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敏娟︱迈向数据驱动的政府:大数据时代的首席数据官——内涵价值与推进策略

集中报道校(院)新闻、部门新闻和地方校(院)新闻,宣传党校(行政学院)系统重大教学科研成果,聚焦校(院)改革建设进程,探索打造特色鲜明的融媒体新闻内容产品。

干部培训是党校最主要的职能,教学是党校的中心工作。多年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坚持以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为主业主课,坚持“一个中心、四个方面”的教学布局,即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心,开设“理论基础、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党性修养”四个方面的课程。“理论基础”方面的课程主要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眼光”方面的课程主要包括当代世界经济、当代世界科技、当代世界法制、当代世界军事、当代世界思潮、当代世界民族宗教等;“战略思维”方面课程主要包括“形势与任务报告”、领导能力和执政本领训练课程以及各种形式的研讨交流;“党性修养”方面的课程贯穿于学习始终,主要包括党史国史专题课程、党性教育、党性锻炼等。

科研工作是党的理论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全部工作中起着重要的基础和先导作用。科研部是具体负责贯彻落实校(院)委科研部署的职能部门。党校科研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发挥支撑教学的基础性作用,致力于研究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致力于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创新,致力于党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建设中国特色新型高端智库。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特别是关于党校工作的指示精神。坚持党校姓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从严治校,坚持锐意进取,深化改革,推动创新,自觉遵循干部教育培训规律、办学规律和党校(行政学院)教研人才成长规律,大力实施名师工程,通过实施学术带头人特殊支持、学术骨干系统培养和青年英才个性化成长等子工程,统分结合、分类施策、特色支持,不断改革完善创新引才用才育才机制,着力激发广大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着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党校(行政学院)事业新发展提供坚强人才支撑,形成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更加科学高效,各类人才活力迸发的新格局。

对外交流合作服务教学科研中心工作,要致力于建成对外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阵地,充分展示新时代党和国家的形象;建成培养全球治理人才队伍的主渠道,不断提升高中级领导干部和中青年后备干部国际交往能力;建成渠道广泛、内容丰富的国际资源平台,服务党和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建成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的涉外资源库,培养一支优秀的涉外师资队伍,形成一批高端涉外交流合作项目。

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网络用户提供办公、学习、生活资源服务,包括图书文献、财务管理、生活信息服务等。

15:46

[摘要]首席数据官制度是在提高数字治理能力、提升公共部门数据价值的目标下进行的组织体系创新,是推动数字政府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政府首席数据官制度的实施与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高度契合,有助于推动政府的数字化转型,是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当前,政府首席数据官制度在实践中面临多重发展困境,未来首席数据官制度的推进应更加重视职能定位与权责配置、制定完备的知识培训体系与人才评价机制,以法治理念健全政府数据制度体系。

[关键词]首席数据官;数字政府;数据驱动;数字化转型

一、逻辑阐释:首席数据官制度的发轫与衍生

(一)首席数据官制度的缘起

首席数据官最早出现在金融、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等对数据依赖性较强领域的私营部门中。2002年美国的第一资本(CapitalOne)公司最先设立了首席数据官一职。作为企业的高级管理者之一,CDO的任务是根据企业的业务需求和商业规划采集数据、进行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战略性地对企业未来的业务发展和运营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的价值和意义开始在所有行业凸显。“一切业务数据化”已经成为企业的发展共识,建立首席数据官制度可以推动企业建立科学规范的数据采集、分析和使用的标准规则,提升企业的数据管理能力和数据挖掘能力,帮助企业把生产参数、业务需求、市场动态、用户体验等转化为可以用一套标准体系衡量的数据,从而让数据的分析和利用更快捷有效。[1]根据NewVantagePartners的《2020年大数据高管调查》研究发现,超过一半的财富500强企业任命了首席数据官。

(二)首席数据官制度的内涵

国际首席数据官协会(InternationalSocietyofChiefDataOfficers)指出首席数据官是组织中的高层管理者,他们的使命在于根据组织的数据愿景、目标及文化,管理组织数据,提高组织的数据能力以实现组织发展战略。[4]IBM商业价值研究院(IBMInstituteforBusinessValue)基于企业的数字实践提出,首席数据官是创建和执行数据分析策略以推动业务价值的业务领导者。该角色负责定义、开发和实施组织获取、管理、分析和治理数据的策略和方法,同时还承担着通过更有效和创造性地使用数据来推动与识别新商机的战略责任。首席数据官在组织战略管理的五个关键领域发挥领导作用:数据杠杆(寻找使用现有数据资产的方法)、数据丰富(结合内部和外部数据资源以扩充数据)、数据货币化(寻找新的收入渠道)、数据保护(将数据作为资产进行保护)和数据维护(管理数据的质量)。[5]

怀斯曼(Wiseman)认为首席数据官的职责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以组织为重点的CDO,致力于建立和维护数据基础设施,实施数据治理;二是以业务用户为重点的CDO,其主要职能在于数据分析、进行员工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建立用户自助服务平台及工具等;三是跨边界数据开放和共享的CDO,其主要职能在于开放数据,运用传感器、物联网等智能技术传输和管理数据,并提供以用户为中心的数字服务等。[6]赫尔(Hill)等学者认为首席数据官的职责在于负责所在机构的数据治理工作,如控制数据质量、进行数据分析和数据管理以及维护系统和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7]美国《循证决策基础法案(2018)》(FoundationsforEvidence-BasedPolicymakingAct)指出首席数据官的职责包括:(1)负责生命周期数据管理,并与机构中负责使用、保护、传播和生成数据的任何官员协调,以确保满足机构的数据需求;(2)负责管理机构的数据资产,确保机构数据符合数据管理最佳实践;(3)与首席信息官(CIO)合作以改善数据基础设施,以减少阻碍数据资产可访问性的障碍;(4)确保在可行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利用机构中的数据,包括用于提供证据、确保网络安全和改进机构运营。

与企业首席数据官更注重数据利用的利益和效率相比,政府首席数据官的职责更加强调促进数据的共享与开放,提高数据驱动的决策,同时保障数据的安全和隐私,并认为首席数据官作为政府的数据管理者在将数据这一战略资产价值实现最大化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8]例如,美国联邦管理与预算办公室(OfficeofManagementandBudget,OMB)2019年发布的《联邦数据战略与行动计划》明确提出成立联邦首席数据官委员会,旨在促进共享使用数据的文化、充分发挥数据的资产价值、促进各类主体对数据资源的有效获取和使用。[9]在此基础上国内有学者将政府首席数据官定义为在政府部门中负责数据战略的制定与执行,并通过提高政府部门的数据能力支持行政监管、公共服务、行政决策等行政活动的数据管理者。[10]以上定义虽概括了首席数据官的部分特征,但是却未解释CDO的本质,本文认为政府首席数据官是站在全局性和决策性的高度来管理政府数据的领导者,通过制定数据发展战略,整合、开放和分析数据,提升数据治理在政府决策、执行与公共服务中的地位,推动数据驱动型政府的实现。

二、意涵探索:首席数据官制度的定位与价值

(一)首席数据官的角色与定位

面对复杂多变的数据治理环境和数字生态,政府首席数据官必然要承担多种角色、完成多样任务。且不同层级、不同部门的CDO的角色可能是不同的,但是它通常都始于数据管理,关键的角色要素是数据的指定领导者,对整个组织的数据负有全部的责任,并致力于实现数据驱动的变革。政府首席数据官的角色目标是进一步提升行政领导与业务人员对政府数据的价值认知,并将其运用到决策、流程与事务处理的优化转型上,以提高数据治理的有效性,培育数据驱动型政府。[14]在综合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本文提出大数据时代的政府首席数据官扮演的三个角色:领导者、协调者和赋能者。“领导者”指的是CDO在政府业务的战略决策层要发挥导向功能,确保政府部门是数据驱动型机构;“协调者”强调的是CDO要负责统筹协调分散在组织内外的数据,实现数据的整合、开放与共享;“赋能者”则指的是CDO要重视数据赋能,积极寻找为政府组织开发利用大数据的新机会,促进数据价值的挖掘与应用,见图1。

图1政府首席数据官的角色

(二)政府首席数据官制度的价值与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截至2020年底,我国已有23个省级(占比71.9%)和31个重点城市(占比96.9%)地方政府明确了政务数据统筹管理机构。[16]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各地的数据管理机构受各方面因素的限制仍无法实现数据的高水平开放与共享。由于各地方成立的大数据机构职能不够统一,负责数据管理和分析的信息技术人员通常职位较低、数字素养不足,由此带来数据资源的调度欠缺统筹管理,条块分割问题普遍存在;地方和中央部门数据联通困难,跨层级、跨部门数据共享存在难题,导致大量高价值的政务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17]伴随着大数据时代数据种类多、数据量大、流程复杂且涉及广泛的法律和信息安全等问题的出现,政府部门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的难度进一步加大。首席数据官制度是对大数据时代数据治理碎片化的回应,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新形态和新方式,也是政府治理现代化追求的必然要求。

1.与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高度契合。2021年12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对我国“十四五”时期信息化发展作出部署安排。《规划》围绕发展目标,从8个方面共部署了10项重大任务,包括建立高效利用的数据要素资源体系、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的数字社会治理体系、打造协同高效的数字政府服务体系、构建普惠便捷的数字民生保障体系和建立健全规范有序的数字化发展治理体系等。政府首席数据官的设立,有助于凝聚利益共识,调整既有数据管理的“条块关系”与权力格局,在充分理解数据、技术与环境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制定政府的数据战略与规划,增强数据资源的汇聚能力,推动数据与业务流程的融合与重构,将国家数据战略与政府部门目标任务紧密结合。

2.有助于推动政府的数字化转型。首席数据官的设立,有助于打破政府内部在数据处理上“各自为政”的局面,解决政府部门“数据孤岛”问题,破除数字政府建设的痛点和难点,形成由高级别的数字领导人员负责的数据共享通道,通过标准化格式将分散在不同部门的数据进行集中,实现公共数据的共享协同与开发利用。通过有效组织管理内外部数据资源,提高数据的质量,推动社会数据与公共数据的融合,更好地发挥政府、公共和社会数据价值,提升数据应用的质量和效能,实现数据资源价值最大化。随着《数据安全法》的出台,保障数据安全,促进数据开发利用也成为政府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目标之一,首席数据官作为部门数据的第一责任人通过与IT安全团队合作可以有效控制关键数据资产,聚焦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

3.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是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先发之力在于用好数据资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中国之治”引入新范式、创造新工具、构建新模式。当前政府的治理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传统的决策方法无法满足治理现代化的需求,政府治理需要新的数据议程来扩张自身的影响力和行动力,同时要对数据电子化造成的新的“失灵”做出反应。[18]政府首席数据官制度的核心是政府通过专门的机构及人员,基于对数据的动态分析和预测实施数据治理,它有助于提升基于数据的国家治理效能。正如张康之教授所说,“数据治理包含着社会治理变革的动力,‘依据数据的治理’可以导向社会治理的新形态。”[19]此外,首席数据官通过利用大数据,挖掘数据资产,可以为政府和公众提供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服务,不断优化公共服务提供的方式和成本,同时加快政府数据开放进程,不断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

三、实践演绎:首席数据官制度的发展现状与困境

(一)政府首席数据官制度的实践探索

表1主要城市地方政府首席数据官制度概览

试点范围

任职人选

职责范围

广州市

(2021.7)

市本级政府;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等21个市直政府部门;越秀、海珠、白云、黄埔、番禺、南沙等6个区;事业单位(供水、供电、地铁等民生服务)

由分管政务数据管理的市领导、区领导及部门领导担任首席数据官

聚焦数据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数据治理、数据共享开放和开发利用,加快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

深圳市

(2021.8)

市本级政府;市公安局、人力资源保障局、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等8个市直政府部门;福田、南山、宝安、坪山4个区政府

由本级政府或本部门分管数字政府建设工作的行政副职及以上领导兼任

数据标准化管理、公共数据与社会数据深度融合和应用场景创新、常态化监督、人才队伍建设与特色数据应用

珠海市

(2021.9)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珠海市公安局、珠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10个市直政府部门;横琴、香洲、金湾等5个区政府

由本级政府或本部门分管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的行政副职及以上领导兼任

数据统筹管理、协助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实施常态化监督指导、数据运营支持

佛山市

市教育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安、民政、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市场监管、税务局等23个政府部门;三水、南海、高明等5个区政府

由分管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的行政副职及以上负责人兼任

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统筹数据管理和融合创新、实施常态化监督指导,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绍兴市

(2021.6)

党政机关、法院、检察院、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及其他单位(部门)

由分管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的行政副职及以上领导兼任

制定本单位(部门)数字化发展规划及标准规范,统筹数字化项目建设,推进数字化项目跨部门、多业务协同应用

综合来看,各试点部门的首席数据官制度有两个基本目标:一是试图通过“权责到人”强化数据管理队伍统筹协调机制,实现政务数据开放共享,以推动跨部门协同应用的实现。二是实现数据要素自由流通。加快建立统一协调的公共数据法治环境和管理体系,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和数字资源开发,推进数据要素交易流通,赋能数字经济发展。与国外政府利用首席数据官制度加强政府决策分析与公共服务供给相比,我国首席数据官制度更多集中在对数据资源的公开披露、加工处理与数据经济要素的开发利用上。[20]

(二)政府首席数据官制度的发展困境

2.人才建设不充分,评价机制不健全。首席数据官制度的实施需要有健全的人才体系作为支撑。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端复合型人才,首席数据官既要有先进的数字化思维和大数据视野,又要具备强有力的数据技术和数据治理能力及全面的数据政策、安全和法规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要有较强的创新、组织和协调能力。[21]目前各地在推动首席数据官制度时,普遍面临专业性人才匮乏的问题。大多数CDO对首席数据官工作职能和运作机制不够熟稔,配套团队建设缺位和执行力不足,政务数据共享权责界定和协调困难等问题也亟待解决。[22]同时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职位,如何对首席数据官进行评价也是一个现实的难题。例如,《珠海市首席数据官制度试点实施方案》仅仅明确了市、区、部门首席数据官的考核主体是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小组,由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对市首席数据官进行监督评价,各区、各部门首席数据官履职评价由市政务服务管理局组织实施。在考核方式上,虽然提出了“数据归集、数据治理、工作成效、部门特色、创新特色”五个维度,但是由于缺乏评估标准和评估体系,在方案落实过程中容易造成各行其是。

四、路径优化:推行首席数据官制度的具体策略

为了推动我国政府数据治理能力和水平,可以在大数据管理局模式的基础上,建构符合我国国情的政府首席数据官制度,推动政府部门迈向整体的数据驱动型政府。具体来说首席数据官制度的推进策略包括:明确政府首席数据官的职能定位与权责配置,制定完备的知识培训体系与人才评价机制,以法治理念健全政府数据制度体系。

(一)明确首席数据官的职能定位与权责配置

(二)制定完备的知识培训体系与人才评价机制

(三)以法治理念健全政府数据制度体系

五、结语

[参考文献]

[1]“首席数据官”,究竟如何“管”数据?[N].新华日报,2021-11-15.

[2]徐闽.芝加哥311城市服务系统做法与启示[J].党政论坛,2018(3).

[4]张宏云,黄伟,徐宗本,等.大数据领导——首席数据官[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36.

[6]WisemanJM.Data-drivengovernment:Theroleof

[7]HillG,TowersC,BorneK.Riseofthechiefdataofficer[R].BigDataWhitePaper.SanDiego:Tealium,2014:3.

[9]杨晶,康琪,李哲.美国《联邦数据战略与2020年行动计划》的分析及启示[J].情报杂志,2020(9).

[10][25]张涛.数据治理的组织法构造:以政府首席数据官制度为视角[J].电子政务,2021(9).

[12]LeeY,MadnickS,WangR.Acubicframeworkforthechiefdataofficer:succeedinginaworldofbigdata[J].MISQuarterlyExecutive,2014(1).

[13]聂钰,肖忠东,冯泰文,等.大数据时代首席数据官的角色与职责[J].中国科技论坛,2019(7).

[14]夏义堃.政府首席数据官制度的核心要义与运行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20(1).

[15]SteeleJ.Understandingthechiefdataofficer:lessonsandadvicefromtherole'spioneers(Secondedition.)[M].SebastopolCA:O'ReillyMedia,2016:35-40.

[18]黄璜.对“数据流动”的治理——论政府数据治理的理论嬗变与框架[J].南京社会科学,2018(2).

[19]张康之.数据治理:认识与建构的向度[J].电子政务,2018(1).

[20]夏义堃.论政府首席数据官制度的建立:兼论大数据局模式与运行机制[J].图书情报工作,2020(18).

[21]王枫云.美国地方政府首席数据官制度及其功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05-13.

[23]翟云.中国数字政府建设的理论前沿问题[J].行政管理改革,2022(2).

[24]洪伟达,马海群.我国政府数据治理协同机制的对策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9(9).

[29]王钦敏.全面建设数字政府统筹推进数字化发展[J].行政管理改革,2022(1).

责任编辑:张世贵

--------------------------------------------------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大数据时代京津冀区域政府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模式研究”(19CZZ020);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卓越项目“数字化转型视野下跨部门政府数据协同治理研究”(20220028)。

[作者简介]蒋敏娟,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研究员。

THE END
1.2018年第3期总第5期我们应当运用其法律文化差异性构建出一个新的法律体系,以文化为主导从而避免了在体系划分上的“不对称性”。在划分结果上,对照前文,拉丁美洲虽有三十余国,但因历史原因均受到大陆法系宗主国西班牙与葡萄牙的影响,后又受到英美法系之影响,加上拉美本土风俗习惯又比较相近,拉丁美洲法律具有诸多相似性,其法律具有混合因素http://fxy.hunnu.edu.cn/info/1130/2924.htm
2.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我国已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0:00 网络开小差了,请稍后再试 [新闻直播间]全面依法治国 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我国已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选集 更多 《新闻直播间》 20241122 02:00 《新闻直播间》 20241122 01:00 《新闻直播间》 20241121 17:00 《新闻直播间》 20241121 16:00 http://m.app.cctv.com/vsetv/detail/C10616/1a968f0885ba4deaa2152b4df432d158/index.shtml
3.融贯性与法律体系的建构——兼论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融贯化【内容提要】法律体系的融贯性具有重要意义。它意味着法律体系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支持与证立,这是对于法律体系的道德要求,也是法治的目标之一。法律体系的融贯性具有程度差异,它包含连贯性、体系融贯性与理念融贯性三个层次的要求。融贯的法律体系主要是裁判者的诠释活动带来的,它是借助于一定的诠释方法建构出的产物。http://www.sass.cn/109000/24631.aspx
4.23法硕法理学主观题背诵(完结)·氢刻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您正在阅读他人分享的卡片,可以通过双击来打开卡片哦~ 我知道了 第二章:法的特征与本质 法的特征 法具有规范性:法调整人的行为,不针对思想;法调整人的涉他行为,不调整自我行为。 法具有国家意志性和权威性:国家意志性有两种体现途径即制定、认可。法并非唯一体https://qingk.com/set/7kVUCR1frYI4v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由()以及党内法规体系共同构成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由()以及党内法规体系共同构成A.法律规范体系B.法治实施体系C.法治监督体系D.法治保障体系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https://www.shuashuati.com/ti/bce7e8428ded4d728236dd3fb509f698a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