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法“童”行渝中公安防范校园欺凌主题宣传进校园

为推动平安校园建设,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教育,防范和遏制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提升学生法治意识、安全意识、自我防范意识,3月28日下午,渝中区公安分局法制支队民警进入中华路小学,以防范校园欺凌为主题,开展与法“童”行普法宣传进校园活动。

活动中,法制支队民警霍重臣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以生动的语言和典型的事例向同学们讲解校园欺凌的概念、种类、特点,同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进行普法,告知同学们哪些行为不能有,哪些法律底线不能碰,提高同学们分辨是非的能力,自觉养成知法守法的习惯。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百三十条第三款之规定:学生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一方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音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的行为。

校园欺凌主要表现为

欺负弱小的同学

令受害者在心灵及肉体上感到痛苦

通常是重复发生

而不是单一的偶发事件

会对受害者造成伤害

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

甚至影响人格发展

民警现场教授了预防校园欺凌的办法,以及在面对校园欺凌时应当如何正确保护自身安全,如何正确寻求帮助等自我保护措施。在互动、交流过程中,同学们踊跃回答问题,发表看法,民警也为积极举手发言的同学准备了小礼物,

THE END
1.让法治教育成为防治校园欺凌的有力盾牌通过法治教育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当一方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对另一方实施欺压、侮辱,并造成了对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时,行为已经构成了欺凌,这种行为不仅包括我们传统认为的肢体攻击,也包括言语侮辱、排挤孤立、网络霸凌等。我们应当让学生学会识别欺凌行为,认识到“主观态度”和“损害后果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8289091005969609&wfr=spider&for=pc
2.结伙斗殴?校园霸凌?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上海这部法想听您的建议校园霸凌?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上海这部法想听您的建议 摘要:公开征求意见的时间:2021年12月30日至2022年1月14日 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对《上海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草案)》进行了审议。为进一步发扬立法民主,现将条例草案及相关说明在解放日报、上海法治报、东方网(www.eastday.com)、新民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437261
3.校园法律知识(精选8篇)“恶意补足年龄原则”使得刑事责任年龄的适用有了弹性,既有利于保持法律政策的稳定性,又解决了部分未成年人利用最低刑事责任年龄逃避法律制裁的问题,比如针对不满十四周岁的儿童故意杀人、已满十四不满十六周岁的青少年实施群殴、霸凌等轻伤害的行为,引入恶意补足年龄制度可以改变之前难以追究刑事责任的局面。针对校园暴力https://www.360wenmi.com/f/file25v5ti0q.html
4.解决校园霸凌问题,更应注重从法律VS教育着手辩论赛正方辩词一辩解决校园霸凌问题,更应注重从法律VS教育着手辩论赛 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一辩:尊敬的评委、各位参赛选手、观众朋友们:我们今天所辩论的主题是关于校园霸凌的问题。作为正方代表,我认为解决校园霸凌问题,更应注重从法律和教育两方面着手。在法律方面,我们应该加强校园法规建设,制定更加明确、严格的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604/6134215014005141.shtm
5.加强对校园霸凌的治理政法部门要主动担当作为,充分发挥好政法干警兼任学校法治副校长的作用,积极开展送法进校园进课堂活动,坚持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通过以案说法、模拟法庭等形式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同学们遵纪守法的法律意识。对发生的学生霸凌案件,要力促矛盾真正消弭;构成犯罪的,要坚持“宽严相济”的原则,最大限度挽救失足未成年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04/id/7881173.shtml
6.“不再恐惧”,向校园霸凌说“不”他建议,学校应该尽快完善在校园霸凌方面的校规校纪,并设立学生保护专员开展学生保护工作,明确责任;霸凌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的有效参与,学生有效参与其中,不仅能及时发现问题,还能及早处理学生轻微霸凌,形成反对校园暴力的浓厚氛围;学校成立反霸凌学生社团,有组织地宣传有关霸凌的法律知识,提高法治意识。http://www.legaldaily.com.cn/fxjy/content/2024-09/09/content_9051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