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提高法治思维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的讲话中指出:“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全党同志一定要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思维是人的一种主观精神活动,思维方式是人们看问题的角度、方法。思维方式不同,看问题的角度、方法就有所不同。提高法治思维能力,就是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要从法治角度出发,时刻考虑法律依据和法定程序,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做到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提高法治思维能力是对领导干部的必然要求

提高法治思维能力,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一系列理论阐述,不断丰富和完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领导干部提高法治思维能力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比如,2013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进行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县委书记要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善于运用法治思维谋划县域治理。要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做决策、开展工作多想一想是否合法、是否可行”。领导干部只有不断提高法治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提高法治思维能力,是提高领导干部综合素质、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必然要求。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也对领导干部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切实肩负起历史使命,增强法治素养,提高法治思维能力,依法推进各项工作。

法治建设的实践表明,作为“关键少数”的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就能带动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干部群众重视法治,从而推动形成崇尚法治、践行法治的良好社会风气。反之,如果领导干部习惯于用行政思维作决策、办事情,或者在抓法治建设上喊口号、练虚功、摆花架子,那么就必然会影响全面依法治国的推进。

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的几个着力点

其一,树立法律信仰,敬畏法律,信仰法律,尊崇法律。法国思想家卢梭曾经指出:“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领导干部养成法治思维方式,首先必须在观念上破除法律工具主义的认识误区,在内心深处树立对法律的信仰。法律工具主义认识论的特点是片面强调法律所具有的维护秩序的功能,而忽视法律本身所具有的、比秩序价值更高的价值,从而把法律仅仅作为实现其他目的的手段。这种认识论往往导致人们要么对法律敬而远之,要么在法律有用时才用一下,难以树立起对法律真正的信仰。事实上,正如人的正常生活离不开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一样,今天我们每个人的美好生活都离不开良好的法治环境,都需要共享法治的成果。从这个角度认识法律,领导干部才能够在内心里培养起对法律的情感,敬畏法律,信仰法律,尊崇法律,自觉地形成和运用法治思维方式,不断提高法治思维能力。

THE END
1.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加快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要坚持不懈抓牢抓紧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以有力举措确保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和本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上不断取得新成效。抓“关键少数”体现全面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法治是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8845530967379993&wfr=spider&for=pc
2.提升法治思维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三、紧抓“关键少数”提升法治思维能力 领导干部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运用法治思维推动发展,要抓牢抓紧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发挥“关键少数”对全党全社会的风向标作用,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能力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化解风险的本领。 http://wap.pagx.cn/news.html?aid=388085
3.法治思维:治国家理关系的现代视角独家播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主要是通过各级领导干部的具体行动和工作来体现、来实现。”法治思维是一种思想观,也是一种方法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一个鲜明的指向,就是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法治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是站在https://www.ishaanxi.com/c/2023/0904/2938809.shtml
4.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精选6篇)【摘要】 本文阐述了法治思维的概念和内涵及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能力的重要意义,指出了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能力的路径。要提高认识,进一步转变观念;注重学习法律知识,加强培养法治思维;建立科学合理的干部选拔和考核机制;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和问责机制。 【关键词】 党员干部;法治思维;治理方式;路径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amh719ev.html
5.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这一论断明确提出了“法治思维”概念,强调了领导干部提高运用“法治思维”的方向及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社会管理难题,提高社会管理创新水平,而前提就是我们党员干部要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3/12/id/1154800.shtml
6.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运用能力提升培训PPT.ppt法治理念是法治思维的基础,而法治思维又是自觉、主动和善于运用法治方式的前提。因此,要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运用能力,首先就要加强法治思维培育。 树立法治理念→形成法治思维→善用法治方式 4、在具体实践中,凡事要合法合规。 一是目的合法:行为与法律目的吻合 二是权限合法:职权法定,越权无效 三是内容合法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908/8133033132004001.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