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法治课教案范文(精选6篇)

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确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意义,体会今天的我们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

能力:能够认识和判断哪些是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现象和行为,提高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

知识: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我们为什么受法律特殊保护,法律怎样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教学难点:学校保护、家庭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辨析。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导入语:同学们,我们平常乘车会给那些人让座?因为老弱病残孕是弱势群体,要受到全社会的特殊关爱。同样,我们未成年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可能受到来自各方面的侵害,也需要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法律来保护我们。

二、讲授新课

㈠、我们需要特殊保护

过渡性交流:我们受法律保护,这里的我们指的是谁?未成年人指那些人?

〖情境互动动一〗(见课件)情境再现:上述这些图片和和情境案例,给我们的感想是什么?结合以上图片和案例,你能说出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特殊的保护吗?

结论:未成年人很容易受到侵害。

原因:

①、现实方面:我们生活的环境是复杂的,存在着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因素,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时常会受到一些不法侵害。

②、自身方面,未成年人有许多弱点和不足:未成年人生活经验不足,各方面不够成熟,辨别是非和区分良莠能力较差;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够强,容易遭受不法侵害。

结论:我们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

过渡性交流:除了上述原因外,你认为还应该有什么原因?让我们一起来观看一个视频吧。

〖情境互动二〗(见视频)想一想:党和国家领导人为什么要重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原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对国家和民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未成年人是党和国家的希望,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我们的健康成长关系着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结论:我们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

〖我的小结〗:青少年为什么需要受到特殊保护?

1、自身方面,未成年人有许多弱点和不足:未成年人生活经验不足,各方面不够成熟,辨别是非和区分良莠能力较差;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够强,容易遭受不法侵害。

2、国家方面:我们是党和国家的希望,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我们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着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

3、现实方面:我们生活的环境是复杂的,存在着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因素,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时常会受到一些不法侵害。

㈡、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过渡性交流:〖益智小测验〗为保护我们健康成长,家庭、学校、社会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下边我们进行一个益智小测验,看谁能首先分辨出下面图片中我们都受到了来自哪些方面的保护吗?请举手回答。

〖调查报告〗(见课件):你还能列举身边的来自家庭、学校、社会方面保护未成年人的典型事例吗?

温馨小提示:父母对我们悉心照料;老师对我们进行安全教育;学校进行危房改造;对未成年人免费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

〖智慧展示台〗(见课件):结合上述情境材料,你能说说家庭、学校、社会对我们的健康成长有什么重要作用吗?

过渡性交流: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自觉履行职责对我们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社会生活环境是复杂的,也存在着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面对下列情境,你会怎样做?你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学生交流,得出结论:运用法律手段,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为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过渡性交流: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有效地制止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我国许多法律法规都对保护未成年人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还制定了两部专门法律从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四个方面具体规定了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的法律责任。你知道这两部专门法律是什么法律吗?你知道还有那些法律对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1、知识与技能:

(1)明确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

(2)明确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在于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

(3)认识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4)明确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意义。

2、能力:

(1)提高归纳与分析的能力。归纳监督政府权力的若干途径,分析政府依法行政和接受民主监督的重要意义,分析建立健全权力监督机制的内涵等。

(2)利用教材提供的情景和问题,就有关政府依法行政和权力监督体系的内容,提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初步探究学习的能力。

(3)学会辩证地认识问题。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权力。

(4)学会行使对政府的监督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权力的两面性,形成正确的权力观。

(2)认识人民监督政府是民主政治的重要标志,培养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政治素养和公民意识。

(4)明确我国行政监督体系的作用,相信我们的政府是法治政府。

1、明确政府接受监督的重大意义。(重点)

2、理解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具体要求。(重点、难点)

一、导入

师:同学们,在我国,政府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政府要依法行政,

但是滥用权力时有发生,怎样确保权力依法行使呢?今天我们共同探讨这一问题(板书: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二、课堂探究活动一:

1、教师提问:

同学们,大家讨厌贪官吗?为什么?

你心目中的好官是什么样子的?

2、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自学教材46页第一段和47页最后一段,了解权力的两面性及为什么要对权力进行监督和监督的意义。

结论一:为什么监督政府

3、教师点评并总结:权力是把双刃剑,为防止权力的滥用,就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这样才能保证政府行使权力是为人民谋利益的。监督政府的意义,

三、课堂探究活动二:

1、教师提问:这些官怎么就成了贪官了呢?

教师展示贪官语录。

教师总结:究其原因有两个:一是思想根源,二是制度根源。

教师提问:你认为思想根源和制度根源哪方面的完善能更直接有效的减少“贪官”?

学生自由回答。

结论二:怎样监督政府

3、教师点评: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我国行政监督体系是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有机结合。

四、课堂探究活动三:

1、讨论:公民的监督和政府自身的监督哪个更有效?

2、学生自由发言

播放视频:焦点访谈《督查到底,追责到人》了解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

结论三:我国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

3、教师总结:两者相结合才最有效。

4、指导学生结合教材47页图了解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5、练习:几种监督方式的区分

教师:政府也自觉接受监督,建立公开办事制度,这就是阳光工程。就你最关心的问题,打市长热线询问

板书设计

权利的行使,大家共同监督

教学目标

1、懂得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创造了人类文明,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

2、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知道要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

教学难点:

如何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

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制作课件、搜集资料,学生课前收集资料。

教学方法:

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图片激趣引入

1.课件播放图片:青铜器,陶罐,万里长城,金字塔,空中花园,奉姬陵……

2.师:无数劳动人民用汗水和智慧创造了这些光辉璀璨的文明,为人类的文明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各地区历史文明的产生有早有晚,发展速度有快有慢。人们把最先产生科学文化的国家称为文明古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些人类文明的发样地。

3.揭示课题:探访古代文明

二、新知探究

(一)闻名世界的文化遗产

1.殷墟

(1)出示殷墟图片及配文

鼓墟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安阳市的西北部,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距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安阳殷墟以其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和艺术价值,成为人类文明进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于20__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了解殷墟

股墟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系统地展现了中国商代晚期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

2.金字塔

(1)了解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在尼罗河沿岸有大大小小的金字塔遗存近百处。金字塔的建造充分证明古埃及人在建筑学、数学、物理学等方面的水平所达到的高度。

(2)尝试探究:

在没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古代,古埃及人是怎么建成如此巨大而精美的金字塔的这些不同形状的巨石是怎样堆砌成形的金字塔是用来做什么用的木乃伊又是如何制作的请你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问题尝试着自己去探究。

金字塔是安葬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法老死后会被制成木乃伊。木乃伊放在密不透风的基室中,经久不坏。

3.汉谟拉比法典

(1)PPT播放刻有汉谟拉比法典的石柱。

(2)了解《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

为了维持统治,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共有282条。法典被刻在一块石柱上。石柱竖立在巴比伦的一座神殿里。石柱上部是一幅精致的浮雕,宝座上的太阳神正把象征国王权力的权标授予汉谟拉比。石柱中部刻着法典的具体条文,使用的文字是楔形文字。现在,这块石柱被珍藏在巴黎的卢浮宫。

(3)感叹古代人民的聪明民智慧。

4.查一查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众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历史遗址。你还知道哪些震惊世界的中国文化遗产?今天,我们又该怎祥保护它们?

5.师小结在我国,一共有53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比如:我们熟悉的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苏州古典园林、故宫、颐和园、峨眉山等。我们要保护它们,不要随意去破坏,也不允许别人去破坏。

(二)搜集古代文明资料

1.了解“古代波斯帝国的宫殿遗址”

“古代波斯帝国的宫殿遗址”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的波斯首都波斯波利斯官殿,其建筑者中有希腊的石匠、巴比伦的砖匠、黎巴嫩的木匠、埃及的金匠、中亚的宝石匠等。

2.选择调查

的“奥林匹亚遗址”和“古罗马斗兽场”中任选其一进行资料收集,和同学讲讲它们的故事。(课后作业)

3.思考:你从这众多国家创造的灿烂文明中感受到了什么

三、总结:

人类古代文明成就辉煌,不同文明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学习和借鉴的。古代文明的遗迹是我们了解过去的重要途径,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财富,需要我们去珍惜、领悟和传承。在交相辉映的早期文明中,只有中华文明一直延续至今,未曾中断,这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板书设计:

6探访古代文明

金字塔——古代埃及的象征

埃及——尼罗河的赠与

古代巴比伦——丰富而灿烂的文化遗产

古代希腊——丰富多彩的'古希腊历史

【教学目标】

1、知道公平的表现,认识到公平的重要作用。

2、能分辨正义和非正义行为,认识正义的作用,感悟正义的力量。

3、懂得公平正义的价值,树立公平正义观念,以实际行动追求公平和正义。

【教学重点】

公平和正义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树立公平正义观念,以实际行动追求公平和正义。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生成问题

公平正义是一个美好社会应有的价值。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和共同的理想。

提到“公平正义”你会联想到哪些词语?

公正、道义、公道……师:这些词语反映了人们的美好愿望,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公平正义的价值。

自主学习梳理新知

1、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

2、公平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等。

3、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

4、一般而言,正义行为都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

5、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6、制度的生命在于正义,制度的效用在于保障正义。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探究一】认识公平

活动一我眼中的公平

古时候,一位父亲临终前要把四锭等重的黄金分给三个儿子。三个儿子中,大儿子精明能干,为赚取这四锭黄金出力最多;二儿子能力一般,但很有孝心,父亲生病时端茶送药,最得父亲喜欢;三儿子身残体弱,为人善良,父亲最担心他以后的生计。

1、假如你是这位父亲,你会怎样分配这四锭黄金?

2、依据你对公平的理解,请对上图中的行为和政策进行评价。

小结:(1)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

(2)公平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等。权利公平要求每个人依法平等参与社会活动;规则公平,要求每个人受到行为规范的约束;机会公平,要求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活动二公平的价值

材料一近年来,公平已成为全社会共同期盼和呼声,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已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和农村倾斜,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改革收入分配制度、逐步建立合理的分配体系……

材料二目前我国在很多领域实行公开招聘,公平公正地选择工作人员,实行信息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一些重大案件实行公开审理、媒体直播;等等。

结合上述两则材料谈谈公平对个人和社会的作用。小

结:(1)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平不仅能保证个人应得的利益,使个人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而且能让人感受到尊严,从而激发自身潜能,提高工作效率。

(3)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公平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公平有利于营造更好的竞争环境,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探究二】正义的力量

活动三明辨正义和非正义行为

学生分成两组分别列举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的表现,如:

小结:(1)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

(2)一般而言,正义行为都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

活动四正义的价值

材料一桂某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症。为了治病,他花光了积蓄,家庭也几乎被拖垮。当地政府了解桂某的情况后,不但为他办理大病救助,报销70%的医疗费用,而且将其纳入低保。在社区干部的帮扶下,桂某和妻子开了一家商店,生活状况得到改善。

上述事例对你理解正义有什么启示?

材料二我国目前逐步建立了国家助学金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等等。

思考:国家建立和完善上述制度有什么意义?

通过上述两则材料结合教材P103阅读感悟,进一步认识正义的作用。

小结:(1)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它要求依法保障人们的正当权利,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惩罚;要求人们分辨是非,惩恶扬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要求人们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证其有尊严地生存。

(2)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有了正义的制度,即使是社会弱势群体,也能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得到社会的关爱。

(3)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正义,有利于恰当地调整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人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为社会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达标测评巩固新知

1、下面对公平的理解,不正确的是(D)

A、追求公平是一种美德,它能促使人们处理事情时采取恰当的行动

B、个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影响对事情公平与否的判断

C、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们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D、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追求公平是徒劳的

2、公平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B)

①权利公平②规则公平③机会公平④社会制度公平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②③

3、据悉,未来五年,我国将形成与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的最低工资调整机制,开展最低工资标准确定及调整影响因素的日常监测调查,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这有利于(D)

A、推进体制改革,实现就业公平

B、兼顾效率公平,实现同等富裕

B、健全经济制度,推动经济发展

D、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4、正义要求我们公平地对待他人和自己。公正的对待,需要(C)

A、公民行动来保证

B、社会舆论来保证

C、正义制度来保证

D、人民愿望来保证

5、有位年轻人在外资企业当经理,被炒了“鱿鱼”,因为他试图漏缴个人所得税。公司的外籍老板说:“在我们国家,偷税和偷东西是一样的。如果某人有偷税记录,他在法庭上都没有资格当证人。”可见(B)

①每个人都受正义的制度和规则的约束②正义能够维护社会的秩序③正确处理义和利之间的关系,才能自觉维护正义④追求利益是人的天性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②③④

6、下列行为中属于正义行为的是(C)

A、某同学欺负殴打小同学

B、在期末考试中,个别同学有作弊的行为

C、我国实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D、小偷儿将手伸向他人书包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尊重,认识到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尊重。

2.认识到自己的尊严和价值,学会尊重自己,从而获得他人的尊重。

3.在体验的过程中,养成学会尊重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到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尊重。

教学难点: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认识到自己的尊严和价值,学会尊重自己,从而获得他人的尊重。

提前收集一个中国的科学家或有贡献人的故事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3.师引导,这些科学家为我们的国家、社会做不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值得我们尊重。

4.揭示课题:学会尊重

二、新知探究。

活动一: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

(一)找一找,说一说,想一想

(1)学生交流,身边那些值得我们尊重的人。

(2)全班交流。

如:成绩好的同学值得我们尊重,为了我们的学习日夜操劳的老师值得我们尊重,食堂阿姨为我们提供可口的饭菜也值得我们尊重,就连我们自己也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尊重。

(3)师小结:

2.说一说:你身边哪些人默默无闻的人值得你尊重,为什么?

(1)了解周阿姨的故事。

在街口开了十几年杂货店的周阿姨值得尊重。因为周阿姨这么多年为街坊领居提供便利,她值得我们尊重。周阿姨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脚踏实地工作,她也值得我们尊重。

(2)在你的身边还有周阿姨这样的值得尊重的普通人吗?我们一起来讲一讲他们的故事吧。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即使默默无闻,即使没有取得什么显著成就,他也拥有生而为人的尊严。每个人,都应当得到尊重。

3.想一想:如果每个普通人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社会将有哪些变化

(1)学生想一想,说一说。

(2)师小结:

是啊,如果每个普通人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那么我们的生活将会更美好,我们的社会将更和谐。

(二)学宪法

1.学习宪法关于尊重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师小结:

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人人平等,都应得到尊重,我们也要学会尊重他人。

活动二:尊重自己

(一)找优点

1.找一找,你身上有哪些优点?

2.想一想,你尊重你自己吗?

(二)正确认识自己,从而尊重自己

1.走进刘菲

刘菲总认为自己没什么优点。无论外表、学习还是能力,她都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刘菲认为没有同学喜欢自己,因此也不主动参加班级活动。在学习上,对菲极不认真。作业经常少做,老师找她谈话,她小声嘀咕:“学那么好也没什么用,反正过几年就可以外出打工挣钱了。”表姐考上了大学,刘菲有些羡慕,却还是在心里说:“我脑子笨,这种好事可轮不到我头上。我才不做白日梦……

2.思考:刘菲是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待自己的你觉得刘菲是一个事重自己的人吗为什么

3.说一说:如果你是刘菲的同学,你想开导刘菲,你会对她说些什么?把你想对她说的话写下来。

4.师小结是啊,人生的舞台中,没有人天生高贵,也没有人生来平庸,每个人都是人生的主角,你有你的辉煌,我也有我的亮点。尊重自己才能吸引别人,尊重自己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三)尊重自己的表现

1.交流:尊重自己,除了要正确认识自己以外,还有哪些表现?

尊重自己还表现为堆护自己的形象,爱惜自己的名誉,估守自己的承诺。

(四)尊重需要适度维护

1.了解形象受损的事。

(1)学生自主学习第5页,了解有损自尊的事。

(2)思考:这些行为仅仅使我们颜面扫地,形象受损吗享重自己应该怎么做呢

(3)学生交流汇报。

2.“好脾气”先生的烦恼。

(1)学生自主阅读“好脾气”先生的烦恼。

“好脾气”先生是个性王国里公认的好好先生,他永远满脸笑容。对谁都和和气气。

一天,“急性子”大妈在公交车站嫌“好脾气”先生动作大慢,一边说着“让开!真碍事!”一边用力把他推开,抢着挤上公交车。“好脾气”免生的领带都被挤歪了。他却只是皱皱眉头,什么话也没说。

还有一次。“坏脾气”小子在公园的墙上乱涂乱画,“好脾气”先生就说了句“不能这样做”。“坏牌气"小子就恶狠狠地说:“老家伙,一边去!”“好脾气”先生谷摇摇头。叹着气走开了。

老朋友“讲道理”先生知道了以后,皱着眉头说:“这些人真不像话!怎么可以随意侮辱别人”他拍拍“好牌气”先生的肩膀说:“你这样没有原则地一团和气也是不对的,这是不尊重自己。

(2)“讲道理”先生说“好脾气”先生的做法是不尊重自己。你同意他的说法吗说说具体的理由。

(3)如果“好脾气”先生总是这样做,你觉得以后还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4)面时“好牌气”先生的为难情绪。你能给他一些建议吗先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然后再全班交流。

(5)师小结尊重自己,并不意味排斥他人给予你的正确的建议。如果为了维护形象而无原则无底线,那也是不尊重自己的表现。“好脾气”先生的做法就是无原则、无底线,他在面对别人的坏脾气时,可以指出对方的错误、要求对方道歉,必要时拿起法律武器。

3.“尊重自己”与“过度维护自己”

(1)下面哪些行为属于“尊重自己”,哪些属于“过度维护自己”?说说你的理由。

①张明听不得批评,每次别人提点意见。他都要找很多理由为自己辨护。

②王凯给赵明起了一个很难听的外号。赵明一听就火了。要求王凯向他道歉。

③黄晓璐一向以自己的舞蹈才艺为荣。有一天。好朋友方方说张红跳舞比她还要好。黄晓璐很生气,觉得伤自尊了,两个星期都没理方方。

④老师找杨丽谈话。说她最近上课思想开小差。学习退步。听了老师的话。杨丽既难过又惭愧。

⑤吴选特别喜欢下棋。每次赢了棋就兴高采烈。输了棋就生气发火。班上谁都不愿意和他下棋。

(2)过度维护自己会带来哪些不良后果你觉得怎样才能避免不顾客观现实、过度维护自己的行为出现

(3)维护自己应适度

不过分敏感,保持情绪平稳。

客观评价自己。既相信自己的能力,也能认识到别人可能比自己更优秀。

理性对待他人意见。分析问题时对事不对人。

(4)师小结尊重自己。并不意味着拒绝批评。尊重自己与接受别人的批评是不矛盾的。如果过于爱面子。输不起、说不得,就是过度维护自己。过度维护自己往往会给自己带来很严重的后果,让自己没有朋友,甚至使自己孤立等。

三、拓展:尊重自己的名言

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朱熹

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立。——徐特立

四、师总结:

同学们,尊重是人与人交往的起点。尊重自己,需要尊重自己,要适度维护,它是一种美德,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另一种方式。希望每个同学都能懂得尊重自己,从而赢得别人对你的尊重。

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

生活更美好,社会更和谐

1.初步了解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海陆分布。

2.在了解不同的生活环境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地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情感。

初步了解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海陆分布。

在了解不同的生活环境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地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情感。

师制作课件;搜集关于亚马孙雨林火灾方面的资料。

一、激趣引入

1.播放地球的演变过程。

2.思考:观看视频以后,你有什么发现?

3.师:人类居住的地球,约71%的面积被海洋覆盖。陆地仅占地球表面积的29%,但却是人类生息繁衍的地方。是否感觉到地球的神奇之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的文化。

4.揭示课题:多元文化多样魅力

活动一:各不相同的生活环境

(一)看“世界的海陆分布”图

1.出示“世界的海陆分布”图。

2.找一找:在图中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1)学生与同桌边找边交流。

(2)全班交流汇报。

七大洲是: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四大洋是: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3.说一说:地球表面的陆地是什么样子的?

(1)学生观察交流。

(2)老师小结:陆地表面高低起伏,形态多样。有连绵起伏的高山,有低洼的盆地;有宽广的高原,有低平的平原……

(二)看“世界地形图”

1.出示“世界地形图”

2.试着在教材附录中的《世界地形图》上找一找:

(1)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

(2)青藏高原、巴西高原、东非高原

(3)亚马孙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三)自然景观大搜查

1.出示东非高原,撒哈拉沙漠、亚马孙平原和北极地区自然景观图。

(1)东非高原树木稀少,成群的野生动物在草原上游荡。

(2)撒哈拉沙漠非常干燥,几乎没有植被,地广人稀。

(3)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位于南美洲北部亚马孙河中下游,那里地势低平。

(4)北极地区终年白雪覆盖,气温非常低。在这里,整个冬天看不到太阳;夏天,直到午夜,太阳还在地平线上。

2.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1)观察这几处图片中的信息,小组交流每种地区中的环境特征与生物特征。

(2)谈谈你喜欢哪一种?

3.拓展了解亚马孙平原:

(1)了解亚马孙雨林情况。

(2)思考:亚马孙的大火会对地球产生什么影响

(3)议一议:通过亚马孙雨林之失以及对环境巨大的影响,你有什么感触

(4)师小结:

保护环境是刻不容缓的大事,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做好垃圾分类做起。保护身边的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四)介绍自然景观

1.请选择你游览过或是了解到的一处世界自然景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一下,让大家一起感受这一自然景观的奇特之处。

地理位置:

特点:

2.在小组内将自己浏览过的一处自然景观向同学介绍。

3.推荐一名同学在全班介绍。

4.歌唱《大中国》

三、师总结我们大中国有许多风景名胜、壮美山河,全世界也有许多名胜古迹、自然景观。这些景观都需要我们去保护,让我们为保护环境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四大洋:大西洋,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

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

THE END
1.在证据法的价值体系中最基本的价值包括A自由B法治C秩序D公正E效率在证据法的价值体系中,最基本的价值包括 A.自由 B.法治 C.秩序 D.公正 E.效率 正确答案 点击免费查看答案 试题上传试题纠错 猜您对下面的试题感兴趣:点击查看更多与本题相关的试题 简述证据法对效率价值追求的主要表现。 免费查看参考答案及解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https://m.12tiku.com/newtiku/919805/24767701.html
2.经济法法治理论的构建,需要关注法治理论的一般问题,包括法治理念经济法法治理论的构建,需要关注法治理论的一般问题,包括法治理念、法治价值、法治目标、法治手段、法治运行、法治实效等,并应当探讨法的稳定性与变易性、确定性与模糊性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应结合经济法的特殊性和经济法治的特殊问题,深化经济法的立法理论特别是法律优化理论的研究,以促进经济法从“法”到“良法”的https://www.xiaomaigongkao.com/Article/article_details/id/1000037807.html
3.包括法治理念法治价值法治目标法治手段法治运行法治实效等,并经济法法治理论的构建,需要关注法治理论的一般问题,包括法治理念、法治价值、法治目标、法治手段、法治运行、法治实效等,并应当探讨法的稳定性与变易性、确定性与模糊性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应结合经济法的特殊性和经济法治的特殊问题,深化经济法的立法理论特别是法律优化理论的研究,以促进经济法从“法”到“良法”的https://www.gwyzk.com/shiti/34910.html
4.法学途径的公共行政强调法治,它的核心的价值包括()。根据戴维.H.罗森布鲁姆的观点,法学途径的公共行政强调法治,它的核心的价值包括()。正确答案:程序性的正当法律程序,个人应该享有的实质权利和法律的平等保护,公平的价值取向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你可能喜欢可分解产生尿酸的物质是( )。 A、鸟嘌呤 B、β-丙氨酸 C、乳清酸 D、阿糖胞苷 E、胞嘧啶 点击https://m.ppkao.com/wangke/daan/fe14909a8817495f9ab8e072d6ca0402
5.陈金钊:对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诠释社会主义所追求的法治应该包括法治价值,即法治的范围虽然包含了民主、自由、公平、秩序法律价值[2],但法治比法治价值含义更宽泛一些,除法治价值外,还包括法律制度、法律方法、法治实施的各环节。总之,在法治中国建设的总目标之下,法治能否在整体上导入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理想的核心价值,对能否推进法治建设意义重大。https://www.legal-theory.org/?mod=info&act=view&id=21492
6.法律价值(精选8篇)现代民主社会的法律之所以能在社会生活中起作用不仅仅是对强力的屈服,也不仅仅是因为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更为重要的是因为法律体现了整个社会基本价值评判标准,是因为在法治中法律具有其权威性、普遍性、统一性和完备性。法律因此而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地运行,并扮演着秩序的维护者和正义的守护着的角色。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rsza4t3c.html
7.考研政治思修超详细知识点总结,快收藏!复习经验(3)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两者紧密联系、互为依存、相辅相成。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https://www.kaoyan.com/zhengzhi/jingyan/5f3f4932e0bce.html
8.思修复习内容正确的人生观知识点二是在方式上,法治思维以一般性、普遍性的平等对待方式调节社会关系,解决矛盾纠纷,坚持法侓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具有稳定性和一贯性;而人治思维漠视规则的普遍适用性,按照个人意志和感情进行治理,治人者以言代法、言出法随、朝令夕改,具有极大的任意性和非理性;三是在价值上,法治思维强调集中社会大众的意志来进行决策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29507374
9.李恒邓峰彬:国家安全视阈下反恐情报信息应用价值与法治实践摘要: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首要前提, 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是国家安全的基本制度保障。我国已将打击恐怖主义纳入国家安全战略, 反恐情报信息贯穿于反恐怖主义各项工作的始终, 要将恐怖主义消灭在萌芽状态、打击在预谋之中, 就必须认识情报信息在反恐实践中的应用价值。通过创新反恐情报信息工作机制, 坚持运用法治化侦查https://www.meipian.cn/25ultn5a
10.杨宗科:新时代新发展阶段的立法需求与立法供给第二届法学大家《规划》的制定把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奋力建设良法善治的法治中国作为根本任务。强调新时代新阶段的立法工作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要把https://www.ilawpress.com/material/detail?id=618087944703443968
11.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法律不但由国家制定和认可,而且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国家强制力并不是保证法律实施的唯一力量,法律意识、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纪律观念等在保证法律实施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2)法律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法律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于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基础之上。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