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法律逻辑的认识

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是这门学科把握具体问题展开全部理论的基石,它决定这门学科的性质、内容和作用,决定这门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区别,决定这门学科自身发展的方向。①在法律逻辑的这个重大问题上,人们的认识存在分歧,还未完全取得共识。一些学者持这样的观点:法律逻辑并没有与传统形式逻辑不同的特殊对象,它的任务在于把形式逻辑一般原理应用于法学和法律工作的实际。而另一些学者持相反的观点:法律逻辑并不是将形式逻辑应用于法律,法律逻辑主要是价值判断,主要是研究其本质内容,法律逻辑是指供法学家,特别是供法官完成其任务之用的一些工具,方法论或智力手段。法律逻辑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也许我们暂时还不能作出完全令人满意的回答,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不深入思考这个问题,不解决好这个问题,就会影响到这门学科的生存和发展。

关于法律逻辑的研究对象问题,首先是应当理清法律逻辑与普通逻辑在研究对象上的区别与联系。我国法律逻辑是从普通逻辑应用性研究开始起步的,这就使得最初从事法律逻辑探索的学者们长期以来普遍认为,法律逻辑就是普通逻辑的分支学科,二者具有相同的研究对象。法律逻辑学是一门应用性质的形式逻辑分支学科,它的任务在于把形式逻辑一般原理应用于法学和法律工作的实际,探索在法律领域应用形式逻辑的具体特点,因此,法律逻辑学并没有与传统形式逻辑不同的特殊对象,研究的还是属于思维领域的现象。

法律逻辑既然与传统形式逻辑具有相同的研究对象,且主要内容完全重合,那么从客观上说,我们已有了传统形式逻辑,目前通称为“普通逻辑”这门学科,法律逻辑作为一门学科存在的必要性便成了问题。迄今为

止,我国法律逻辑研究已经走过20余年历程,学者们也努力展开多方面探索,确实也取得一些初步成果,然而总的说来,似乎很难说已经取得令人满意的阶段性成果。这其中固然有很多原因,需要我们认真加以总结。但是,在思想中我们必须而且应当视法律逻辑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价值与地位早已在西方法学家的研究中得到认可。①刘春华:《关于法律逻辑研究对象的思考》,载《党史博采》,2008年第12期。

第一,法律逻辑具有突出的实践性。法律逻辑产生的动因就是逻辑学的应用,即着眼于逻辑在法律实践的应用。“我们不仅要研究一般的具有现代内容的逻辑学,还要研究为法律工作者用的逻辑学,为军事工作者用的逻辑学,为教育工作者用的逻辑学,以及结合自然语言的逻辑学等,以满足各类人员对于逻辑的需要。”由此逻辑从书斋走向社会,从理论走向实践,可以说法律逻辑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它的生命和价值在于实践和应用。法律逻辑的突出实践性还有另一种含义,那就是法律逻辑发展的源头也在于实践,而不是学者的书斋。法律逻辑的研究如果不在法律实践中汲取营养,不观察法律职业者在法律实践中的法律推理等法律思维方式的具体情况,法律逻辑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实现其作为一门学科的价值,进而也会难以通过法律实践的检验,最终为实践所抛弃,不被法律职业者所认可。另外,法律逻辑的研究也离不开对法律案例的分析,而法律案例的生成则是法律实践的结果之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法律实践的一部分。①

第三,法律逻辑兼具有效性与合理性。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是关于思维形①

②郭新杰、葛宇宁:《试论法律逻辑的品质》,载《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第24卷第4期。张成敏:《法律逻辑之学术视域》,载《法律逻辑研究》,法律出版社,第2005版,第31页。③冯文生:《推理与诠释———民事司法技术范式研究》,法律出版社,第2005版,第94页。④冯文生:《推理与诠释———民事司法技术范式研究》,法律出版社,第2005版,第90页。

①式及其规律的科学。推理就是从一个或一组命题推导出另一个命题的思维形式。

②因此,可以说“逻辑是研究推理及其有效性的学科,它的主要兴趣在于提供鉴别推理有效与否的标准,以便把有效的推理与无效的推理区别开来,教会人们进

③行有效的推理,避免和揭露无效的推理。”推理的有效性,也就是推理的必然性,

即从真实的前提必然推出真实的结论,前提和结论之间有必然的联系。正是在这种观念的指引下,逻辑学拼命地形式化和系统化,以期达到最大的精确化和规范化。有学者甚至总结出:“从亚里士多德到现代逻辑,始终贯穿着了一条基本的精神,这就是‘必然地得出’。”④

②李振江:《法律逻辑学》,郑州大学出版社,第二版,第3页。李振江:《法律逻辑学》,郑州大学出版社,第二版,第75页。

③陈波:《逻辑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第2005版,第29页。

④王路:《逻辑的观念》,商务印书馆,第2008版,第19页。

日益显出其强大的生命力,成为逻辑学中的黑马,得到许多逻辑学家、人工智能学家、语言学家,以及论辩学家等的支持和倡导。逻辑学也由此出现了向实践的转向。法律逻辑作为逻辑的实践转向领域之一,是和非形式逻辑的研究相应的,非形式逻辑是法律逻辑的主要逻辑基础,也是法律的形式特征和重要品质,学界对此作了许多精辟的论述。①

结语

参考文献

[1]阿图尔·考夫曼、温弗里德·哈斯默尔:《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导论》,郑永流译,法律出

版社。

[2]理查德·A·波斯纳:《法理学问题》,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3]李振江:《法律逻辑学》,郑州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4]刘春华:《关于法律逻辑研究对象的思考》,载《党史博采》,2008年第12期。

[5]冯文生:《推理与诠释———民事司法技术范式研究》,法律出版社,第2005版。①武宏志:《逻辑实践转向中的非形式逻辑》,载《重庆工学院学报》,2008年10期。

[6]陈波:《逻辑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第2005版。

[7]王路:《逻辑的观念》,商务印书馆,第2008版。

[8]张成敏:《法律逻辑之学术视域》,载《法律逻辑研究》,法律出版社,第2005版。

[9]郭新杰、葛宇宁:《试论法律逻辑的品质》,载《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第24卷第4

期。

[10]武宏志:《逻辑实践转向中的非形式逻辑》,载《重庆工学院学报》,2008年10期。

THE END
1.法律逻辑学:法学与逻辑学的互动法律逻辑学:法学与逻辑学的互动 从某种程度来讲,法学与逻辑学之间的互动差不多与西方文明史一样悠久。正如美国法学家洛文杰所说,逻辑学一直被哲学家们认为是法律的特殊财产和主要基础,至少从亚里士多德时代起就如此。 逻辑学起源与诉讼相关 在亚里士多德时代,以教授人们打官司和演讲谋生的雄辩术盛行,而与亚氏称为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310/t20231010_5689364.shtml
2.雷磊:什么是法律逻辑乌尔里希·克卢格于1913年出生于东莱茵兰地区的巴尔门(Barmen),1993年逝于科隆,是当代德国刑法学家与法律逻辑学家、政治家。克卢格1938年毕业于柏林大学,博士论文题目为《保护思想对于刑法目的的核心意义》。1950年他于海德堡大学获得教授资格,1953年任卡尔斯鲁厄商业信贷公司经理。1956年任美因兹大学编外教授,1960年获科隆http://fzzfyjy.cupl.edu.cn/info/1038/5586.htm
3.法律逻辑学之六概念与语词阿明研究“是”这两个概念,是整个逻辑学的核心。“是字句”在法律逻辑中表示个别事物与普遍事物之间的下属关系。“是字句”是逻辑学中使用最多的一句话,也是法律逻辑学中使用最多的一句话。毫无疑问,“是”是概念之王。准确地说,“属于”是概念之王。 三、形容词的形式。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63e71cce01011ryp.html
4.法律逻辑学法律逻辑学 法律与逻辑的关系 1、法学离不开逻辑,逻辑是法学的基础。 无论立法、司法、法治的实现,还是法学研究、法律教学都离不开逻辑。 理性思维与非理性思维的最根本区别是思维是否具有逻辑性。思维逻辑性,就是思维活动遵循逻辑规律,正确地运用概念、恰当地做出判断,合乎逻辑地进行推理论证。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30255098
5.逻辑学篇2:逻辑学 1.在“有S不是P”中,逻辑变项是 ;在“(p∧q)→r”中,逻辑常项是。2.在“所有S是P”中,逻辑常项是 ;而在“p←﹁q”中,逻辑变项是。3.“演绎推理”与“间接推理”在外延上具有 关系,“必然性推理”与“或然性推理”在外延上具有 关系。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1kv6x6jr.html
6.法律逻辑学期末答案和章节题库2024春法律推理是法律逻辑学的核心问题。( ) 答案:对 主项相同谓项具有种属关系的两个单称肯定命题之间具有蕴涵关系。( ) 答案:对 归纳论证可以采用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来完成。( ) 答案:对 在假说的验证阶段,对假说进行否定时,所运用的推理形式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 ) https://www.wkebb.com/c/2d4527ce4c5a608b88a23fcb6f6271b1.html
7.法律逻辑范文10篇(全文)随着法律逻辑的应用研究的深入,我们必须解决诸如法律逻辑的研究对象、性质、法律思维的工具与方法论意义等丞待解决的研究,以使法律逻辑学更好的发展。 一、法律逻辑的逻辑基础、研究对象和性质 法律逻辑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之所以能够存在,就在于它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https://www.99xueshu.com/w/file01ln6xs0.html
8.法学专业包括哪些课程?内容提要: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是关于商品、技术资本、服务在流通、结算、信贷、税收等领域跨越国境流通中的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的总称。 15、法律逻辑学 内容提要:结合法学专业特点,讲述传统逻辑的基本内容,包括概念、命题、推理、论证、谬误,以及逻辑学基本规律。介绍逻辑理论与方法https://www.hbzkw.com/gk/zhuanye/122797.html
9.法律逻辑学答案雍琦.docx八、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1、教学内容第一节法律逻辑学的性质和对象、法律逻辑学的性质逻辑是关于思维的科学。它有四个含义:1、客观规律;2、思维规律或逻辑规则;3、某种理论或说法;4、逻辑学。二、法律逻辑学的研究对象(一)思维的含义与特点(二)法律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思维形式、思维方法、思维规律。第二节逻辑学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32496405.html
10.康德的知识学与逻辑学的关系康德的知识学与逻辑学的关系,康德,先验逻辑,知识学,概念,判断,推理, 从古希腊开始,西方哲学与逻辑学的关系就非常密切,但康德恐怕是第一个明确将逻辑学与知识学统一起来的人。《纯粹理性批判》一书是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2009205269.html
11.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版卷号: 6122 《法律逻辑学》试题( B 卷)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1、主项与https://bbs.pinggu.org/thread-11907630-1-1.html
12.法律逻辑学简答题20240131222031.docx法律逻辑学简答题.docx,一、?简答题?(600分) 1.【简答题】(10分) 下述推理属于何种类型的推理?是否有效?为什么? “这些人都是参加这次表彰大会的,而参加这次表彰大会的并非都是先进工作者,可见,这些人都不是先进工作者。” 若令S=这些人, ?P=先进工作者,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131/8067055132006032.shtm
13.逻辑学笔记(三)命题与语句的辩证关系 1.联系:语句是命题的表现形式,所有命题都要通过语句才能表达出来,离开语句的命题是不存在的。 2.区别:(1)被研究的学科不同,命题属于逻辑学研究范畴,语句属于语言学研究范畴;(2)并非任何语句都直接表达命题;(3)同一语句可以表达不同的命题;(4)同一命题可以用不同的语句来表达。 https://m.douban.com/note/773604874/
14.课程逻辑学与法律逻辑学 学习资料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 1.1 逻辑的含义与逻辑学的类型 金承光 ● 1.2 逻辑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金承光 ● 1.3 法律逻辑学的历史考察 金承光 ● 1.4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及学科性质 金承光 ● 1.5 逻辑学的意义 金承光 学习资料 第二章 概念与法律概念 学习资料 ● 2.https://higher.smartedu.cn/course/6260b23bf29a9e60d0f275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