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多所高校的外语专业宣布不再招收研究生,也有外语本科专业被叫停。
有分析认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社会对语言工作者的需求下降,尤其是外语专业和翻译工作受到直接冲击。
这让一些外语专业的朋友们感到些许焦虑……
Withgenerativeartificialintelligencetools—suchasChatGPT—beingwidelyembracedinforeignlanguageeducationandtranslationtasks,therapiddevelopmentofsuchtoolshasalsopresentedsomechallenges,reshapingthesectors.
随着人工智能普遍运用于外语专业的教学和翻译行业的实践,高校开始重新审视外语类人才的培养模式。高校师生和翻译行业的从业者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重塑行业格局,但不会威胁自身的角色,更不会替代人工译者。
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教授王华树表示,生成式AI正以革命性的方式重构教育生态。
教学模式方面,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为外语教学带来了个性化辅导的新可能。例如,教师利用AI生成真实对话场景,帮助学生进行沉浸式口语练习;学生也可以借助AI进行即时的口语和写作反馈,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WangHuashu,aprofessorattheGraduateSchoolofTranslationandInterpretationofBeijingForeignStudiesUniversity,saidgenerativeAIisrevolutionizingforeignlanguageeducationintermsofteachingmodels,educationalresourcesandlanguageassessments.
面对AI会取代外语专业的质疑,王教授提醒不要陷入技术替代论。“我们应思考如何利用AI增强人的能力,为跨语言交流和传播赋能。”从技术发展来看,AI确实在某些领域、某些语言达到甚至超越人工翻译的水平。但翻译不仅是语言转换,更是深层的文化传递和人类价值重构的过程。
AI可以完成初稿
但仍需人类完成创造性翻译
“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类拥有诗意性、创造性、艺术性、审美性、共情性和道德性等人文特性,这是AI系统当前并不具备的。比如,在文学翻译领域,AI可以协助译者完成初稿,但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文化内涵仍需人类译者的创造性工作。
在专业翻译领域,虽然AI能提供精准的术语翻译,但跨文化交际策略的选择和专业知识的运用依然需要人类的判断和决策。
WhileAIexcelsatinitialtranslationtasks,itstruggleswithnuanceslikeculturalsubtletiesandcontextualunderstanding.AItoolsareinvaluableforbridginglinguistic,culturalandphysicalworlds,buttheycannotreplicatethepoetic,creativeandempatheticqualitiesthathumantranslatorspossess.
在广西大学越南语笔译专业读研三的王思元坦言,ChatGPT是她和身边同学的“赛博老师”。
“除了学习之外我也会问它很多问题,比如有一次我去面试一个工厂陪同翻译,甲方没有给任何准备资料,在我对这个领域完全陌生的情况下,ChatGPT帮我梳理了作业流程和很多专业词汇,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我的翻译压力。”
AI对小语种影响尚且有限
但是王思元认为,对于越南语这种小语种,AI的影响还谈不上冲击,更不会取代越南语翻译。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笔译方面基本能做到翻译流畅、正确,而且在提出翻译要求之后它也能进一步润色译文,但文学类作品就很难。
“不管怎么样最终的版本必须要经过人工校对,我也不敢直接交一份纯AI翻译没有经过我检查的作业……就是这种对AI不信任的感觉,只要这种感觉还存在,那翻译专业就不会被取代。”
科班出身的译者优势在于汲取经验的灵活性。
“比如,在做口译的时候要求译员和客户必须实时交互,翻译的语境也并不是死板的,而且越南语口语有时候真的太随意太灵活,不同的客户性格不同,表达的东西也具有个性,这些细节就需要人去注意,但AI没有这种能力,毕竟AI的回答是基于数据总结出来的,很死板很直白。”
ProfessionallytrainedtranslatorsholdanedgeoverAI,particularlyinscenariosrequiringflexibilityandreal-timeinteraction,suchasinterpretation.Humaninterpretersexcelatunderstandingandadaptingtothenuancesof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culturalcontextandspeakerpersonality.
人工审校需求大幅提升
已有13年法语翻译从业经历的杨超平时也会用Kimi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目前依然在探索和学习阶段。
“这类人工智能工具对我们的工作模式影响还是比较大的。现在使用下来的体会是,如果单纯让他们对文本内容进行翻译的话,效果并不好,甚至比不上谷歌翻译这一类工具。所以我现在在学习如何使用指令,只要非常清晰地细节地下达指令,它确实会帮助你提升翻译效果,指令使用得好的话,我甚至觉得翻译出来的结果会远远出乎我的预料。
YangChao,afreelanceFrenchtranslatorfor13years,saidsheoccasionallyusesAItoolslikeKimifortranslationtasksandiscurrentlyintheearlystagesofexploringtheirpotential.
freelance/frilns/自由职业(者)的
今年,杨超感到MTPE(机器翻译后人工审校)的需求大幅提升,翻译公司在给报价的时候会打折扣。但是她认为这种翻译模式的质量还没达到应有的效果,所以如果折扣率大的话是不接受的。
“对于基础不是那么好的译员,如果语言能力还达不到一定水平的话,反而会被这种机器翻译的译文带着跑,对个人能力的提升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ThosewithoutstronglanguageskillsmayblindlyfollowAI-generatedtranslations,hinderingtheirprofessionaldevelopment,sheadded.
作为一名资深翻译,杨超还是感到新技术带来的危机。“我现在也在学习如何去利用这些AI工具。因为这是一个大趋势,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单纯地掌握了翻译这一种技能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