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行镇安新村是典型的工业园区与村民组相融合的“城乡结合部”。近年来,随着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不断推进、乡村环境不断优化、工业园区不断发展,回乡居住的村民和外来人口持续增长,治安、土地矛盾等问题接踵而至。安新村的法治带头人坚持党建引领,以“小微网格”疏通乡村治理的“神经末梢”,落实“党建引领聚民心我与群众面对面为民解忧心连心”为主题的系列举措,依托网格畅通民情民意反馈渠道,推动问题更早发现、更好解决,以实际行动当好人民群众的“服务员”,描绘出美丽乡村新图景。
Part.
01
集思广益提需求
多维联动解难题
安新村法治带头人们依托小微网格党群服务点、党群议事厅,定期召开党员群众现场座谈会,针对村民反响强烈的问题,积极倾听群众呼声,收集和梳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意见建议,靶向发力、精准施策。同时,活用线上平台,鼓励引导村民通过小微网格群提出需求建议,再由法治带头人汇集成册。截至目前,村民通过小微网格反映了多项急难愁盼问题,包括内部道路整修、外来车辆乱停放、河岸环境整治等,村里根据难易度和急迫性逐步推进治理,多项问题已得到妥善解决。
02
闲置资源用起来
法治赋能启新廊
“我们村民组中心河边有块空地,杂草丛生,还乱堆物,既不安全也难看,村里是不是想办法治理一下?”武西村民组武伯伯在不经意间提出的建议,通过安新村第一小微网格的网格长传递到村委会,法治带头人结合目前正在推进的“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工程,通过征求村民意见等方式,决定因地制宜建设村民休闲法治长廊。
这片长廊以法治宣传为主、休闲娱乐为辅,充分利用武西村民组闲置土地资源。建成之后,当村民们闲暇之余三五成行坐在长廊下时,抬头便能看到常用的法律知识;当老百姓茶余饭后漫步长廊之时,随时随地能学习到实用的法律条文,进一步厚植法治文化素养,筑牢法治文化根基,让法治文化在点滴间浸润群众生活,于细微处赋能基层治理。
03
普法宣传解疑惑
和谐环境共创建
“我们组里最近户口迁回来的村民明显变多了,产生了好多分户析产的问题,天天要找我评理,吵的我头都大了,村里能不能给他们说说清楚这事?”一位涉及到拆迁村民组的组长来到小微网格党群服务点内向法治带头人反映情况。
通过网格信息的传递,村法治带头人很快就获悉了企业及村民对普法宣传和个性化问题解答的需求。安新村还邀请了专业法律顾问走进小微网格党群服务点,为有需求的小企业业主及村民普及宪法及民法典、劳动关系等法律知识。针对村民所关心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出租转包、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热点民生问题,法治带头人积极联系讲师资源,定期组织开展法律知识宣传讲座。此外,村里还依托网格加强村企共建,依托“客堂汇”开展入户宣传,形成普法合力,进一步做好农村地区普法工作。
上海市嘉定区司法局综合编辑
“上海市嘉定区司法局”
司法时讯一手抓
原标题:《【“两人”专栏|典型案例】安新村法治带头人以网格执笔,绘就乡村“安心”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