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批准《汉语拼音方案》。
汉语拼音并不是第一个汉字注音方案,但却是最成功的方案。直音法、读若法、反切法等中国古代注音方法,需要一定的识字量作为基础,不便初学者掌握。而近代以来,国语罗马字、拉丁化新文字等注音尝试,或过于复杂,或不够科学,或不便于国际交往,多流于“纸上的蓝图”。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汉语拼音方案》独辟蹊径,数易其稿,甫一公布,一锤定音,体现了“当代仓颉”的工匠精神。
在现代中国语言文字的改革进程中,颁布拼音方案,大大促进了普通话的推广。秦代以降,“书同文”贯穿了整部中国史;然而,华夏大地山水阻隔,雅言、官话一直没能“走遍天下”,“十里不同音”虽有地域文化的特点,却成为交流沟通的障碍。而拼音有效保证普通话在传播中不变味、不走形,“为‘语同音’的千年梦想打通最后一公里”。
汉语拼音的普及,见证着中国普及国民教育、提高国民素质、促进国家发展的历程。新中国成立初期,拼音检字法打通了说话与认字的界限,一本《新华字典》为中国文盲率快速下降立下汗马功劳;改革开放后,经商潮、务工潮促成社会流动,普通话助力五湖四海中国人天南海北共寻梦;今天,方块字借助国际通用键盘走进电脑和手机,拼音“拼”出不计其数的经贸大单、文化大餐,改变了每个人的生活,也形塑着当代中国的面貌。
近年来,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少国家掀起了“汉语热”,汉语拼音成为了解中国的先修课。在最新版的《牛津英语词典》中,“Jiaozi”(饺子)、“Renminbi”(人民币)赫然在列,拼音化的汉语词汇逐渐被世界接受;去年,德国《明镜周刊》曾以拼音“xinglai!”(醒来)为封面标题,折射出中国发展的国际影响。当汉语拼音从“中国标准”变为讲述中国故事的“国际标准”,这把“语言钥匙”也就成了世界的“文化桥梁”。
其实,拼音的发展史本身就印证了中国人立足传统、拥抱世界的襟怀。“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说:对于汉语汉字,起先是外国人为外国人而拼音化,后来是外国人为中国人而拼音化,最后是中国人为中国人而拼音化。确实,从四百年前利玛窦为学习中文给汉字注音,到中国学者在语文运动中争论汉字存废,再到《汉语拼音方案》将拉丁字母用法中国化……“睡狮”醒来,中国重新找回了文化的根底与自信。
既然简单的“a,o,e”不仅关系到我们每天的日常生活,还是中国化走向国际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它究竟有着怎样的来头和大用途呢?
《汉语拼音法》是普通话标准语音的一套拼音字母和拼写形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拼音方案。它采用了国际通用的拉丁字母,这套方案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普遍征求和广泛收集各方面对拼音方案的意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于1956年2月拟出《汉语拼音方案(草案)》,经审定委员会反复审议和多次修订,1958年2月,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批准《汉语拼音方案》,并作为小学生必修的课程进入全国小学的课堂。踏实半个世纪来我国人民创造各种拼音方案的经验总结,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拉丁字母式的拼音方案都更加完善和成熟。
这套汉语拼音方案由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和隔音符号五部分组成,主要有以下用途。
一、用于给汉字注音
中国的汉子有很多字是形声字,看了这个字,能够读出音来,随着汉子数量不断增加,绝大多数字,看了也不能读出音来,这个方案为汉字注音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我们所用的汉子当中,大约有十分之一本来没有表示读音的符号,如“人”(象形字),“刃”(指事字),“信”(会意字),还有十分之九是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本来是读音的符号,看了声旁就可以知道读音,如:“鹏”;但好多字读半边就成了笑话,如:“江”“悔”等。由于语音和字形的变化,好多的声旁不能表示读音,这样,认读汉字就必须靠本字以外的注音。
二、作为推广普通话的工具
拼音字母是推广普通话的重要工具。中国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开始实施的书同文政策,但是中国有很多的方言,同样一个字有很多的发音,按照普通话的发音进行标注,因此汉语拼音也成了推广普通话的一个有效的工具。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拼音方案》已经成为外国人学习汉语进行全面训练的不可缺少的工具。学习普通话,口耳相传是好办法,但容易忘记,拼音字母可以帮助记忆,帮助校正,能提高学习普通话的水平。
三、拼音字母是现代科学和技术上有很多种用途的符号
用作汉语拼音字母的拉丁字母,是现代科学和技术上不可缺少的符号。无论是从编排顺序表到产品的代码,还有其他的一些应用,在现代科技领域里面的应用非常广泛。数学领域里的很多数学符号,平时我们经常使用的一些汉字缩写或者是简写都会用到汉语拼音。如代数里的a、b、c和x、y、z,几何里的AOB角和COD角,化学元素的H(氢)、U(铀),生物的学名等。因此,学会拉丁字母,对于普及科学知识,掌握先进的科学和技术,显然是很有好处的。
四、汉语拼音字母是各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
汉语拼音是各少数民族创制拼音文字非常重要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经有壮族、苗族、哈尼族、侗族、黎族、纳西族、土族等少数民族采用汉语拼音字母相一致的字母形式,维吾哈萨克、傣、景颇、拉祜等民族进行的文字改革,都是依据汉语拼音,并在汉语拼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五、用于编制序列索引
用汉语拼音的字母顺序编写字典】词典及书刊的索引、卡片和档案资料等,非常容易查找,比按汉子的部首、笔画编排既简便又科学,如75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圈内条目是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编排的,正文的每一个条目都注上了汉语拼音。另外,汉语拼音还可用于手旗通讯、灯光通信中,用同汉语拼音字母对应的手旗通讯和灯光符号来传递信息,还用于拼写科学术语和外国人名、地名、以及书写商标、路牌等。在当今信息时代,电子计算机输入汉字,拼音输入法是一种最为普及的输入方法。
《汉语拼音方案》的创作者代表周有光先生,曾总结出著名的“三是三不是”:
汉语拼音,它不是汉字的拼形方案,而是汉语的拼音方案;
它不是方言的拼音方案,而是普通话的拼音方案;
它不是文言文的拼音方案,而是白话文的拼音方案。
《汉语拼音方案》的颁布,给我们学习生活带来了无限的便利。人们的吃、传、用、行都少不了它的功劳,尤其在今天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它给人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发挥着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