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树牢法治意识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七五”普法以来,在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普法办的有力指导下,西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西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确定目标任务,加强领导,强化措施,联系实际,突出重点,不断提高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科学规划引领加强普法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保障。西藏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高度重视普法工作,严格贯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成立由厅党组书记和厅长任双组长的普法领导小组,印发《西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成立“七五”普法领导小组的通知》《关于调整充实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法治政府建设和“七五”普法领导小组的通知》,根据人员岗位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完善了“七五”普法领导小组。健全工作机构,配备普法工作人员,落实普法经费,把普法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实行目标管理,落实责任。

科学制定规划并强化责任落实。西藏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认真研究行业普法,制定印发《西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西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法治政府建设(2016~2020)实施方案》和《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2018年普法工作方案》《2019年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方案》《西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0年普法工作要点》等年度普法工作要点,明确了工作目标、主要任务、责任分工和工作要求等,有效指导了“七五”普法工作的扎实开展。

开展学习调研宣传重点内容

认真学习宣传宪法。西藏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始终把广泛持续深入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摆在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突出位置,作为全区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七五”普法重要内容,先后制定印发《关于在全区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深入开展“学习宪法、尊崇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系统宪法学习宣传实施专项方案》,加强学习和宣传。同时邀请区党校教授举办学习宪法专题辅导活动,要求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学习宪法,结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法律法规的学习交流心得体会,积极组织厅系统干部20多人次参加自治区党委、区党校、区直工委组织的宪法学习宣贯会议和辅导报告会、专题讲座等,进一步增强全体干部职工的宪法至上观念。

改良宣传方式加大普法力度

深化依法治理坚持依法行政

加强行业立法。经区党委批准,《西藏自治区建筑市场管理条例》修订工作列入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和2020年立法计划。《西藏自治区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修订并公布施行。

推进城市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提请自治区党委、政府于2018年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试行)》,为全区整合推进城市综合执法“多帽合一”提供了政策依据。在此基础上,各地(市)、县(区)结合当地实际,大力推进城管执法体制改革。在机构设置上,省级层面已经设立了城市监督管理机构,7个地市除阿里地区外都设立了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作为市政府组成部门;阿里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承担全地区城管执法监管工作。全区55个县单独设置了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作为加强城管和综合执法的专门机构。

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全面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资格考试制度。邀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专家授课,组织举办了全区首次城管执法干部培训班,全面提高城管干部行政执法素质能力。制定印发《西藏自治区城市管理执法队伍开展“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在全区城管执法中,积极推行“721”工作法,切实保障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七五”普法期间西藏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仅受理了一起行政复议案件,未发生行政应诉案件。

通过不断努力,西藏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七五”普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厅系统干部队伍法治意识进一步树牢,法律素质明显增强,行业依法治理手段更加科学、丰富,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

THE END
1.法治文化宣传内容(精选8篇)27.德治法治九州大治,党心民心四海一心 四、和谐与法治类(12条) 28.法治湖北大家共创,和谐社会人人共享 29.种法治树,开和谐花,结幸福果 30.法治意识心中守,和谐生活更长久 31.和谐与文明同在,法治与发展共存 32.播下法治种子,收获和谐果实 33.法治是稳定的基石,和谐是发展的保障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hl9ujq5.html
2.法治思维的五大基本内容.docx法治思维的五大基本内容 1、法律意识:法律意识是指对法律、违法和区分合法性的正确认识,具有法律关系的有效行为必须得到法律的认可,违反法律即违反社会秩序,只有认识到“礼仪之邦以忠信维其两”的原则,才能完整地保护自身的合法权利和民主自由。 2、道德意识:道德意识是指遵从公德、道德原则,尊重他人权利,具有正确的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306/6024131124005055.shtm
3.三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总结(精选20篇)本学期,我围绕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的目标,精心设计了每一堂课。通过生动的案例、丰富的活动和贴近生活的情境模拟,学生不仅掌握了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还学会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1. 情境教学法: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了多个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情https://mip.ruiwen.com/zongjie/4934782.html
4.法治意识和法制意识有区别吗法治意识和法制意识有什么区别1、有区别。2、意义不同:“法治意识”指的是人权平等、生活民主、遵守法律的意识,它要求人人平等,是一种动态手段,内容面比较宽泛。“法制意识”指的是法律制度,其核心思想就是依法办事,是一种静态手段,内容https://m.edu.iask.sina.com.cn/jy/gzxLImPgAz.html
5.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知应会知识14.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实现“一个目标”,即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达到“两个共同”,即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增强“三个意识”,即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 增进“五个认同”,即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https://www.meipian.cn/42bf2y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