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大学生系列专题网络课程选学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等系列文件精神,助力高校持续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依托“大学生网络党校”学习平台,面向高校在校学生开展系列专题网络课程选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把青年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按照以德树人、以智启人、以体育人、以美化人、以劳塑人等维度提供系列专题课程内容,不断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和综合素质,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助力。

二、培训对象

各高校(含高职高专院校)的在校学生。鼓励高校结合学生培养实际将网络课程作为通识必修或选修课,学习成绩纳入学生学时学分。

三、培训内容体系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

贯彻落实《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重点围绕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等设定课程模块,助力高校建构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和教育教学的自主知识体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2.2022年大学新生入学教育

课程包含校史校情篇、大学认识篇、生活交往篇、军事理论篇、学习考试篇、安全教育篇、自我管理篇、心理健康篇、职业规划篇九大篇章,同时设置开学第一课、辅导员有话说、学长学姐有话说等直播课程,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新环境、新节奏、新生活,尽快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迎接崭新的大学生活。

3.大学生国防教育专题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课程包含《军事理论》(理论教学部分)、《军事技能》(实践教学部分)等,提高青少年国防素养、国家意识、忧患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助力高校国防教育工作创新发展。

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

5.大学生生命教育专题

6.大学生法治意识与法治精神培育专题

7.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

根据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要求,课程主要包括民族政策教育、民族知识学习、民族宗教、国情教育、党史国史学习、民族团结教育和中华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等内容。教育引导大学生践行爱国主义,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培育家国情怀,旗帜鲜明反对分裂国家图谋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自觉投身于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伟大实践。

8.大学生礼仪教育专题

为贯彻落实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要求,设置中华传统礼仪文化、做立志修身的“新青年”、校园交往礼仪、校园文明礼仪、尊师重教文明礼仪等内容,帮助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赢得信任与尊重,培养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

9.大学生劳动教育专题

四、专题选学方式

学习公社APP

2.学习方式与考核:网络选学可以设置必修与选修课程学习、直播课程学习、班级主题研讨、学习心得撰写、在线知识自测等环节,具体学习方式与环节可结合合作单位需要设计。学生完成相应环节考核要求,可以在线打印学时证明。

五、收费标准

培训费用50元/人/学年,具体结合所选专题(课程)与培训人员规模协商确定。费用由合作单位统一支付,不向个人收取费用。费用主要包含师资、课程使用、带宽流量、技术平台使用及维护、教学服务与管理等费用。由合作单位按下列账号统一支付:

THE END
1.法治文化宣传内容(精选8篇)27.德治法治九州大治,党心民心四海一心 四、和谐与法治类(12条) 28.法治湖北大家共创,和谐社会人人共享 29.种法治树,开和谐花,结幸福果 30.法治意识心中守,和谐生活更长久 31.和谐与文明同在,法治与发展共存 32.播下法治种子,收获和谐果实 33.法治是稳定的基石,和谐是发展的保障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hl9ujq5.html
2.法治思维的五大基本内容.docx法治思维的五大基本内容 1、法律意识:法律意识是指对法律、违法和区分合法性的正确认识,具有法律关系的有效行为必须得到法律的认可,违反法律即违反社会秩序,只有认识到“礼仪之邦以忠信维其两”的原则,才能完整地保护自身的合法权利和民主自由。 2、道德意识:道德意识是指遵从公德、道德原则,尊重他人权利,具有正确的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306/6024131124005055.shtm
3.三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总结(精选20篇)本学期,我围绕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的目标,精心设计了每一堂课。通过生动的案例、丰富的活动和贴近生活的情境模拟,学生不仅掌握了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还学会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1. 情境教学法: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了多个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情https://mip.ruiwen.com/zongjie/4934782.html
4.法治意识和法制意识有区别吗法治意识和法制意识有什么区别1、有区别。2、意义不同:“法治意识”指的是人权平等、生活民主、遵守法律的意识,它要求人人平等,是一种动态手段,内容面比较宽泛。“法制意识”指的是法律制度,其核心思想就是依法办事,是一种静态手段,内容https://m.edu.iask.sina.com.cn/jy/gzxLImPgAz.html
5.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知应会知识14.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实现“一个目标”,即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达到“两个共同”,即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增强“三个意识”,即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 增进“五个认同”,即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https://www.meipian.cn/42bf2y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