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让法治教育接上“童气”,深入“童心”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9.26陕西

让法治教育接上“童气”,深入“童心”

——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根据和儿童生活联系的紧密程度,安排了六大生活领域: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家乡)与公共生活、我们的国家生活、我们共同的世界。六大生活领域包含了七大主题教育: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文明素养教育;规则意识和民主法治教育;爱国爱党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爱自然教育;国家领土、主权教育;开放的国际视野教育。六年级上册属于“我们的国家生活”这一生活领域,是法治教育专册。法治教育是公民素养教育,它旨在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法律素养、法律观念和法律态度,帮助学生了解和遵守法律,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的重要教材之一。

一、教材内容

本册教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宪法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为本位。共设计四个单元9个话题,分别从“公民与法”“国家与法”“社会与法”三个维度设计,让学生感受法律、认知规范、了解作用。内容主要涵盖了法律知识、法治理念、规则意识、道德观念等方面,同时结合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成长需求,系统地安排了公民基本权利义务、家庭关系、社会活动、公共生活、行政管理、司法制度、国家机构等领域的主要法律法规以及我国签署加入的重要国际公约的核心内容。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故事,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中的规则和法律,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

二、教材特点

1.贴近实际。教材内容贴近青少年的实际生活,注重从实际生活中提取案例和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2.系统完整。教材按照不同的层次和深度,将法律常识、法治理念、法治原则等核心内容进行系统安排,形成完整的法治教育体系。

4.注重实践。教材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组织模拟法庭、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5.图文并茂。教材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将复杂的法律知识和案例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三、教学策略

法治专册的教学对广大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它并非简单的法律知识的传授,而是基于学生的思维领悟能力和价值判断水平,以宪法精神为主线,突出国家意志和公民意识的教育。

法治专册的教学需要遵循《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要求,注重实践式、体验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与法治事件、现实案例、常见法律问题紧密结合,注重内容的鲜活,注重学生的参与、互动、思辨,创新形式,切实提高法治教育的质量和实效。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受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加强法律教育需要尊重法律,体现法律精神。除此之外,还要尊重教育规律。因此,在教学中,可以使用如下策略。

1.研读教材内容。教师应认真研究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和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2.创设丰富情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法律的存在和作用,从而增强对法律的认识和重视。引导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向小学生传递法治理念,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3.小组合作探究。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模拟法庭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互动,交流彼此的看法和体验,加深对法律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结合实际案例。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了解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了解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提高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5.注重情感教育。在法治教育中融入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感受法律的公正、公平和正义,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法律信仰和守法意识。

6.创新教学方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视频教学、在线互动、模拟法庭、游戏化教学、角色扮演、辩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8.引导学生实践:组织一些实践活动,如参观法院、模拟选举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法律知识,培养其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9.多元评价方式。法治专册的教学评价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表现和实践能力,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观察、口头表达、作品评价等。同时,应该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反思和提升自己的法治素养。

在法治专册的教学中,需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进行积极探索,充分利用法治事件、现实案例、常见法律问题等,让法治教育接上“童气”,深入“童心”。同时,需要不断探索创新,让法治教育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知识,培养法治观念,提高法律素养。

THE END
1.法治文化宣传内容(精选8篇)27.德治法治九州大治,党心民心四海一心 四、和谐与法治类(12条) 28.法治湖北大家共创,和谐社会人人共享 29.种法治树,开和谐花,结幸福果 30.法治意识心中守,和谐生活更长久 31.和谐与文明同在,法治与发展共存 32.播下法治种子,收获和谐果实 33.法治是稳定的基石,和谐是发展的保障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hl9ujq5.html
2.法治思维的五大基本内容.docx法治思维的五大基本内容 1、法律意识:法律意识是指对法律、违法和区分合法性的正确认识,具有法律关系的有效行为必须得到法律的认可,违反法律即违反社会秩序,只有认识到“礼仪之邦以忠信维其两”的原则,才能完整地保护自身的合法权利和民主自由。 2、道德意识:道德意识是指遵从公德、道德原则,尊重他人权利,具有正确的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306/6024131124005055.shtm
3.三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总结(精选20篇)本学期,我围绕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的目标,精心设计了每一堂课。通过生动的案例、丰富的活动和贴近生活的情境模拟,学生不仅掌握了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还学会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1. 情境教学法: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了多个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情https://mip.ruiwen.com/zongjie/4934782.html
4.法治意识和法制意识有区别吗法治意识和法制意识有什么区别1、有区别。2、意义不同:“法治意识”指的是人权平等、生活民主、遵守法律的意识,它要求人人平等,是一种动态手段,内容面比较宽泛。“法制意识”指的是法律制度,其核心思想就是依法办事,是一种静态手段,内容https://m.edu.iask.sina.com.cn/jy/gzxLImPgAz.html
5.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知应会知识14.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实现“一个目标”,即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达到“两个共同”,即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增强“三个意识”,即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 增进“五个认同”,即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https://www.meipian.cn/42bf2y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