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充分肯定市律协规范性文件修订工作

一、工作动态

1、市律协积极参与构建工作

A公共委引入积分制考核

近日,市律协公共委制定了公共委的工作细则、会议制度、考核制度,向全体委员进行了公示征求意见。在综合了各方意见,并经市律协秘书处修正及会长办公会议通过,于9月初实施。这些规定当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积分制考核。该制度打破过去凭主观印象考评委员的习惯模式,将委员管理考核量化并公开,使委员的履职评价有硬梆梆的依据,从而激发委员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积分制考核”是今年公共委管理工作的一项创新,旨在通过直观的可量化考核与导向机制,加强委员会内部建设,规范委员们的组织生活,提高委员队伍素质,引导委员积极履行义务,充分发挥委员会的实质作用。

B市司法局、市律协与市看守所商讨落实律师执业权益保障

9月20日下午,市律协会长廖祥平、程禹斌、卢大文,秘书长周琬珉以及市法援处主任陈辉殷、市司法局公律司鉴科副主任科员邓敬文等,来到市看守所,与该所所长彭熙海、副所长李英燕召开落实律师执业权益保障座谈会。

随后,与会人员来到市看守所临街的一处办公室进行了实地走访,了解开设法援工作站的可行性。按照设想,工作站设立后,将成为我市律师接待犯罪嫌疑人家属的免费咨询服务点和到看守所办案的休息室。市律协将安排律师自愿值班免费解答群众的法律问题。

C市律协召开组团式法律服务指引编制第三次工作会议

9月21日下午,市律协召开《律师组团式服务重大项目指引》编制第三次工作会议,市律协会长程禹斌、秘书长周琬珉,项目负责人王金府,服务团队成员殷坤仪、熊小薇、刘天玲、苏锦辉等参加了会议。与会人员就收集到的具体项目方案、服务方案编制的模板进行充分的讨论,对存在的不足及实际问题进行修改完善,并形成了模板及示范性方案文本。

《律师组团式服务重大项目指引》是省律协委托市律协、市律正法律研究院的一项重要工作,不但对中山律师“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提高我省律师组团参与重大项目法律服务能力也有着积极的作用。由于没有先例可循,市律协为此组织我市7家律所的15名律师成立项目组攻坚克难,并面向全市的律所和律师征集具体项目方案。

D市律协理事会外出学习公共法律服务构建经验

9月6日至7日,市律协理事会赴黑龙江哈尔滨市律协及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律协,就协会职能及理事会作用发挥、律师执业权利工作保障、律所及律师诚信档案建设、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工作开展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及探讨,并向两地律协赠送孙中山纪念邮票、中山市律协纪念圆牌及中山市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工作系列成果作交流及纪念。

6日上午,市律协会长廖祥平、程禹斌,理事封谟喜、黄烈、吴让炜一行5人到哈尔滨市律协进行交流座谈。哈尔滨律协副会长孙炜、李万春热情接待,并就哈尔滨市律协架构、律师行业基本情况及近年来市律协开展的工作亮点进行了细致的介绍,其中双方就保障律师执业权利工作的措施、律所及律师诚信档案建设、律师培训开展及如何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团职能作用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廖祥平、程禹斌两位会长均表示,哈尔滨市律协作为省会市律协,在服务律师等工作中具有启发意义及参考价值,希望日后两地律协不断加强工作交流,共同为促进两地律师业发展携手助力共同进步。

7日上午,市律协会长廖祥平,理事封谟喜、黄烈、吴让炜一行4人到呼伦贝尔市律协进行交流座谈。呼伦贝尔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闫俊杰,律协会长马宝山,副会长白永都希,常务理事王忠武、李占满,律师公证科科长兼律协秘书长赵瑞生等参加了座谈。交流中,双方着重就律师参与政府法律服务、青年律师培养、律师执业权利保障情况等交换意见。闫俊杰副局长表示,感谢中山市律协一行到呼伦贝尔律协传经送宝,并通过此次交流,为今后两地律协加强交流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廖祥平会长表示,感谢呼伦贝尔市司法局及律协的热情接待,日后两地律协将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相互取长补短,共同促进两地律师行业的更好更快发展。

参与学习的理事认为,哈尔滨市律协及呼伦贝尔市律协在发挥协会及理事会职能、创新律师培训机制、保障律师执业权利、建设律所及律师诚信档案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具有启发借鉴意义,为中山律师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有助于推动我市律师参与构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座谈会上,市律协会长廖祥平汇报了我市律师行业的基本情况、市律协组织架构、职能以及工作成效等基本情况。程禹斌会长及卢大文会长分别就分管工作做工作汇报,各理事、委员会主任分别介绍了其分管的专门、专业委员会负责的主要工作,并对行业发展提出了意见建议。

听取工作汇报后,赵小冰局长对市律协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就市律协的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充分发挥律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作用;二是服务我市基层社会治理,助推法治中山建设;三是发挥律师优势,助推法治政府建设;四是优化律师执业环境,保障律师执业权利;五是全面加强律师队伍建设;六是做好律协换届的准备工作。

2、我市律师积极参与构建工作

A我市律师与中山市湖北商会共建“法律服务中心”

9月6日,中山市湖北商会举行“法律服务中心”揭牌仪式。作为我市首个合作共建的异地商会“法律服务中心”,湖北省仙桃籍的邱爱山律师将常驻商会,为该商会会员企业和老乡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和援助服务,标志着我市公共法律服务迈上了新的层次。

B我市律师建言推进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标准化

今年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期间,市政协常委、香山所律师陈冠荣联合民革中山市委会、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等提出《完善我市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提案》,建议推进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标准化建设、完善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采购机制、加强政府购买社会服务评估监督等。日前,提案的主办单位市民政局正式答复了陈冠荣律师等提案人。

C我市律师为西苑社区“志愿管家”讲授《人民调解法》

9月1日上午,泓业正杰所律师黄杰仁受西区西苑社区邀请,为该社区“志愿管家”和社区工作人员讲授《人民调解法》。西苑社区志愿团队成立于2016年4月,现有“志愿管家”26名,主要负责化解轻微的邻里矛盾和纠纷,为社区工作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基于“志愿管家”的年龄段介乎40至60周岁,法律意识较为淡薄,为提高“志愿管家”的法律意识,黄杰仁律师从最基本的婚姻家庭纠纷、人身损害纠纷、消费者权益纠纷、经济纠纷、土地纠纷、相邻关系纠纷等着手,向“志愿管家”讲解调解技巧和调解的法律效力,让“志愿管家”更高效率地为社区工作提供优质服务。

3、我市律师构建工作成果显著

A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充分肯定我会的规范性文件修订工作

9月2日,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召开规范性文件修订工作座谈会,市委党校、市地方立法研究院、市律协三家委托合作单位的代表应邀参加。

9月27日上午,由市金融局主办,市司法局、市律协等单位协办的中山市企业上市业务培训班在市委党校举办。市律协组织我市律师、实习律师及金融法律专家库成员共42人参加了培训班。

二、媒体报道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将面对更加复杂、庞大的法律问题,而专业法律服务机构可以有效地弥补政府行政工作中对于此类问题的解决瓶颈,塑造法治政府的形象。活动现场,不少律师认为,政府法律服务是律师法律服务的重要内容,有利于“阳光政府”的打造,也是律师行业应该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

据了解,我市政府法律顾问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2014年开始,我市力推政府采购公共法律服务,将专业法律服务介入社会治理,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市部分律师事务所积极探索政府法律顾问的服务理念、服务模式、服务内容等,为中山市政府及各部门、镇区政府等提供全面、优质的法律服务。

三、经验介绍

浅议律师参与接访工作的心得

广东卓而立律师事务所李凯

随着我国公民法制意识的提高和法治制度的健全,“依法治访”成为了信访工作的基本方法论。笔者以律师身份直接参与接访工作也有数个年头,也接触过形形色色的信访人,总结多年的接访经历,笔者认为,要妥善解决信访人的问题,必须做到“三心两意”,即:公心、诚心、耐心及民意、法意。

所谓“公心”,就是要实事求是,依法、依规、依政策处理信访问题。对群众反映的应该解决的问题,要根据事实和法律给群众及信访部门提供准确的法律意见和建议,促使信访部门依法为群众提出的信访问题切实加以解决;对坚持过高和无理要求的,要做好耐心细致的普法及解释工作,劝其息诉罢访;对无理取闹、寻衅滋事的,应当建议有关部门依法处理,要做到不开口子,不怕“上访”,要让上访人清楚其无理上访,到哪儿也没用;对依法应当通过诉讼、行政复议、行政处理、仲裁解决的信访事项,应当告知信访人向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仲裁机构提出,并向信访人提供相应的法律建议,使信访人通过正确的法律途径解决其信访问题;对已进入诉讼、行政复议、行政处理、仲裁程序的信访事项,应当告知信访人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或者途径提出。

所谓“诚心”,就是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信访群众的角度看问题,切实把握住信访群众信访的原因,为信访人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因难提供法律咨询,做好化解和稳定工作。对于能依法信访的群众,要给予诚心的法律帮助,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法律建议。对于没有实际问题可解决,但仍坚持上访的,要找出其上访的根本原因,从其思想意识和心理方面做工作,化解信访人心中的疙瘩,从而实现息信止访。

所谓“耐心”,就是要在接访工作中,耐心解释法律、法规,宣传政策,讲清道理,认真解释疏导,做到“不拍脑袋、不拍胸脯、不拍桌子”。

所谓“民意”,是指人民群众共同的、普遍的思想或意愿。在接访时,我们除了需要了解清楚信访人的诉求和意图外,还要详细了解信访人所在集体及其周边群众对信访人所涉事件的看法,全面了解民情民意,才能清楚知道信访人的诉求和意图是否合理。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律师作为第三方介入接访工作,必须做到“三心两意”。以“公心”处理问题,以“诚心”打动信访人,以“耐心”帮助或说服信访人;了解“民意”,保证处理结果合理,理解“法意”,保证处理结果合法。只要做到“三心两意”,势必能实现“依法治访”,杜绝“信访不信法”、“访大于法”的行为出现。

THE END
1.湖北纵深推进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这是《湖北省公共法律服务条例》实施3年多来,湖北司法行政系统交出的一份亮眼成绩单。 公共法律服务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进一步强调“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https://www.moj.gov.cn/pub/sfbgwapp/fzgzapp/ggfzfwapp/ggfzfwapp2/202408/t20240815_504282.html
2.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包括哪些内容律师普法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具体包括:1.法律咨询服务法律咨询是指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帮助他们了解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一种服务。法律咨询服务可以通过电话、网络、咨询热线、咨询窗口等多种方式https://www.110ask.com/tuwen/12930430539580848018.html
3.公共法律服务体系6篇(全文)《决议》提出,要“推进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民生领域法律服务”,这是司法行政机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是实现社会治理法治化、现代化和科学化的有效手段,也是践行群众路线建设服务型司法行政机关的根本要求。近年来,陇川县司法局适应形势要求和群众期待,坚持以群众https://www.99xueshu.com/w/file54fi9yii.html
4.统筹“321”基层治理模式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提质增效以建设“法治汉阴”为统揽,统筹发挥“321”基层治理模式的作用即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以“党员联系群众、人大代表联系选民、中心户长联系居民”为纽带,以管理网格化、服务精细化为路径,以建立一个高效的村级自治平台为保障,将有限的法律人才资源和法律服务资源镶嵌到每个点位,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https://www.chinafabu.com/html/fabuting/xian/xa_xianquliangdian/2022/1108/21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