谬误入罪思维及无罪辩护底层逻辑及辩护实战:喊冤何以无比艰难!李四犯罪认罪辩护律师

广强律所主任黄坚明律师:四个谬误入罪逻辑及无罪辩护对策及实战

作者:广强律师事务所主任、高级合伙人暨毒品犯罪辩护与研究中心主任、毒辩律师黄坚明

入罪底层逻辑之一:命案必破、老案必破思维谬误。命案必破思维曾盛行一时,现在已销声匿迹了。命案必破是政治口号,聂树斌案、呼格勒图案都是这种极左思维的产物。我们遇到的新问题是老案必破,最终被追诉人就成为这种极左思维的产物,进而导致冤假错案的发生,起码我们坚持张三被判故意伤害罪一案就是冤假错案。张三被错判犯故意伤害罪一案的基本事实是某年10月5日晚上10时许,本案被害人李四(系申诉人的前女友)在某市某镇某银行门口被人泼洒化学液体,致其头面颈等部位严重烧伤,伤至重伤二级及八至十级伤残程度。

无罪辩护的底层逻辑之一,此案有四个无罪理由:其一,被追诉人主体不适格;其二,被追诉人不具备作案的时空条件;其三,被追诉人涉案行为不具备故意伤害罪的基本构成要件;其四,现有证据无法证实涉案故意伤害被害人的行为是张三所为。当然,此案有可证实张三涉嫌犯罪的证据材料或线索,此案也有诸多可证明其系无辜者、案外人的无罪证据及线索。这就是此案存在诸多争议的原因所在。

入罪底层逻辑之二:被害人遭受重伤害的是客观事实,被害人李四与张三案发前存在民事纠纷、感情纠纷是客观事实,本案也确实存在被害人曾指证张三是此案行凶者的被害人陈述,据此认定张三涉案行为构成故意伤害,据此对张三进行刑拘、批准逮捕、提起公诉、判处刑罚的做法是理所当然的。可以明确的是,张三被判刑入狱是客观事实,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服刑过程中及服刑完毕之后,张三不仅不认罪,还一直在申诉当中。

其三,李四是在张三到案前就主动指证张三是凶手,还是张三到案之后再指证张三是此案凶手,且张三到案之后此案是有客观性证据证实张三涉案,还是凭空推定张三是此案的凶手,这个问题很关键。但遗憾的是,张三到案之前,张三到案之后,办案人员均无法提供客观性证据证实张三就是故意伤害李四的凶手,这也是张三一直在申诉当中的原因所在;其四,至于办案人员认定的张三、李四两人在案发前存在感情纠纷、民事纠纷的问题,这是属实的,但据此推定张三是此案是真凶的入罪逻辑明显是荒谬的。

核心理由是案发前其两人早已分手,涉案民事纠纷、金钱纠纷金额低,且经法院调解早已处理。硬伤他们之前存在感情纠纷、民事纠纷或经济纠纷,则此案很容易就侦破了,何必久久无法破案,何必等到十四年后再抓捕张三呢?当然,此案疑点重重,这也是我们一直坚持张三被判刑一案就是彻彻底底的冤假错案。

无罪辩护的底层逻辑:反对客观归罪,反对推定入罪,反对将案件无关的事实作为入罪的前提条件。所谓的感情纠纷说,所谓的民事纠纷说,都无法证实被追诉人与被害人遭受重伤害结果之间具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入罪底层逻辑之三:先抓人后罗织罪证的做法荒谬,先刑拘后量身定做被追诉人有罪证据的做法荒谬。张三被判故意伤害罪一案为何是冤假错案,核心理由之一就是核心在案证据均是张三被刑拘之后重新炮制的,并被是根据原始证据材料锁定张三就是此案真凶。

无罪辩护思维之三:本案没有任何客观性证据或完整证据链可锁定故意伤害被害人李四的涉案行为系张三所为,所有在案的证据均是涉案侦控审办案人员先入为主、有罪推定,在刑拘张三之后才炮制的用以证明张三就是此案的作案真凶,但在案的一系列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或物证等在案证据,恰好反证张三涉嫌故意伤害李四的犯罪事实子虚乌有,也足以证实涉案伤害被害人李四的行为根本不是张三所实施的,此案实际作案者另有其人。

无罪辩护的底层逻辑之三:陈年旧案入罪证据要求更高,而非更低;十多年破案未果的复杂疑难案件,入罪证据要求更高,而非更低。但此案就是以陈年旧案为由放弃收集客观性证据,放弃审查被追诉人始终坚持的无罪辩解,客观上也放弃对在案证据进行实质性审查。

入罪底层逻辑之四:被追诉人不认罪就是狡辩,被追诉人不认罪就是认罪态度不好,悔罪不深刻,依法应予以严惩。针对申诉人恶意申诉的情形,依法应驳回其申诉请求。

无罪辩护思维之四:其一,被追诉人张三从未认罪过,申诉从未停止过;其二,庭审中,张三因经济紧张而没有自行聘请辩护律师,而是由法律援助律师替其辩护,但其张三本人不认罪,其辩护律师也坚持其无罪;其三,在申诉阶段,张三自行申诉过年,屡次被驳回申诉,但始终坚持其无罪,且一直在申诉当中。

其四,迫于万般无奈,张三委托专业律师替其辩护,我们为此介入此案,但要求到侦查机关、检察机关或审判机关要求查阅、复制此案原始卷宗材料之时,涉案公检法机关均拒绝,我们始终面临阅卷不能的现实困境;其五,张三的现实处境很艰难,且随时有崩溃的现实风险。须知,张三归案之后从未认罪过,服刑完毕之后一直都在申诉当中,均因申诉未果而不得不持续申诉,不得不申诉至最高人民法院及最高人民法院。申诉人现状是未婚未育,更是独立一人生活十多年,为了申诉事宜不断奔波当中,只是冤情未昭雪,只是冤案未平反,不得不持续申诉当中。

无罪辩护底层逻辑之四:刑案冤假错案当中,最常见的情形有三,其一是办案人员蓄意伪造证据,其二是办案人员蓄意隐匿关键无罪证据,其三是公然侵犯辩护律师的合法辩护权。据此,我们坚持此案已脱离正常法治轨道,此案应处于法治裸奔状态,起码此案无法排除这样的合理怀疑。起码后续我们将详细论证此案谬误何在。(待续)

THE END
1.法律思维的理解和运用再如,对于前述张三案例,张三涉案行为与李四死亡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的判断,也涉及法律认识问题。条件关系说会认为,如果张三不刀砍李四,李四就不需要送医,也就不会在送医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死亡,因此认为张三的刀砍行为构成了李四死亡的条件,二者存在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而相当因果关系说则认为,按照“一般人”“行为时http://zbyyfy.sdcourt.gov.cn/dyzy/372897/372830/30218227/index.html
2.什么样的法治故事有趣又有用?《方圆》杂志是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检察日报社主办的法治新闻期刊。作为一本以法治为观察视角的新闻期刊,《方圆》一直密切关注着影响中国法治进程的重要人物、观点、事件,努力开拓新闻新视野,传播法治新文化,力图用通俗流畅的语言,讲述法治热点中的人与事,阐释法律故事背后的情与理。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594430
3.背后的法律逻辑法律逻辑经典案例背后的法律逻辑法律逻辑经典案例 在当今社会,法律无处不在,它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益,同时也制约着我们的自由,法律往往不是简单的条文和规定,其背后隐藏着深层次的法律逻辑,本文将探讨背后的法律逻辑,从法律条文到司法实践,揭示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和价值取向。http://www.skypure.com.cn/post/6739.html
4.法律思维能力(精雅篇)法律命题是对各种法律事实、法律关系及其与法律后果的严格界定和反映, 这种反映必须合法、合理。法律逻辑学通过对法律命题形式的研究来揭示法律命题的逻辑结构和彼此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通过其命题理论的学习, 就是要把其知识转化成为准确分析识别命题真与假、是否对称和一致以及建立真实、对称、没有矛盾的法律命题的能力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dmtc0t1.html
5.法律逻辑范文10篇(全文)法律逻辑范文(精选10篇) 法律逻辑 第1篇 法律与逻辑--对法律与逻辑关系的一种全面解读 本文主要对法律与逻辑关系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对逻辑学和法学之间交叉性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回顾和总结.首先,探讨了什么是“法律逻辑”,并重点介绍了我国学者较陌生的.“规范逻辑”,将两者进行了比较;其次,对法理学和逻辑学都关心https://www.99xueshu.com/w/file01ln6xs0.html
6.雷磊:什么是法律逻辑风气之先,是战后德语世界出版的第一本将现代逻辑应用于法律领域的系统著作,其在学说史上的地位堪与其师卡尔.恩吉施(Karl Engisch)于1943年出版的名著《制定法适用的逻辑研究》(1960年第2版,1963年第3版)相比肩。有论者认为,法学与逻辑学之间的关联(至少在德国)十分松散,直到恩吉施此著才为这一领域打开了新http://fzzfyjy.cupl.edu.cn/info/1038/5586.htm
7.论合同自由原则及其在我国立法上的确立但又可看到,以上结论是基于对西方社会的经济、法律的历史考察和法理学上的分析而得出的。但“由于合同制度及合同自由原则的确立与一国的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模式以及法律演进的过程等方面息息相关,所以,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或不同政治体制的国家,因对法律的地位和作用有不同的认识,故而其对待合同自由的态度也不尽https://www.lawtime.cn/info/lunwen/jjfhetong/2006102655384.html
8.最新法律逻辑学案例分析.docx法律/法规/法学 理论/案例最新法律逻辑学案例分析.docx 85页内容提供方:damoyihao 大小:10.94 MB 字数:约4.88万字 发布时间:2020-12-18发布于江西 浏览人气:192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最新https://m.book118.com/html/2020/1216/8103033121003026.shtm
9.法律逻辑学案例分析2014法律逻辑案例分析.doc法律逻辑学案例分析 2014法律逻辑案例分析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2014法律逻辑案例分析”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的支持! 第二节简单命题案例1 主谓项的周延性【案情摘要】小王在20岁的时候,经人介绍认识了20岁的小李。两人在恋爱一年后觉得情投意合于是准备结婚。两人将房子和家具都准备好了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714/00/819919_848554814.shtml
10.科目简介(1909版)本科目属于法律基础与理论范畴选修课,向学生讲授法学方法的基本原理、流派和发展史,尤其侧重讲授制定法的解释和适用方法以及案例比较方法。 23. 法律逻辑学(2学分) 本科目属于法律基础与理论范畴选修课,内容涉及命题逻辑、词项逻辑、谓词逻辑、归纳逻辑等逻辑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通过讲解侦查逻辑、法律规范逻https://www.must.edu.mo/cn/fl/programme/bachelors-degree-programme/1909-course-descri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