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介绍秦皇岛天勤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一、强制性产品认证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是各国政府为保护广大消费者人身和动植物生命安全,保护环境、保护国家安全,依照法律法规实施的一种产品合格评定制度,它要求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技术法规。强制性产品认证,是通过制定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和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程序,对列入《目录》中的产品实施强制性的检测和审核。凡列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内的产品,没有获得指定认证机构的认证证书,没有按规定加施认证标志,一律不得进口、不得出厂销售和在经营服务场所使用。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在推动国家各种技术法规和标准的贯彻、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打击假冒伪劣行为、促进产品的质量管理水平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等方面,具有其它工作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优势。认证制度由于其科学性和公正性,已被世界大多数国家广泛采用。实行市场经济制度的国家,政府利用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作为产品市场准入的手段,正在成为国际通行的作法。

2001年12月7日,国家质检国家质检总局和认监委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公布了新的“四个统一”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发布了“四个统一”的规范性文件。这些文件的发布和实施标志着国家认证认可制度发展到了新阶段,即国家统一的认证认可制度建立和发展阶段。也标志着中国入世承诺的兑现。

三、新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基本内容

(一)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文件体系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文件体系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1、法律与法规

2、规章

《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2001年12月3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国家质检总局第5号局长令)是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基础文件,详细规定了如下内容:

―国家建立和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法律法规依据;

―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管理的产品范围为涉及人类健康和安全,动植物生命和健康,以及环境保护和公共安全的产品;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以“四个统一”为基本原则

―列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内的产品,未获得认证、且未加施中国强制性认证标志的不得出厂销售、进口和在经营服务性活动中使用

―规定了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建立和实施的基本体系,即:国家质检总局发布规章,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统一建立并组织实施;指定的认证机构及为其服务的检测、检查机构和人员负责认证的受理、检测、检查和证书的颁发以及获证产品的监督;地方质检机构负责对列入目录内的产品及生产者、进口商和销售商等进行市场监督检查;指定的机构负责中国认证标志的发放和接受认监委的委托对认证标志使用方案进行审查。

―规定了列入目录内产品具体认证规则程序要求、认证证书以及认证证书的暂停、注销和撤消要求

―规定了目录内产品的生产者、销售商、进口商在强制性认证制度实施中的权利与义务

―规定了违反本规定的行政处罚要求

3、规范性文件

(1)《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管理办法》,本文件详细规定了如下内容:

―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的性质:为政府拥有的,与指定机构颁发的认证证书一起作为列入目录内产品进入流通和使用领域的标识。

―认证标志的基本式样:

认证标志简称3C标志。规定了标准与非标准认证标志的要求。

―规定了认证标志的印制、使用要求以及申领程序

(2)《第一批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本文件公布了第一批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产品目录,共19类132种产品。

(3)《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有关问题的通知》,本文件对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生效日期以及新老制度的过渡期和过渡期内的安排做出了具体规定。

(5)《承担强制性产品认证检测检查机构指定管理办法》,本文件规定了承担强制性产品认证任务的认证机构和为其提供产品检测和工厂审查任务的检查机构的指定条件和程序以及监督管理要求。

(二)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建立与实施体系

1、主管机关及职能

国家质检国家质检总局为国务院直属机构,负责全国的标准、计量、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工作,其在强制性产品认证工作中的职能为:

―批准并与认监委共同对外发布《目录》;

―组织制定强制性产品认证规章。

―拟定、调整《目录》并与国家质检总局共同对外发布

―指定和发布《目录》内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制定并发布认证标志,确定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的要求

―指定承担认证任务的认证机构及为其提供产品检测、工厂审查的检查机构,指定认证标志发放机构

―指导地方质检机构对强制性产品认证违法行为的查处

―受理有关投诉和申诉事宜,组织查处重大认证违法行为

―审批特殊用途产品免于强制性认证的事项

2.有关行业部门在强制性产品认证方面的职能

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国务院相应行业主管部门应积极配合、支持并服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对强制性产品认证工作的管理。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在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建立和实施过程中将积极发挥各部门的作用。

3.地方政府质检机构

地方质检机构是指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地方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地方质检机构在强制性产品认证工作中的职能为:

―对所辖区内列入《目录》的产品实施监督。监督的重点为:未获得认证或未加施认证标志的产品;假冒、伪造认证标志的产品以及消费者投诉和发生重大质量事故的产品。严禁未获得认证的《目录》内产品进入本辖区。

―对强制性产品认证违法行为进行查处。查处的对象主要是违反强制性产品认证规定的《目录》内产品的生产者、经销商、进口商和经营活动中产品的使用者。对于监督检查和查处过程中发现认证机构、检测机构、检查机构和认证人员违规或违法行为的报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全权负责查处,地方质检部门给予配合。涉及经济处罚的由根据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委托相应省质检部门执行。

4.指定认证机构及检测、检查机构

指定认证机构是《目录》内产品强制性认证工作实施的主体,其主要职责为:

―按照认证实施规则的要求实施具体产品的强制性认证活动

―暂停、注销和撤消认证证书

―处理有关方面对认证产品及认证申请人的投诉、申诉

为认证机构提供服务的检测、检查机构接受认证机构的委托为其提供认证产品的检测报告、认证产品生产厂的工厂审查报告。

认证机构对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负责。(产品的生产者、进口商、销售商对生产、进口和销售的产品负责,不得因产品获得认证而转移相应责任。)

5.指定认证标志发放机构

为便于市场监督,避免假冒,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定的机构统一发放。指定机构的具体任务为:

―根据企业提供的认证证书,发放认证标志

―接受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委托,对于非标准规格的认证标志以及模压等其他方式使用的认证标志的使用方案进行核准

―为地方质检机构提供执法所需的信息

(三)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基本技术要求

1.认证模式及选择

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模式可由以下一种或多种模式组合而成:

1)设计鉴定

2)型式试验

3)制造现场抽取样品检测或者检查

4)市场抽样检测或者检查

5)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审核

6)获得认证后的监督检查

认证模式依据产品的性能,对人体健康、环境和公共安全、国家安全等方面可能产生的危害程度,产品的生命周期特性等综合因素,按照科学、便利等原则予以确定。具体产品的认证模式在特定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中进行了明确。

2.认证实施规则

根据《强制性产品认证规定》的规定,国家认监委应编制并对外发布列入《目录》内产品的认证实施规则,以指导申请人申请认证、明确认证机构实施认证的依据、指导地方质检机构对强制性认证制度实施有效性的监督。具体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的编制,参照国际指南(ISO/IEC指南28)的要求,一般包括如下内容:

1)规则覆盖的产品范围

2)规则覆盖产品认证依据的国家标准和技术规则

3)认证模式以及对应的产品范围和标准

4)认证申请单元划分规则或规定

5)产品抽样和送样要求

6)关键部件的确认要求(需要时)

8)工厂审查的特定要求(需要时)

9)跟踪检查的特定要求

10)认证标志及使用的具体要求

11)其他规定。

3.认证程序

强制性产品认证程序由以下全部或部分环节组成:

1)认证申请和受理

这是认证程序的起始环节。由申请人向指定的认证机构提出正式的书面申请,按认证实施规则和认证机构的要求提交技术文件和认证样品,并就有关事宜与认证机构签署有关协议(与申请书合并亦可)。认证申请人可以是产品的生产者、进口商和销售者。当申请人不是产品的生产者时,申请人应就认证实施事宜与产品的生产者签署有关文件,对文件审查、样品检测、工厂审查、标志使用以及获证后的监督等事宜做出安排。申请人也可以委托代理人代理认证申请,但代理人须获得国家认监委的注册资格。

型式试验是认证程序的核心环节,当产品为特殊制品如化学制品时,型式试验这一环节将被抽样试验替代。型式试验由指定的检测机构按照认证实施规则和认证机构的要求具体实施。特殊情况,如:产品较大、运输困难等,型式试验也可由认证机构按照国家认监委的要求安排利用工厂的资源进行。型式试验原则上一个单元一份试验报告,但对于同一申请人、不同生产厂地的相同产品,仅做一次试验即可。

3)工厂审查

4)抽样检测

抽样检测是针对不适宜型式试验的产品设计的一个环节和工厂审查时对产品的一致性有质疑时,为方便企业,抽样一般安排在工厂审查时进行,也可根据申请人要求,事先派人抽样,检测合格后再做工厂审查。

5)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

6)获证后的监督。

为保证认证证书的持续有效性,对获得认证的产品根据产品特点安排获证后的监督,认证实施规则中对此做出了详细规定。值得一提的是,获证后的监督包括两部分的内容,即产品一致性审查和工厂质量保证能力的审查。

4.认证证书与认证标志

认证证书是证明《目录》内产品符合认证实施规则要求并准许其使用认证标志的证明文件。为便于监管,认证证书的格式由国家认监委统一规定。其具体内容包括:

1)申请人

2)制造商

3)产品名称、型号或者系列名称

4)产品的生产者、生产或者加工场所

5)认证模式

6)认证依据的标准和技术规则

7)发证日期和有效期

8)发证机构

对于第一批《目录》内的产品,所有认证实施规则对认证证书的有效期均未做固定时限的要求。认证证书的有效性依赖获证后的监督来保障。

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名称为“中国强制认证”。英文缩写为:CCC。认证标志是《目录》内产品准许出厂销售、进口和使用的证明标志。标志的样式和使用规定见后续章节。

5.认证的注销、暂停和撤消

在认证证书有效期内,发生下列情况,认证机构应当注销认证证书:

1)认证实施规则或有关标准、技术规则变更,认证证书持有人认为产品不能满足上述变更要求的;

2)获得认证的产品不再生产的;

3)证书超过有效期,证书持有者未申请延续的;

4)证书持有人申请注销的。

在认证证书有效期内,发生下列情况认证机构应暂停认证证书:

1)未按规定使用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

2)违反认证实施规则和指定认证机构要求的

3)监督检查结果证明不符合认证实施规则要求的。

在证书有效期内,发生下列情况应撤消认证证书:

1)暂停认证证书期间内,未采取纠正措施的

2)监督结果证明产品出现严重缺陷

3)因缺陷而导致重大质量事故的。

(四)有关方面在强制性产品认证工作中的义务

1.指定认证机构、检测机构、检查机构在强制性产品认证工作中的义务:

1)接受国家认监委的监督

2)在指定范围内开展相应工作

4)保守认证产品、申请人、生产厂的技术秘密

5)未经许可不得向其他机构转让认证受理、认证决定、检测、检查权力

7)不得擅自与其他机构签署关于认证结果、检测结果、检查结果的相互承认协议

8)配合执法部门的监督检查工作

9)建立申诉、投诉机制,公正处理认证争议。

2.〈目录〉内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进口商和经营活动的使用者在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实施过程中的义务:

1)自觉提出认证申请

2)保证提供实施认证的必要条件

3)保证获得认证的产品始终符合认证实施规则的要求

4)保证销售、进口和使用的产品为获得认证的产品

5)按规定加施认证标志

6)不得利用CCC认证标志误导消费者

7)不得转让、买卖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或者部分出示、部分复印认证证书

8)接受执法监督部门的执法检查

9)对生产、销售、进口的《目录》内产品承担安全质量责任。

THE END
1."三同"产品认证实施规则标志的使用 9,信息报告 10,认证收费 11,认证责任 12,制定认证实施细则 附件 1:认证证书编号规则 附件 2:"三同"产品生产企业质量保证能力要求 —1— 1.目的和适用范围 1.1 为了规范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促进联盟(以下简 称联盟)框架下开展的"三同"产品认证工作,根据国家相关法律 法规及规章,制定本规则.https://www.cqc.com.cn/dynamic/contentcore/resource/download?ID=44226
2.三体系法律法规标准清单三体系法律法规标准清单主要涉及ISO9000认证、ISO14000认证、OHSAS18000认证这三个体系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一、ISO9000认证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ISO9000认证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在中国,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和管理需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该法规定了产品质量的监督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676c0b5e010c1a001105
3.活水源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平台测量管理体系认证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一、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国发〔2013〕10号)第(十七)条“加强企业计量检测和管理体系建设”中提出:依据测量管理体系有关标准和国际建议要求,完善计量检测体系认证制度,推动大、中型企业建立完善计量检测和管理体系。生产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要加强计量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符http://www.huoshuiyuan.org/pxdt/renzheng/2018/0312/2449.html
4.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信息安全对每个企业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不受地域、产业类别和公司规模限制。目前认证较多的行业主要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通信、金融等行业。 ISO27001认证的好处 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证书的获得,可以向权威机构表明。组织遵守了所有适用的法律法规。从而保护企业和相关方的信息系统https://www.linghuicn.com/iso27001/
5.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职业培训等的支撑要求;将原“基础设施”改为“支撑条件”,并将其中的一节扩展为新的一章“网络安全”,以适应当前网络风险管控的需要;将信息化组织管理保障的相关内容从原“总体要求”中抽取出来,新设立一章“组织体系”,以便加强数字校园可持续发展的组织保障要求;增加一章“指标体系”,便于对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https://www.nbcc.cn/2020/1029/c1114a34386/page.htm
6.IATF16949认证(ISO/TS16949汽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认证全面介绍:IATF16949 认证是汽车行业的国际标准,通过认证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赢得更多客户的信任和订单。 促进企业管理水平提升 :IATF16949 认证要求企业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通过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等活动,不断改进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满足法律法规要求 https://www.yoojia.com/article/9967010495687757409.html
7.做ISO体系认证需要哪些文件,全在这里了,赶紧收藏转发!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一、文件和记录的管理: 1. 办公室要有全部文件和记录空白表格清单; 2. 外来文件(质量管理方面、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标准、技术文件、资料等)清单特别是国家强制性的法律法规的文件及控制发放的记录; 3. 文件发放记录(各部门都要有) http://www.sxrzfww.com/display/380945.html
8.职业降安全法律法规(全文)第三篇:建筑企业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应关注的问题及法律法规 建筑企业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审核应关注的问题及法律法规 一、建筑企业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具有较大的风险性。 尤其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风险性更大。审核员对此必须有清醒认识。这种高风险原因在于建筑工程施工的高风https://www.99xueshu.com/w/lprxjsaoxb13.html
9.2024年电子认证服务未来发展趋势三、中国电子商务发展规模分析 四、中国网购用户规模及渗透率分析 第三章 全球电子认证服务行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 世界电子认证服务行业发展分析 一、2024年世界电子认证服务行业发展分析 二、世界电子认证服务市场需求分析 第二节 发达地区电子认证服务现状分析 一、技术现状分析 二、应用现状分析 三、相关法律法规现状分https://www.cir.cn/R_QiTaHangYe/39/DianZiRenZhengFuWuWeiLaiFaZhanQuShi.html
10.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审核前需要准备的资料iso评审ISO9001:2015 质量管理体系 一、文件和记录的管理 1. 办公室要有全部文件和记录空白表格清单; 2. 外来文件(质量管理方面、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标准、技术文件、资料等)清单特别是国家强制性的法律法规的文件及控制发放的记录; 3. 文件发放记录(各部门都要有) https://blog.csdn.net/hengbiao9939/article/details/142924262
11.青岛认证★遵守法律法规,承担法人义务责任,热爱社区活动、热心社会公益—把公司本分守好。 3)社会责任实施步骤 世通通过培养、强化和保持认证人员的专业素养、职业道德,保证认证的专业性;通过建立、改进和完善机构内部治理结构、规范运作流程,保证认证的规范性;通过强化市场能力,在世通认证的从业领域中以更多证书扩大认证的社会影响https://www.seatone.cn/shzrbg5.asp
12.ISO9001认证要求有哪些?企业需要持续改进管理体系和产品质量,不断寻求提高的方法和途径,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客户的需求和期望。持续改进是ISO9001认证的重要要求之一。 三、符合法律法规和环境要求 企业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和环境要求,保护环境,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可靠性。同时要设立和执行一套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确保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https://www.ihuyi.com/iso/news/detail/15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