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全国自考(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真题试卷自考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0.希望选择一种理想的职业,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希望自己在工作和职业活动中达到理想的境界,取得理想的成绩。这是

A.生活领域中的理想信念B.职业领域中的理想信念C.道德领域中的理想信念D.社会领域中的理想信念

1.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成为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这从总体上指明了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规定了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

A.爱国主义的未来目标B.爱国主义的永恒要求C.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D.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2.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爱国主义B.集体主义C.社会主义D.人道主义

3.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三元里人民抗英,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浴血八年的全民族抗日战争等,这些爱国壮举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

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精神B.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精神C.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精神D.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的精神

4.“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说明

A.自然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B.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C.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是人的本质属性D.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不是人的本质属性

5.人生观的作用主要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人生价值判断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这三个方面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A.人生目的B.人生态度C.人生价值D.人生价值观

6.在人生旅途中,既可能遇到顺境,也可能遇到逆境。对待顺境的正确态度是

A.麻痹大意,得意忘形B.居安思危,自制自励C.怨天尤人,自暴自弃D.玩世不恭,虚度光阴

7.“个人的抱负不可能孤立地实现,只有把它同时代和人民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为祖国、为人民服务,才能使自身价值得到充分实现。如果脱离时代、脱离人民,必将一事无成。”这段话的意思是

8.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是,社会主义道德

A.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B.对社会行为的调节是非强制性的C.起源于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D.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重大影响

9.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集体主义原则有着多层次的要求,包括最高层次的要求、较高层次的要求、最基本的要求。其中,对我国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B.先公后私、先人后己C.无私奉献、一心为公D.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10.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该以

A.个人主义为原则B.集体主义为原则C.实用主义为原则D.享乐主义为原则

11.公民在社会交往和社会公共生活巾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是

A.社会公德B.职业道德C.家庭美德D.个人品德

12.下列选项中,属于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的是

A.保护环境B.爱岗敬业C.尊老爱幼D.勤俭持家

13.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为着品德而去眷恋一个情人,总是一件很美的事。”他的意思是,在爱情中起主导作用的应该是

A.人的姿色和容貌B.人的精神世界和道德风貌C.人的自然属性和生理需求D.人的金钱、权势和社会地位

14.个人的言行合乎社会的要求和礼节的规定,尊老爱幼,孝亲敬长,说话和气,以礼待人,服饰朴素大方,举止端庄文雅。这是良好个人品德中

A.敬业好学的表现B.正直无私的表现C.文明礼貌的表现D.勇于进取的表现

15.个体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活动,称为

A.道德发展B.道德认知C.道德规范D.道德修养

16.“四有”是社会主义公民应具有的基本素质。下列关于“四有”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有理想、有智慧、有文化、有纪律B.有理想、有道德、有意志、有文化C.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D.有道德、有文化、有才能、有纪律

17.根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是

A.依法治国B.执法为民C.公平正义D.服务大局

A.法律程序B.法律适用C.法律执行D.法律运行

19.在下列各种规范中,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规范是

A.法律规范B.政策规范C.道德规范D.宗教规范

20.法是一种带有价值判断的行为规范,是评判、衡量他人行为合法性的标准。这体现了法的

A.评价作用B.预测作用C.教育作用D.制裁作用

21.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的一国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称为

A.法律体系B.法律渊源C.法律部门D.法律规范体系

22.下列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属于程序法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23.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各级人民法院属于

A.立法机关B.执法机关C.司法机关D.法律监督机关

24.因产品质量不合格导致人身伤害的案件,当事人承担法律责任的原则是

A.过错责任原则B.过错推定原则C.公平责任原则D.无过错责任原则

25.政体是指政权的组织形式。我国的政体是

A.多党合作制B.社会主义公有制C.人民民主专政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6.行政机关依法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行为属于

A.非行政行为B.具体行政行为C.抽象行政行为D.行政执法行为

27.民法根据权利主体是否为物的所有人,将物权划分为完全物权和不完全物权。下列民事权利中,属于完全物权的是

A.质权B.抵押权C.所有权D.留置权

28.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的主体是

A.当事人B.人民检察院C.上级人民法院D.最高人民法院

2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民事诉讼当事人的是

A.原告B.被告C.第三人D.诉讼代理人

二、2.多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

A.社会主义荣辱观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下列选项中,属于心理健康表现的有

A.自我评价客观B.善于与别人相处C.经常处于焦虑状态不能自拔D.具有自我调节以适应自身及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

3.把诚实守信作为当前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

A.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成事之基B.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C.诚实守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D.诚实守信是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最高层次要求

4.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有

A.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从业者素质的重要途径B.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C.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D.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的重要条件

5.现代社会进行道德修养、锤炼个人品德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

A.认真学习,提高道德认识B.严格要求,完善道德品质C.勤于实践,加强道德行为训练D.坚持“慎独”,不与他人发生交往

6.传统的国家安全观将国家安全理解为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除此之外,全新的国家安全观还应当包括

A.人身安全B.经济安全C.科技安全D.文化安全

7.下列选项中,属于法的规范作用的有

A.指引作用B.制裁作用C.维护阶级统治的作用D.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

8.法律公布以后,还涉及法律完善的问题。法律完善的形式包括

A.法律解释B.法律制定C.法律汇编D.法律编纂

9.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宪法基本原则的有

A.人民主权原则B.民主集中制原则C.社会主义法治原则D.坚持党的领导原则

三、3.简答题

简答题每小题6分。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0.简述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1.为什么说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科学、高尚的人生目的

2.简述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3.简述依法治国的内涵与基本要求。

4.简述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

四、4.论述题

论述题每小题10分。

0.论述当代大学生如何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1.联系实际论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如何努力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THE END
1.在证据法的价值体系中最基本的价值包括A自由B法治C秩序D公正E效率在证据法的价值体系中,最基本的价值包括 A.自由 B.法治 C.秩序 D.公正 E.效率 正确答案 点击免费查看答案 试题上传试题纠错 猜您对下面的试题感兴趣:点击查看更多与本题相关的试题 简述证据法对效率价值追求的主要表现。 免费查看参考答案及解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https://m.12tiku.com/newtiku/919805/24767701.html
2.经济法法治理论的构建,需要关注法治理论的一般问题,包括法治理念经济法法治理论的构建,需要关注法治理论的一般问题,包括法治理念、法治价值、法治目标、法治手段、法治运行、法治实效等,并应当探讨法的稳定性与变易性、确定性与模糊性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应结合经济法的特殊性和经济法治的特殊问题,深化经济法的立法理论特别是法律优化理论的研究,以促进经济法从“法”到“良法”的https://www.xiaomaigongkao.com/Article/article_details/id/1000037807.html
3.包括法治理念法治价值法治目标法治手段法治运行法治实效等,并经济法法治理论的构建,需要关注法治理论的一般问题,包括法治理念、法治价值、法治目标、法治手段、法治运行、法治实效等,并应当探讨法的稳定性与变易性、确定性与模糊性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应结合经济法的特殊性和经济法治的特殊问题,深化经济法的立法理论特别是法律优化理论的研究,以促进经济法从“法”到“良法”的https://www.gwyzk.com/shiti/34910.html
4.法学途径的公共行政强调法治,它的核心的价值包括()。根据戴维.H.罗森布鲁姆的观点,法学途径的公共行政强调法治,它的核心的价值包括()。正确答案:程序性的正当法律程序,个人应该享有的实质权利和法律的平等保护,公平的价值取向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你可能喜欢可分解产生尿酸的物质是( )。 A、鸟嘌呤 B、β-丙氨酸 C、乳清酸 D、阿糖胞苷 E、胞嘧啶 点击https://m.ppkao.com/wangke/daan/fe14909a8817495f9ab8e072d6ca0402
5.陈金钊:对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诠释社会主义所追求的法治应该包括法治价值,即法治的范围虽然包含了民主、自由、公平、秩序法律价值[2],但法治比法治价值含义更宽泛一些,除法治价值外,还包括法律制度、法律方法、法治实施的各环节。总之,在法治中国建设的总目标之下,法治能否在整体上导入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理想的核心价值,对能否推进法治建设意义重大。https://www.legal-theory.org/?mod=info&act=view&id=21492
6.法律价值(精选8篇)现代民主社会的法律之所以能在社会生活中起作用不仅仅是对强力的屈服,也不仅仅是因为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更为重要的是因为法律体现了整个社会基本价值评判标准,是因为在法治中法律具有其权威性、普遍性、统一性和完备性。法律因此而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地运行,并扮演着秩序的维护者和正义的守护着的角色。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rsza4t3c.html
7.考研政治思修超详细知识点总结,快收藏!复习经验(3)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两者紧密联系、互为依存、相辅相成。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https://www.kaoyan.com/zhengzhi/jingyan/5f3f4932e0bce.html
8.思修复习内容正确的人生观知识点二是在方式上,法治思维以一般性、普遍性的平等对待方式调节社会关系,解决矛盾纠纷,坚持法侓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具有稳定性和一贯性;而人治思维漠视规则的普遍适用性,按照个人意志和感情进行治理,治人者以言代法、言出法随、朝令夕改,具有极大的任意性和非理性;三是在价值上,法治思维强调集中社会大众的意志来进行决策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29507374
9.李恒邓峰彬:国家安全视阈下反恐情报信息应用价值与法治实践摘要: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首要前提, 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是国家安全的基本制度保障。我国已将打击恐怖主义纳入国家安全战略, 反恐情报信息贯穿于反恐怖主义各项工作的始终, 要将恐怖主义消灭在萌芽状态、打击在预谋之中, 就必须认识情报信息在反恐实践中的应用价值。通过创新反恐情报信息工作机制, 坚持运用法治化侦查https://www.meipian.cn/25ultn5a
10.杨宗科:新时代新发展阶段的立法需求与立法供给第二届法学大家《规划》的制定把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奋力建设良法善治的法治中国作为根本任务。强调新时代新阶段的立法工作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要把https://www.ilawpress.com/material/detail?id=618087944703443968
11.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法律不但由国家制定和认可,而且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国家强制力并不是保证法律实施的唯一力量,法律意识、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纪律观念等在保证法律实施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2)法律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法律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于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基础之上。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