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法不可违20222023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部编版)(解析版).docx

)A.民事违法行为B.行政违法行为C.刑事违法行为D.严重违法行为【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违法行为。B:题干中,某些校外培训机构的行为触犯了行政管理法规,受到行政处罚,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故B正确,符合题意;ACD:题干未涉及到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故A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2.近年来,网络直播和短视频发展非常快,呈现出很强的创新性、互动性。同时,网络直播和短视频中色情低俗、恶意炒作、高额打赏,损害群众合法权益,违背社会公序良俗,亟须加强规范治理。加强网络乱象治理,需要(

)A.强化公序良俗这一最刚性社会规则B.把法律和道德作为人们行为的底线C.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D.发挥法律在社会治理中的教化作用【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合理参与网络生活、提高媒介素养。C:观察漫画“清朗”行动,面对网络乱象,要展开清理工作,可见加强网络乱象治理,需要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故C正确;A:依据课本知识可知,法律是最刚性社会规则,故A错误;B:依据课本知识可知,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故B错误;D:要发挥道德在社会治理中的教化作用,故D错误;故本题选C。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多地发生了故意瞒报、漏报从而致他人感染的情况。各地公安机关以涉嫌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对上述事件立案侦查。上述案件告诉我们(

)A.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B.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违法就要受刑罚处罚C.法治和自由相互对立,二者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D.公民应积极执法,共同制裁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自由与规则不可分。A: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在肺炎疫情中,因故意瞒报、漏报导致他人感染,应当要受到相应的处罚,A说法正确;B:违法要受到法律的处罚,犯罪要受到刑罚处罚,B说法错误;C:自由和法治并不对立,法治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C说法错误;D:公民应该积极守法,有关部门要严格执法,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何某借朋友的钱逾期不还,朋友多次索要无果―行政违法行为B.刘某在大街上聚众打架,造成对方轻伤―刘某应受拘役处罚C.周某多次偷拿超市的名贵商品,价值数十万元―刑事违法行为D.黄某在开车过斑马线时不礼让行人被扣三分―民事违法行为【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违法行为。A:借朋友的钱逾期不还,侵犯他人的财产权,是民事违法行为,故A错误;B:聚众打架,造成对方轻伤,是一般违法行为,不需要受到拘役的刑事处罚,故B错误;C:多次偷拿超市的名贵商品,价值数十万元,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刑事违法行为,故C正确;D:在开车过斑马线时不礼让行人被扣三分,这是行政违法行为,故D错误;故本题选C。5.央视3·15晚会后,湖南插旗菜业的“老坛酸菜”让消费者谈虎色变,卫生程度堪称恶劣,防腐剂更是严重超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禁止生产经营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标的食品,如有违背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这表明(

)①食品安全法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②插旗菜业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③插旗菜业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应受法律制裁④对插旗菜业的罚款属于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法律的作用、法不可违。①③:题文中,湖南插旗菜业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应受法律制裁,体现了食品安全法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①③正确;②:插旗菜业的行为不属于犯罪行为,不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②错误;④:刑罚属于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④错误;故本题选B。培优第二阶——拓展培优练6.下列案例与违法行为类别对应正确的是(

)案例违法行为类别①王某在小区养狗,狗吠声早晚扰民,被公安机关处以治安警告。民事违法行为②某企业员工离职后,因违反保密协议被法院判决赔偿十万元违约金。民事违法行为③李某因醉酒驾车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行政违法行为④宁夏某企业向腾格里沙漠排污,被处罚金500万元。刑事违法行为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违法类型。②④:分析可知,企业员工离职后,因违反保密协议被法院判决赔偿十万元违约金属于民事违法行为;某企业向腾格里沙漠排污被处罚金500万元属于刑罚处罚,是刑事违法行为,②④正确;①:王某在小区养狗扰民被公安机关处以治安警告,属于行政违法行为,①错误;③:李某因醉酒驾车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是刑事违法行为,③错误;故本题选D。7.某市公安局接群众报警称,刘某在小区疫情防控卡口点拒不出示出入证,还对工作人员随意辱骂、推搡,态度蛮横,严重扰乱现场秩序,造成恶劣影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依法对刘某作出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决定。这说明(

)①实施违法行为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②可以采用一切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③每个人都应有法律意识,自觉遵守规则

)A.周某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B.周某某的行为违反了行政法律规范C.公民的违法行为都要接受罚款处罚D.综治组队员依法行使了公民监督权【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对违法行为的认识和理解。B:依据题文描述,游客周某某在风景区游玩时,用石头在岸壁上刻画名字以示纪念,受到了罚款的处罚,这属于行政违法行为,说明了周某某的行为违反了行政法律规范,故B说法正确;A:周某某的行为没有触犯到刑法,故A说法错误;C:违法行为包括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罚款是对一般违法行为的处罚,故C说法错误;D: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2.(2022·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王某等人在体育馆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向场内投掷矿泉水瓶,展示不文明标语。体育馆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工作人员找来民警将他们带走。公安机关给予王某等人警告处罚。王某等人的行为是一种(

)A.行政违法行为B.民事违法行为C.刑事违法行为D.犯罪行为【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违法行为的分类。A:李某等人在体育馆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向场内投掷矿泉水瓶,展示不文明标语等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行政违法行为,要承担行政责任。A正确;B: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如欠债不还的行为,李某的行为不是民事违法行为,B错误;CD:起哄、打闹,向场内投掷矿泉水瓶属于行政违法行为,不是刑事违法行为,也不是犯罪行为,CD错误;故本题

THE END
1.六中队“法制教育”少先队活动课教案10篇(全文)五、开放性评估题 制作“青少年救护、自护卡” 内容:匪警、火警电话,维权热线、当地派出所、卫生院、消防队、学校、班主任等救助方式与电话号码。 六、小结并布置课后思考题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你还有哪些经验和同学们分享? 七、小贴士 用智慧和法律保护自己 1.敏锐地识别,清醒地判断 2.理智地自制,灵活地自卫https://www.99xueshu.com/w/files6apii7p.html
2.国际私法——思考题篇3:国际私法——思考题 一、国际警务合作和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区别 (一)国际警务合作和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性质不同 如果按照性质和逻辑关系来划分,国际上在有关法律方面的合作大概可分为立法合作、执法合作和司法合作。刑事司法协助作为诉讼内司法行为,当然属于司法合作。而关于国际警务合作的性质,目前有较大争议。在https://www.360wenmi.com/f/filem1ex98ro.html
3.操基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教案思考题、作业: 1、 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谈一谈你的认识和了解? 2、如何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时代新人? 课后反思: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案 授课顺次: 2 授课时间 第2 周 课时 3 授课题目: 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第一、二节)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人生观的基本理论;人生态度的含义;人生价值的涵义特http://www.aisu.edu.cn/szb/info/1114/1751.htm
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标准认识法律的历史发展。 1.3扩展内容 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精神,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作用和运行,不断增强维护法律尊严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二)学习性主要任务 以思考题和作业形式,巩固课堂讲授的知识点。 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https://www.wlcbyz.org.cn/detail/2221.html
5.竞争法学(第四版)课件全套(王先林)第1第八讲中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本制度(一)本讲提纲一、“反法”一般条款的司法适用二、禁止市场混淆制度的内容要点三、案例研讨与思考题一、“反法”一般条款的司法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实施以来,一般条款(第二条)已经成为人民法院认定新类型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要法律依据之一,对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发挥了重要作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228/6105054004010053.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