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谚语是法治思维的浓缩表述

法律谚语往往隐含着一种原理、一种观念、一种标准、一种方法等。所以,域外许多学者的法学论著中都喜欢引用法谚,他们认为古老的法谚可以提高其论述的可信度。因此,法谚是我们掌握法治思维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法谚所表现的法治思维。

关于立法。一是法律要具有确定性,但也不能过于确定。例如,“法律一旦模糊,人们就会陷入可怕的奴役”,“过于确定就会破坏确定性”,“任何规则都有例外”,“例外自身也是一条规则”。二是法律应该简洁。例如,“简洁乃法律之友”,“法律必须简洁,以便容易掌握”。三是法律必须公开。例如,“法律不经公布就无效力”,“法律应当被一切人所理解”。四是法律不是针对一个人而设计的。例如,“法律不是针对个别人而是针对一般人而设计的”,“立法者不关心稀罕之事”。五是法律关心弱者。例如,“法律帮助无知者”,“法律帮助未成年人”,“法律帮助受骗的人而不帮助行骗的人”。六是法不溯及既往。例如,“新法影响未来而不是过去”,“法律为未来做规定,法官为过去做判决”。

关于执法。一是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例如,“实施乃法律的目的和果实”,“造法易,执法难”,“只有法律得到了执行,才算完成了工作”。二是乱世无法治。例如,“战争一开始,法律就沉默”;“枪炮一响法无声”。三是危急状态下难以顾及法律。例如,“紧急需要高于法律”,“情势所迫,情有可原”,“在紧急需要的情况下,就不考虑法律”。

关于司法。一是法官的品德对司法非常重要。如,“法官不应受诱惑”,“法官的无知是无辜者的不幸”,“如果你要审判,就要了解案情、懂得法律、理解人情世故”,“最好之法官,就是最少依靠自己主观判断之法官”。二是及时审判是法官的职责。例如,“及时做出判决是每一个好法官的职责”,“法律痛恨迟延”。三是法官要回避和自己有利害关系的案件。例如,“在自己的案件中充当法官是非法的”,“法官不得在自己的案件中充当证人”。四是类案类判。例如,“类似的案件类似的处理”,“在相似的案件中,救济手段也应相似”,“对不同的情况,也应适用不同的法律规则”。五是法律文字优于法律解释。例如,“法律文字的意思就是法律的精神所在”,“对法律最好的解释是法律本身”,“文字意义完全简明清楚就无需解释”。六是不能强迫自证其罪。例如,“任何人没有起诉自己的义务”,“任何人不得被迫自证其罪”,“除了在上帝面前,任何人不应自我归罪”。

法谚虽然是掌握法治思维的重要途径,但对其解释和使用则需要十分审慎。因为它高度浓缩,省略了部分条件词语,会派生出不同的理解。有些法谚艰深晦涩,需要我们补充适当的词语,否则无法索解。所以,我们一方面要注意通过法谚掌握法治思维,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它的局限性。

THE END
1.论市抄济是法治经济同时还要规定市场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原则、保障权利的程序以及其作出法律行为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乃至法律责任。由于市场经济主体是通过契约发生关系的,因此市场经济主体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平等的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任何胁迫行为和欺诈行为在经济活动中都是无效的,为了确保这种地位的平等,就必须依赖法治,如果没有法律上的http://cnc.jscj.com/jscj/ckhot/20031024161046.php
2.论法治与德治现代意义上的法治来源于近代西方法律文化。法治是***的产物,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法治和宪政紧密相连,没有宪政就没有法治;法治的核心不只是国家通过法律控制社会,而且它本身也要为法律所支配;法治最基本的原则是“法律至上”和“法律眼前人人同等”;法治既是一种治国方式和社会控制模式,又是一套价值系统,目标是理https://biyelunwen.yjbys.com/fanwen/faxue/122825.html
3.法治和法律的区别与联系律师普法法治和法律的区别与联系如下:1、法治和法律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法治是法律的内容和目的,法律是法治的主要形式和方法手段。法律如果只是表现为统治阶级的意志,法律就只是法律本身。法律如果想往更深层次方向发展,就必须走法治的道路;2、二者的表现形式不同。法治的表现形式是思想和实践的循环。法律的表现形式是一种https://www.110ask.com/tuwen/18376956243565360855.html
4.法治与法律的区别爱问知识人法治和法律是两个常用的术语,它们常常被一起谈到。然而,它们并不是相同的概念。法律是国家制定的具有https://iask.sina.com.cn/b/newqm21EHcuSPj.html
5.法律好书推荐《法理学第二版大学生法律专业马工程法学教材高等法理学是法学的基础理论,是法学教育的基础课程之一。我国法理学既研究法的一般规律,又着重研究社会主义法的产生、本质、特征、作用、形式、发展、实施,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发展道路、主要任务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以形成有关法律、法治和法理的基本知识、概念、命题和原理。 https://www.jianshu.com/p/fd5fdbc1f768
6.法律意识和法治意识有区别吗?法律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法治意识和法律意识都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们有所不同法治意识是一种政治思维,要求人们自觉遵守法律规范,尊重法律权威,维护法律尊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而法律意识则是一种司法思维,要求人们树立一种民间细事或国家大事都被纳入法律规范中予以调整的机制,既是寻求秩序的思维,也是寻求https://henan.china.com/falv/2023/0621/2530559243.html
7.《法律的道理》20200208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法律的道理》 20200215 家族企业与家族财富传承 [英雄出少年]《中国喜洋洋》 表演者:纪轶 曹景皓 金海诺等 《律师来了》 20201219 包治百病的猫腻 《热话》 20200712 [精彩音乐汇]歌曲《得意的笑》 演唱:李丽芬 [越战越勇]病痛折磨曾梦想幻灭 胡吃海喝彻底放弃自我 换一批央视https://tv.cctv.com/v/v2/VIDEDE8LT7jsWKJiuXvCgNAE200208.html
8.法治的核心是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注重宪法和法律实施是当代法治基本内涵的普遍要求,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要求,是法治建设战略转移的客观要求。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实施面临着立法粗放与执行不力的困扰、经济状况与社会转型的制约、体制不顺与机制不全的束缚、法治传统与法治精神的缺失。保障宪法和法律统一正确实施,应加强和改进宪法实施,保障和落实公民权http://clsjp.chinalaw.org.cn/portal/article/index/id/7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