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社会一些启蒙作品多涉及到当世的法律观念和司法制度,这在下列的哪些表述中有所体现?A《幼学琼林》:“世人惟不平则鸣,圣人以无讼为贵”B《弟子规》:“财物轻

中国古代社会一些启蒙作品多涉及到当世的法律观念和司法制度,这在下列的哪些表述中有所体现?

《幼学琼林》:“世人惟不平则鸣,圣人以无讼为贵”

《弟子规》:“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增广贤文》:“礼义生于富足、盗出于贫穷”

《女儿经》:“遵三从,行四德,习礼义,看古人,多贤德,为法则”

A项:符合题意,当选。《幼学琼林》:“世人惟不平则鸣,圣人以无讼为贵”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某种“无讼”的诉讼观念。

B项:符合题意,当选。《弟子规》:“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告诫人们重义轻利,应该遵守律令,以免身体、生命和财产的损害,防止出现违法犯罪的后果。

C项:符合题意,当选。《增广贤文》:“礼义生于富足、盗出于贫穷”是对犯罪产生的原因的思考和总结。

D项:符合题意,当选。《女儿经》:“遵三从,行四德,习礼义,看古人,多贤德,为法则”反映了中国古代女性要遵守“三从四德”,涉及中国古代社会的婚姻家庭法律观念。

多做几道

银行为孙法官提供了利率优惠的房屋抵押贷款,银行王经理告知孙法官,是感谢其在一年前的合同纠纷中作出的公正判决而进行的特殊安排,孙法官接受该笔贷款。关于法院对孙法官行为的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法院认为孙法官的行为系违反廉政纪律的行为

如孙法官主动交代,并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损失的,法院应从轻给予处分

由于孙法官行为情节轻微,如经过批评教育后改正,法院可免予处分

确认属于违法所得的部分,法院可根据情况作出责令退赔的决定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应当改革司法管理体制,推动省以下地方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关于上述改革措施,下列哪些理解是正确的?

有助于检察权独立行使

有助于检察权统一行使

有助于检务公开

有助于强化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作用

为促进规范司法,维护司法公正,最高检察院要求各级检察院在诉讼活动中切实保障律师依法行使执业权利。据此,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检察院在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时,不得派员在场

检察院在案件移送审查起诉后律师阅卷时,不得派员在场

法律未作规定的事项,律师要求听取意见的,检察院可以安排听取

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刑事诉讼法》新增或加强律师诉讼权利的规定?

辩护律师在侦查期间可以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有关情况,提出意见

辩护律师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会见和通信

辩护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不被监听

律师作为辩护人涉嫌干扰司法机关诉讼活动犯罪的,应当及时通知所在的律师事务所或所属的律师协会

根据《法律援助条例》和《关于刑事诉讼法律援助工作的规定》,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区检察院提起抗诉的案件,区法院应当通知区法律援助中心为被告人甲提供法律援助

家住A县的乙在邻县涉嫌犯罪被邻县检察院批准逮捕,其因经济困难可向A县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

县公安局没有通知县法律援助中心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的丙提供法律援助,丙可向市检察院提出申诉

县法院应当准许强制医疗案件中的被告丁以正当理由拒绝法律援助,并告知其可另行委托律师

THE END
1.儒家民本思想与中国古代法律中的爱民意蕴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此后中国古代法律经历了一个法律儒家化的过程,儒家民本思想随着法律儒家化的过程被中国古代法律吸收,对中国古代法律产生了深远影响。法律儒家化学说由瞿同祖先生提出,意为儒家思想进入中国古代法律之中甚至成为法律本身,使得中国古代法律具备了“礼法合一”的http://zbyyfy.sdcourt.gov.cn/dyzy/372897/372830/31051331/index.html
2.我国古代法律文化主要内容特点及影响作为中国古代法律思想之重要源头,各家的法律思想有许多不同之处,诸如"德治"、"人治"与"法治"对立,"人治"、"法治"与"无为而治"对立,等等。但各家法律思想也有不少共同之处:(1)他们都是在社会大变革时代为治理好国家寻觅出路,提出治国方略。(2)各家所立足的社会文化背景均为农业自然经济,宗法制度影响巨大,都http://clsjp.chinalaw.org.cn/portal/article/index/id/228.html
3.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作者:张晋藩(笔记)7、儒家人本主义思想是在以农业立国的封闭的社会形成的,它的合理性与局限性,都与这个传统的国情分不开的。 第三章 权利等差 义务本位 1、中国古代的传统法律是特权法,是以维护不平等的社会关系为特征的,这是由以等级形式出现的阶级制度所决定的。法律一方面是整个社会的调整器,另一方面又是特权者的保障书。 https://m.douban.com/note/76316568/
4.儒家思想对中国法制(精选6篇)可见,儒家思想陶铸已久的中国人早已把“重视整体精神、强调对民族对国家的责任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重要的价值取向之一。注重国家、注重整体的整体趋势同观念是中华民族独特的道德传统,注重个人服从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是传统道德的重要特点。整体观激励人们自觉维护整体利益,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形成克己奉公的https://www.360wenmi.com/f/fileyvnx0puw.html
5.读《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有感中国古代社会的法律与社会道德伦理紧密相连。从夏商西周时期开始,“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从引礼入法、礼法结合到礼法合一,古代法律始终没有同道德、伦理分开,这其中,亲属法律伦理扮演了重要角色。书中用大量的案例从家族、婚姻等方面诠释了古代亲属法律伦理的重要作用。亲属法律伦理http://e.mzyfz.com/paper/1874/paper_50162_10481.html
6.“以儒释法”对中国古代法律之影响摘要“以儒释法”是中国古代法律文化中的特殊现象,起源于汉代董仲舒的“春秋决狱”,发展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完善于唐代。其核心在于强调儒学在司法实践中的指导作用,以儒家伦理价值观作为判断罪与非罪、衡量刑罚轻重的依据。“以儒释法”的出现打破了汉代以前儒法对立的局面,并将法令赋以道德的内涵,缓解了秦代以来严https://www.fwsir.com/fl/html/fl_20190902155132_373374.html
7.从宗法制与古代法的关系所想到的古今婚姻制度【摘要】:中国社会自然经济的长期延续,为宗法制度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可以说中国古代社会就是一个宗法社会,宗法制度与国家制度紧密地糅合在一起,成为中国古代国家最重要最基本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宗法制的影响渗透在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的方方面面,其中古代的婚姻制度就深深打上了宗法制的烙印,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我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675.html
8.浅谈中国古代的法律文化传统自夏代步入阶级社会以后,中国的法律文化就在以往的氏族、部落的原始习俗文化的基础上开始生长发育。经历夏、商而至西周,中国法律文化传统的基本格局和特点初步奠定。到了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大变革、大动乱的时期,中国文化开始了一场大裂变、多元化的运动。至两汉时期,中国古代法律传统已经基本形成。而汉武帝https://www.lawtime.cn/info/lunwen/falixue/2007012761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