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理想的滑坡和信念的动摇,往往是从小事开始。党员干部不能在“小节”上疏于防范,思想的口子一旦打开,就可能一泻千里。“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最紧要的是守住内心。”党员干部要坚持从小事小节上守起,从高从严要求自己,做到慎独、慎初、慎微,筑牢拒腐防变堤坝,自觉做到廉洁从政。
慎独,以养其德。“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弱水三千,取饮一瓢;广厦千间,夜卧六尺;良田万顷,日食三餐。人的物质需求总是有限的。已经拥有还不满足,明知烫手还要伸手,贪婪无度的心理最容易酿成恶果。于党员干部而言,如果没有“慎独”的智慧就极易乱了分寸、迷了心智。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必须分清合情合理的欲望和情理不容的贪欲之间的界限。历史上,公仪休拒鱼养廉,杨震慎独拒金,包拯“拒礼为开廉洁风”,于谦“清风两袖朝天去”……无不为人所传颂。党员干部也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始终做到戒贪止欲、克已奉公,始终保持“财贿不以动其心”的德行。
慎初,以守其心。“欲病救萌、防微杜渐。”腐防变如同治病强身一样,要防患于未然。陶行知为了工作方便,特制了一件工作服,上面缝了两个口袋,一个口袋放公款,一个口袋放私款。一次,陶行知去外地募捐,返程搭车时放在私款口袋的钱被盗了,他没有把募捐来的钱拿出来垫买车票,硬是拖着疲倦不堪的身子,坚持步行回到学校。这段公私分明、纤尘不染的佳话,至今还被人们传颂。在廉洁奉公方面,从小事小节上守起,就应当这样“苛求”自己。一个人最难做到的是保持初心、最宝贵的也是保持初心。进入新时代,面对各种新的挑战和严峻考验,每一名党员干部无论手中权力有多大、官位有多高,都要始终保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初心。
慎微,以察秋毫。“尽小者大,慎微者著。”在许多小事上努力,才能成就大事业。在诸项小节上谨慎,方可德行显耀。大事源自小事起,大德应须矜细行。古往今来,大凡清官廉吏都深谙此理。唐朝名臣陆贽严苛于己,深知忽微细小之重要,对分外财物分毫不取。时人责备他:“清慎太过,诸道馈遗,皆拒绝,恐事情不通。”他却正色驳斥:“利于小者必害于大,贿道一开,展转滋甚。”拒绝腐败应该防微杜渐,受贿的口子一开,胃口只会越来越大。倘若平时不能见微知著,谨于言义慎于行。对“越规”不以为然,视“逾矩”微不足道,“忽微”定会越积越多,“细小”必将越变越大,久而久之便会在复杂环境中迷失方向。因而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重微末的修身之道。(定边县工人文化宫:杨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