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走时代留下风骨:回眸追思2016远去的28位老先生国内新闻

吕思勉曾言:“真正的学者乃是社会的、国家的、全人类的宝物,而亦即是其祥瑞。我愿世之有志于学问者,勉为真正的学者。”

当我们整装待发即将迈入新的一年,澎湃新闻回眸追思2016年离开我们的人文社科领域的老先生,他们深厚的学养、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崇高的社会威望,折射着变迁的时代,刻画着永恒的价值,无论在学界还是社会文化界,都为我们这些“后死者”留下了可供凝视与思考的长长背影。

名单不完全,但求情意真。

甘惜分(新闻理论家)享年100岁

1月8日在北京逝世。1916年4月生,四川邻水人,中国新闻学主要奠基人之一,著名新闻理论家,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从事新闻教育工作多年,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理论,著有《新闻理论基础》(1982)、《新闻论争三十年》(1988)两书。

甘惜分认为新闻报道是影响舆论的一种手段,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事业应在政治方向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反映人民的各种声音,新闻记者应以历史学家的眼光观察生活,既真实又有深度地记录生活。其新闻思想首先强调要尊重新闻的客观规律,新闻规律是第一性的,新闻政策和编辑方针是第二性的,应当是按新闻自身的规律制定新闻政策和编辑方针,而不是相反。

贾芝(文学研究家)享年103岁

1月14日在北京逝世。1913年12月出生于山西省襄汾县,于1953年到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1980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生前任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文联第八届荣誉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国际民间叙事研究会资深荣誉委员。

傅璇琮(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名家)享年83岁

1月23日在北京逝世。1933年11月生,浙江宁波人,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古典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历任中华书局总编辑、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秘书长、中央文史馆馆员等,主要著作有《唐代诗人丛考》、《李德裕年谱》、《唐代科举与文学》、《唐诗论学丛稿》、《唐人选唐诗新编》等。

李文如(古籍修复专家)享年92岁

2月5日在北京逝世。1924年3月生,河北枣强县人,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副研究馆员。14岁去琉璃厂古旧书店当了学徒,1950年代到中国音乐研究所做图书采购、装订等工作,修复了数万册破损严重的古旧图书和刊物,购得极其珍贵的音乐古书以及延安时期出版的稀有的近代音乐书刊。曾发表《谈谈中国旧书装订修补法》(合),合编《中国音乐期刊目录》、《华文音乐期刊篇目资料汇编1950—2000年》、《二十世纪中国音乐期刊篇目汇编》,其中最重要的成果是380万字的煌煌巨编《二十世纪中国音乐期刊篇目汇编》。

宁树藩(新闻史学家)享年96岁

3月6日在上海逝世。1920年生,安徽青阳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合作编著中国第一部新闻学辞书《新闻学词典》和《新闻学基础》,担任《中国新闻事业通史》(多卷本)副主编、《新闻学大辞典》副主编。

作为国内首先提出对陆定一“新闻定义”做修改的人之一,宁树藩从新闻史的研究中得出:新闻是一种信息;新闻作品是信息的载体,不是信息。

宁树藩晚年最大的乐事是带好研究生,年逾七旬仍然奋战在教学的第一线。他的弟子、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黄旦表示:“去他家,就是聊学术,从来没有家长里短。所以他学者的方式就是他生活的方式。”

谷书堂(经济学家)享年91岁

3月27日在天津逝世。1925年生,山东威海人,南开大学荣誉教授。历任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在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价值理论、分配理论以及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研究。著作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合著)、《社会主义经济学新论》(合著)等。其中,他主编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北方本),被教育部定为全国文科院校统编教材,先后出版8版,发行逾150万册,并获国家级优秀教材奖和国家教委优秀教学成果奖。

吴汝祚(考古学家)享年95岁

4月7日在北京逝世。1921年生,浙江嘉兴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史前研究室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史前史,率先提出“马家浜文化”命名、首先发现景阳冈龙山文化遗址。他194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史地系,1952年于浙江大学人类学系研究生毕业。独著有《炎黄汇典(考古卷)》,合著有《长江文化史》、《黄河文化史》、《胶县三里河》等,并曾发表《中国史前时期稻作农业的起源、发展及其问题的探讨》、《中华古代文明与巫》等论文数十篇。

杨鸿勋(建筑史学家、建筑考古学家)享年85岁

4月17日在北京逝世。1931年12月生,河北蟸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原理事长,俄罗斯国家建筑遗产科学院院士。被誉为我国建筑考古学的奠基人,他将考古与文献相结合,填补了单纯文献和实物调研的不足,纠正了中国建筑史中若干重大问题的认识。195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担任学部委员梁思成的助手及以梁思成为主任的建筑理论与历史研究室秘书。其代表作为《建筑考古论文集》、《中国园林艺术研究——江南园林论》、《宫殿考古通论》等。

何鹏(刑法学家)享年92岁

4月22日在长春逝世。1924年7月生,辽宁沈阳人,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新时期中国刑法学主要开拓者之一、吉林大学刑法学科奠基人和引领者。在新中国首开系统研究外国刑法之先河,是我国少有的以比较刑法为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导师,著有《外国刑法简论》、《外国刑法学》、《外国刑事法选论》、《现代日本刑法专题研究》、《中外罪犯改造制度比较研究》等。

周南京(历史学家)享年83岁

5月19日在北京逝世。1933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亚东爪哇省,1953年放弃印尼家中富裕的生活,回国考入北京大学并留校任教。1993年组建北京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中心,毕生致力于中国的华侨华人史研究,主持编撰《世界华侨华人词典》、《华侨华人百科全书》等。

杨季康(笔名杨绛,作家、翻译家)享年105岁

5月25日在北京逝世。1911年7月生,江苏无锡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著名作家、翻译家。主要作品有小说《洗澡》、《洗澡之后》,散文《干校六记》、《我们仨》、《走到人生边上》等,翻译作品有《堂吉诃德》、《小癞子》、《吉尔·布拉斯》、柏拉图的“对话录”《斐多》等。

刘述先(当代新儒家第三代代表人物)享年82岁

刘述先十分关心大陆青年学者的新儒学研究,用个人的积蓄,以其父母的名义,于2009年起在武汉大学设立了“刘静窗青年教师奖”和“王蕴聪纪念奖学金”,每年颁奖给一位研究新儒学的青年教师和一位以现代新儒学为主题撰写论文的博士生。这两个奖项至今已顺利运作七年,资助并鼓励了众多青年学者致力于现代新儒学的研究。

胡绳武(历史学家)享年93岁

6月15日在北京病逝。1923年10月生,山东枣庄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1948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史地系,长期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著有《鸦片战争》、《清末民初历史与社会》等,合著有《论清末立宪运动》、《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辛亥革命史稿》(四卷本)等。

李平沤(翻译家)享年93岁

7月14日逝世。1924年3月16日生,四川仁寿县人,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1956年~1958年任国务院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法文翻译,1958年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任法文和英文翻译,1964年到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任教至今。

主要译作和著作有:《爱弥儿》、《新爱洛伊斯》、《卢梭散文选》、《评梁启超的〈卢梭学案〉》、《法国散文选》、《互助论》、《社会命运》、《覃思集》、《主权在民Vs“朕即国家”——解读卢梭〈社会契约论〉》等。

孔令仁(历史学家)享年93岁

7月18日在济南逝世。1924年11月生,山东曲阜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孔子七十六代后裔。先后在重庆南开中学、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系、清华大学历史系学习,长期从事中国近代经济史的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试论中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19世纪末山东的经济与义和团运动》、《洋务运动浅议》等。

陆谷孙(文学研究家、翻译家)享年76岁

尤其是他主编的《英汉大词典》,是我国独立研编的最大的一种英汉词典,跳出了多年来双语词典编纂以外国某一部词典为蓝本的编译套路,1991年两卷出齐后,词典规模达词条20万,共5000页,近2000万字,畅销数十万套。

王侃(法律史学家)享年92岁

8月10日在长春逝世。1925年1月8日生,辽宁昌图人,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新中国法律史学科的开拓和奠基者之一。学术功底深厚,史料占有丰富,被誉为“史料库”、“活字典”,代表作有两部《中国法制史》教材。离休后仍坚持多年给研究生开课,并笔耕不辍。

张静如(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中共党史学家)享年83岁

8月29日在北京逝世。1933年生,北京人,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原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北京中共党史学会会长、中国李大钊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他是新时期中共党史学界的领军人物之一,代表作有《李大钊同志革命思想的发展》、《唯物史观与中共党史学》。

饶杰腾(语文教育专家)享年79岁

8月30日在北京逝世。1937年生,广东潮州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并曾担任中文系主任。任教五十年,对语文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贡献卓著。他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文言文教学的科学化研究,是文言文教学科学化探索的第一人。主要著作有《语文教学系统方法论纲》、《常用文言词典》、《民国国文教学研究文丛》等。

杨敬年(经济学家、翻译家)享年108岁

9月4日在天津逝世。1908年11月生,湖南湘阴人,南开大学资深教授,是我国最早引入和讲授发展经济学的学者。1945年,他考取了中英庚款董事会第八届留英公费生,进入牛津大学圣体学院攻读“政治学哲学经济学专业”。1948年,40岁的杨敬年以《英国中央政府各部门职权的分配(与美国和英属自治领的比较)》通过论文答辩,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同年起任南开大学教授。代表作有译著《经济分析史》、《经济核算制原理》、《英国议会》等,在90岁高龄翻译出版的亚当·斯密的《国富论》,107岁时获牛津大学圣体学院荣誉院士。

魏振瀛(法学家)享年83岁

9月5日在北京逝世。1933年生,河北威县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原北京大学法律学系主任、原中国法学会副会长暨学术委员会委员。毕生从事民法学的教学研究工作,并参与多部重要法律的起草工作。特别是,1985-1986年作为民法通则起草专家咨询小组的四位成员之一,负责起草民事责任一章,为这部被誉为“中国的民事权利宣言”的民事基本法的制定做出了杰出贡献。主编有《民法通则》、《民商法原理与实务》等,合著《民法原理》。

叶秀山(哲学家)享年81岁

赵芝荃(考古学家)享年88岁

10月24日在北京逝世。1928年1月生,北京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毕生致力于夏、商、周三代都邑,尤其是二里头遗址和偃师商城遗址的发掘与研究,是探索中国最早的王朝——夏商王朝文明的主将,夏商考古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其研究成果结集为《赵芝荃考古文集》,主编有《偃师二里头(1959年—1978年考古发掘报告)》等。

陈映真(作家)享年79岁

陈映真的作品受到鲁迅影响,主要以描写城市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情绪为主,作品充满忧郁与苦闷的色调以及人道主义关怀。而身为台湾文学重要旗手,陈映真也常因个人政治色彩过于浓厚而成为当代最被议论的小说家之一。陈映真的代表作包括《将军族》、《第一件差事》等。

麦英豪(考古学家)享年88岁

11月28日在广州逝世。1929年7月15日生,广东番禺人,1952年进入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工作,曾任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广州博物馆名誉馆长。是广州考古事业的奠基人,参与发掘秦汉至明代墓葬700多座,包括秦汉造船工场遗址、南越王墓、南越国官署遗址,其中南越文王墓是岭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随葬器物最丰富的彩绘石室墓。

庄福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享年88岁

11月30日在北京逝世。1929年1月生,江苏镇江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兼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会长、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基地学术委员、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基地顾问等。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开拓者之一,参与策划主编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稿》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八卷本),主编《马克思主义史》(四卷本)、《毛泽东哲学思想史》(三卷本)等。

皮明庥(历史学家)享年85岁

12月1日逝世。1931年出生于江西萍乡,武汉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曾任武汉市社科院副院长。为武汉写史六十多年,有“武汉活历史”、“武汉通”之称,主编或出版了《武汉通史》(十卷本)、《武汉百年史话》等著作。

汪熙(历史学家)享年97岁

12月26日在上海逝世。1920年生,安徽休宁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194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经济系,1947年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工商管理学院。回国后,先后任职于重庆北京上海等地的银行系统、中国科学院上海经济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和复旦大学等机构,长期从事中国近代经济史、中美关系史、国际经济关系等跨学科教学与科研工作。主编《中美关系史丛书》共28本(1985-2010年)、《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共11本(1979-2004)等。

汪老先生在78岁时曾这样总结他的一生:“回想起来,我生于乱世;长于日寇蹂躏,国家山河破碎之时;青年时吃了几年洋面包;壮年是在一个接一个的政治运动中度过的。等到‘史无前例’一来,那日子就甭提了。就这样,一晃几十年,一直等到邓小平他老人家上台总算才松了一口气,让人有了点安全感,觉得个人和国家的前途都出现了一线曙光。这时,我虽已步入苏东坡所说的‘早生华发,人间如梦’的境界,但突然感到一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冲动。”

THE END
1.@港澳台同学,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2025年JD招生开启!申请需LSAT*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Peking University School of Transnational Law,简称“北大国法”或“STL”)创立于2008年,是全世界范围内一所同时提供完整中国法法律硕士(“J.M.”)课程(中文教学)与普通法Juris Doctor(“J.D.”)课程(英文教学)的法学院,致力于为深圳、大湾区和中国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专业法律人才。国际法https://www.jiaoyubao.cn/news/n149793.html
2.哪些大学有翻译专业开设翻译专业的大学名单一览表全国开设翻译专业的高校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以下为具体大学名单,姓名未按顺序列出,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可调整的,请以学校公布的最新名单为准http://www.haomayi.com/99931.html
3.人机对抗赛暨法律人工智能论坛在我院顺利举办人工智能将大幅提升司法工作效率和减少人为不确定因素干预司法,期望秘塔科技能够在这方面开拓创新、有所作为,让法律人真正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领队老师赵理智更是惊叹秘塔科技作为国产人工智能法律翻译引擎的代表,其算法技术和翻译效果的呈现令人震撼,呼吁法学院师生应对技术报以敬畏和包容之心,做好https://www.law.pku.edu.cn/xwzx/xwdt/95027.htm
4.当年以一曲《小白杨》打动评委被保送到北京大学法学院深造,曾外形俊朗帅气的他文艺特长出众,而且天生一副好嗓音,当年以一曲《小白杨》打动评委被保送到北京大学法学院深造,曾是红极一时叱咤风云的“校霸”人物。1999年开始主持《今日说法》法制节目红遍大江南北,并被大众所追捧 Central Committee Television (CCTV) manages a household famous the director, works as red http://eyu.zaixian-fanyi.com/fan_yi_4425462
5.国学网国学大师40.张忠义(河北秦皇岛燕山大学文法学院):析中华传统文化与近代科学 41.赵总宽(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归纳推理的合理性与归纳原则永真式 42.郑延国(湖南省长沙市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哲学家金岳霖的翻译观——兼与哲学家贺麟的翻译观比较 43.周柏乔(香港公开大学):还原、确证与因果:从罗素谈起·兼论金老的解读http://www.guoxue.com/master/jinyuelin/jyl24.htm
6.2024年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山东大学 2024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各专业招生人数均为统考计划,不含推免生人数。统考招生人数将根据下达至我校的招生计划、推免生接收情况以及各专业报考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001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002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 05资产配置与风险管理06保险经营管理与大数据分析 https://kaoyan.xdf.cn/202310/13538931.html
7.北京大学2025年招收推免生预报名通知:法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2025年招收推免生预报名通知已公布,具体推免预报名时间、招生人数等信息请查看正文。各大院校2025推免预报名通知陆续公布中,点击查看>>> 为了更好地选拔优秀人才攻读硕士研究生,北京大学法学院即将启动2025年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报名和材料审核工作。后续的招生考试及录取工作安排,将依据教育部和北京大学https://www.kaoyan365.cn/dongtai/375282.html
8.2024考研考研报名考研成绩查询考研国家线研究生专业目录北京农学院研招 考研全程手册 空军工程大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 中国大学排行榜 考研成绩查询 火箭军工程大学 全国研究生报考常识 考研报考须知:怎么选专业 全国考研报考指南:专业选择 最新资讯 院校专业 报考指南 考研政策 报录比 招生简章 历年真题 定制 https://kaoyan.eol.cn/
9.南京大学50位知名教授推荐假期阅读书单青少台6.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同学们应该了解中国,更要知晓世界,希望通过阅读这一组书,能够扩大你们的视野。 陈蕴茜教授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罗威廉 (William T.Rowe)著,李里峰等译:《红雨:一个中国县域七个世纪的暴力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http://shaoer.cntv.cn/2015/08/12/ARTI1439361471839273.shtml
10.他们翻译了那么多好书,你竟不识君?后到台湾,历任国立台湾大学法学院民法教授(并主持该校法律研究所)、司法行政部司法官训练所民法讲师、台湾省立中兴大学法商学院商事法教授,政工干部学校、中央警官学校、军法学校和私立东吴大学法学院等院校兼任民法教授,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委员。著名民法学家,与江平、谢怀栻共同被誉为"中国民法三杰"。https://www.ilawpress.com/material/detail/143397108198789120
11.必应翻译和秘塔翻译哪个好有什么区别优缺点秘塔翻译作为唯一专注于法律文书翻译的机器翻译引擎,在北京大学法学院的报告厅里,在近百位合伙人律师、公司法总、法学教授、法律英语专家的见证下,战胜了由北京市最好的8所法学院同学组成的“人类联队”。 秘塔翻译怎么样 3个回答 2019年4月12日,由北京大学法律人工智能实验室和上海秘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https://www.36dianping.com/vs/ns07.html
12.基础笔译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 外国语学院 副教授 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北科罗拉多大学访问学者。主要教授翻译专业本科和研究生课程:汉英笔译 应用翻译 高级文学翻译 英语精读 英语泛读等课程。 张倩 华北电力大学 外国语学院 讲师 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生。主要教授课程:计算机辅https://www.xuetangx.com/course/ncepu05021002131/4231464
13.重庆邮电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重庆邮电大学考研信息网学院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与芬兰国家技术研究院、德国赫兹研究所、芬兰坦佩雷理工大学、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等十多所国外大学及科研院所进行项目合作和研究生交换培养。 学院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为100%,就业走向主要是国内外通信运营商、通信设备制造商、通信工程设计院和科研https://www.zhijiao.cn/kaoyan/news/news/519/59042.html
14.带走了时代,留下了风骨:追思2016远去的28位老先生思想市场1933年生,河北威县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原北京大学法律学系主任、原中国法学会副会长暨学术委员会委员。毕生从事民法学的教学研究工作,并参与多部重要法律的起草工作。特别是,1985-1986年作为民法通则起草专家咨询小组的四位成员之一,负责起草民事责任一章,为这部被誉为“中国的民事权利宣言”的民事基本法的制定做出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90441
15.共和国仲裁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最新推出法宝智能订阅功能,新法新案邮箱见! 正式引用法律法规条文时请与《立法法》所规定的标准文本核对。 北大法宝1985年创始于北京大学法学院,持续引领法治信息化,多年稳固高质提供法律法规、司法案例、学术期刊、法律翻译、检察文书、行政处罚文书等全类型法律检索,普遍为法律各界提供知识服务。创建智慧法务、智慧立法https://www.pkulaw.com/protocol/adac9772500dd008dc3c1ea98f88f621bdfb.html?key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