甚至可能触犯刑法。此类行为不仅损害了员工的合法权益,也违反了国家的社会保险法规和住房公积金管理规定。 企业未缴纳五险一金,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https://www.maxlaw.cn/n/20240324/1102959149096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