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通用2篇)

第一课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通用2篇)

第一课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

教学目标

识记我国指定法律的主要方式,对社会全体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是法律特征之一,法律的含义;理解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的最重要的特征,能正确理解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为思想觉悟目标的实现打下基础。认识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提高遵守法律的自觉性,不做违法的事情。认识法律与道德有密切关系,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自觉地遵守法律。

教学重点:法律的含义,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

教学难点: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相辅相成。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复习检查:前言讲了什么?

青少年学习法律常识的意义是什么?

两个概念:国家的治理依法治国

导入新课

青少年下学习法律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到底什么是法律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课。

第一课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第一课前言内容,告诉老师前言说了什么。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框的内容。

什么是法律(板书)

教师要求学生通读第一框的课文设置思考题:

法律的含义是什么?

法律的实施为什么要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道德与法律的区别是什么?

组织学生围绕思考题展开讨论。

师讲解:下面,我们讲解法律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把握法律的含义。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则(板书)

国家制定或认可法律是国家创制法律的良种形式。(板书)

国家制定法律的含义

国家认可法律的含义

以上两种形式,一般都是以文字形式出现的,即成文法。在法制发展过程中,也有不成文法。

规定权利和义务是法律行为规则的一个重要特点。(板书)

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板书)

国家强制力主要指暴力(板书)

即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

法律行为规则必须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板书)

因为:只有依靠国家强制力,才能迫使被统治阶级遵循与服从法律。

对统治阶级成员中(在我国是人民中),出现的违法犯罪分子,也需要国家强制力予以制裁。

只有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才能确保人民享有法定权利,履行法定义务。

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最重要的特征。(板书)

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板书)

教师示例,单位、部门的规章制度、行为规则,只限于特定范围的人群,而法律则是针对全体社会成员的。

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板书)

法律这一特征的表现。(板书)

法律的涵义:

小结:这节课,我们获得了一个新的知识,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们的行为规则。知道了一个重要的概念:法律的涵义,并明确了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课后练习

见基础训练前言和第一课的内容。

1.认知目标

识记:

(1)我国指定法律的主要方式。

(2)对社会全体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是法律特征之一。

(3)法律的含义。

理解:

(1)列举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表面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的最重要的特征。

(2)列举实例表明,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具有共同的目标

运用:

对提高道德水平有助于公民守法、护法,谈谈个人的体会和认识。

2.能力目标

培养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能正确理解法律等一些较为抽象的

概念;培养初步的辨证思维能力,能正确理解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为思想觉悟目标的实现打下基础。

3.思想觉悟目标

(1)认识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提高遵守法律的自觉性,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

(2)认识法律与道德有密切关系,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更加自觉地遵守法律。

教学重点

(1)法律的含义。

(2)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

教学难点

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相辅相成。

课时安排

2课时

复习检查

1.回忆上节课内容

从几个方面进行

1)前言讲了什么?

2)青少年学习法律常识的一是什么?

3)两个概念:国家的治理依法治国

2.教师强调上节课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强调初二对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要求

青少年下学习法律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到底什么是法律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七页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课

请同学们阅读第一课前言内容,告诉老师前言说了什么。(从前言中分析第一课的知识结构)

(学生答,教师简单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框的内容

一.什么是法律(板书)

a.法律的含义是什么?

B.法律的实施为什么要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C.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D.道德与法律的区别是什么?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则(板书)

(1)国家制定或认可法律是国家创制法律的良种形式。(板书)

a.国家制定法律的含义

b.国家认可法律的含义

(2)规定权利和义务是法律行为规则的一个重要特点。(板书)

2.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板书)

(1)国家强制力主要指暴力(板书)

(2)法律行为规则必须靠飞机强制力保证实施。(板书)

因为:

第一,只有依靠国家强制力,才能迫使被统治阶级遵循与服从法律。

第二,对统治阶级成员中(在我国是人民中),出现的违法犯罪分子,也需要国家强制力予以制裁。

第三,只有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才能确保人民享有法定权利,履行法定义务。

(3)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最重要的特征。(板书)

教师示例,单位、部门的规章制度、行为规则,只限于特定

范围的人群,而法律则是针对全体社会成员的。

(1)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板书)

(2)法律这一特征的表现。(板书)

4.法律的涵义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

1.什么叫法律?

2.法律的特点是什么?

3.为什么说只有以国家强制力做后盾,法律才能得以实施?

4.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教师示例:拾金不昧与拾金不还

这个例子说明法律和道德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他们是相辅相成密切联系的的。

二.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联系(板书)

(一)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的相同点

1.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内容

社会主义道德是人类有史以来最高尚的道德。它主要包括:

a.崇高精神

b.社会公德

c.职业道德

d.家庭美德

2.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为人民服务

3.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集体主义

4.我国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律的相同点

(1)阶级本质相同:都是工人阶级及其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

(2)指导思想相同:都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3)任务和目标相同:都是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服务。

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我们能够清楚看到二者之间的具体

表现:

凡法律禁止的行为也是道德谴责的行为;凡法律要求、鼓

励的行为,也是道德倡导、赞扬的行为;法律规定的义务,也是道德要求。

(二)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相辅相成(板书)

具体表现:

1.我国法律维护并体现社会主义道德

(1)法律明确体现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

(2)我国法律具有维护社会主义道德的作用。

(3)与此同时,我国法律还对某些严重违背社会主义道德的行为予以约束和制裁,通过强制手段打击丑恶现象,维护社会主义道德。

2.社会主义道德补充着2我国法律的不足,支持、促进法律的贯彻实施

3.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有助于人民自觉作到守法、护法

(1)道德水平提高了,就能更好地自觉守法

(2)道德水平提高了,就能从行动和道义上支持与维护法律

(3)青少年既要懂得法律与道德相同点,又要了解二者的区别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个新概念: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明确了一个新观念: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是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的。获得了一个新认识:提高道德水平对守法护法有重要意义。

巩固新课:

请同学们看教材第16页“阅读与思考”,回答案例后面提出的问题。

THE END
1.六中队“法制教育”少先队活动课教案10篇(全文)五、开放性评估题 制作“青少年救护、自护卡” 内容:匪警、火警电话,维权热线、当地派出所、卫生院、消防队、学校、班主任等救助方式与电话号码。 六、小结并布置课后思考题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你还有哪些经验和同学们分享? 七、小贴士 用智慧和法律保护自己 1.敏锐地识别,清醒地判断 2.理智地自制,灵活地自卫https://www.99xueshu.com/w/files6apii7p.html
2.国际私法——思考题篇3:国际私法——思考题 一、国际警务合作和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区别 (一)国际警务合作和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性质不同 如果按照性质和逻辑关系来划分,国际上在有关法律方面的合作大概可分为立法合作、执法合作和司法合作。刑事司法协助作为诉讼内司法行为,当然属于司法合作。而关于国际警务合作的性质,目前有较大争议。在https://www.360wenmi.com/f/filem1ex98ro.html
3.操基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教案思考题、作业: 1、 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谈一谈你的认识和了解? 2、如何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时代新人? 课后反思: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案 授课顺次: 2 授课时间 第2 周 课时 3 授课题目: 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第一、二节)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人生观的基本理论;人生态度的含义;人生价值的涵义特http://www.aisu.edu.cn/szb/info/1114/1751.htm
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标准认识法律的历史发展。 1.3扩展内容 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精神,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作用和运行,不断增强维护法律尊严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二)学习性主要任务 以思考题和作业形式,巩固课堂讲授的知识点。 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https://www.wlcbyz.org.cn/detail/2221.html
5.竞争法学(第四版)课件全套(王先林)第1第八讲中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本制度(一)本讲提纲一、“反法”一般条款的司法适用二、禁止市场混淆制度的内容要点三、案例研讨与思考题一、“反法”一般条款的司法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实施以来,一般条款(第二条)已经成为人民法院认定新类型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要法律依据之一,对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发挥了重要作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228/6105054004010053.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