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市农业农村局为挖掘农民身边的学法用法故事,开设了《身边的榜样:我是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专栏,引导示范户主动参与乡村治理和乡村建设,争当尊法守法领头雁、学法用法带头人、农村纠纷调解员。鄱阳县雷婉是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典型代表,她能结合实际、创新方式积极为村民宣讲法律知识、调解邻里纠纷、解决群众困难。如今在上饶,像雷婉一样有知识有热情的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越来越多,他们把守法用法的“种子”播撒在百姓们的心田,做和美乡村的法治贴心人,为畅通农村普法“最后一公里”奉献自己的青春与力量。
主要做法
活用法规,为群众排忧解难
鄱阳县谢家滩镇广畈村村民王某与徐某两家因宅基地纠纷,多年争吵不休,并有斗殴迹象,雷婉知悉此次村民纠纷后,及时介入调解,进行走访调查,对纠纷详细梳理,抓住问题关键点,针对性向涉事村民宣传和讲解《上饶市农村居民住房建设管理条例》等有关农村宅基地的条款,村民们知晓相应法律条款后,再由法入情,利用邻里乡情缓解矛盾,最终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将此次邻里矛盾纠纷解决在村内,做到了遇事不出村。
巧用法典,助群众维护权益
广畈村小学一年级的留守儿童锋锋偷拿奶奶手机玩游戏,购买了游戏道具近2000元,奶奶直到半个月后才发现,不知该如何处理后找到雷婉寻求帮助,雷婉联系游戏公司的客服,说明情况后,游戏公司返回了充值的钱。
妙用角色,让群众学法守法
雷婉作为学法用法示范户,组织策划学法用法、移风易俗、反电诈、森林防火、生态环保、敬老爱老、关爱留守儿童等志愿服务、文体活动120余场次,参与主持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防溺水安全、宪法、校园安全等主题教育活动30余场次,一提到她,小朋友们亲切地叫她“雷老师”、老人则叫她“小雷”,在她的组织引领下,谢家滩镇志愿者分会已然成为政府一股学法用法“红色”主力军,为当地学法用法注入“红色”力量。
工作成效
扩大了普法覆盖面
通过多种普法宣传模式,结合群众实际生活需要,丰富宣传载体,让群众受到法治潜移默化的影响,让普法工作突破了以往单一、泛化的瓶颈,真正实现了送法到村民身边。
提升了群众参与度
用法律为群众解决权益问题,让群众切身体会到了法律的实用性、重要性,参与度较以往普法活动明显增加,大大提高了村民群众的法律意识。
提高了农村和谐度
通过学法用法示范户的带头引领作用,逐步固化了村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观念,不断增强村民法治素养,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夯实法治基础。
宜春市袁州区新坊镇路口村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郭友元
争当和美乡村护航员
郭友元自从成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后,带头学法,先后学习了溺水知识、酒驾、反邪教、防范电信诈骗和涉农法律法规等知识,共为300余人进行了普法授课,发放普法宣传册450余份。
有效化解邻里纠纷
切实保护群众财产
郭友元在一次走家入户宣传“反电诈”工作中接到群众反映,村民饶某已被不法分子蛊惑,当天上午向亲朋筹钱两万余元要去银行汇给不法分子。郭友元火速赶到现场,与银行工作人员一同及时制止了饶某错误行为。同时,他熟练运用平时所学的“反电诈”知识和身边已经发生的被骗事例对饶某进行教育,使饶某终于明白“天上不会掉馅饼”,自己一时贪心差点铸成大错。饶某还表示今后将以身说教,积极当好“反电诈”宣传员,使更多村民的财产不受侵害。
村庄发展,做到经济建设与法同行
路口村在强农惠农政策实施下,近来年村庄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产业兴旺、人和村美,且获得了宜春市袁州区文明村、江西省3A级乡村旅游点、国家森林乡村等称号。郭友元将学习农村土地承包法与壮大村集体经济及脱贫工作结合起来,成立了路口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投资68万元建成了小农水水利发电项目,村集体经济每年可实现4万多元的纯收入。目前,合作社吸纳了51户村民入社,帮助了20户农户脱贫,入社农户通过签订入股分红协议,每户每年实现增收1.1万余元。
党员旗帜,农业生产有“护航员”
郭友元把普法工作作为常态化工作来抓,不仅自已带头,还让党员做表率。路口村成立了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一支普法志愿队伍,有4名党员,郭友元担任队长,农业生产经营到哪里,普法就宣传到那里。有了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宣讲,路口村的农产品品质也不断向好。该村大力引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证管理制度,大力推广优质水稻、菊花种植技术,如今许多农户用上有机肥料、生物农药,使用有机肥料的农户占到85%以上,绿色大米、菊花成为该村的农业主导产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形成共识,尊法学法蔚然成风
在郭友元等支部党员的带动和感召下,路口村民尊法学法蔚然成风,逐步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现在村民讲法讲文明的风气日渐浓厚。目前,路口村有五好家庭3户、文明示范户10户、美丽庭院18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