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5年获评“一级拘留所”,先后被公安部授予“全国拘留所疫情防控先进集体”,被省总工会、市妇联分别授予“工人先锋号”“巾帼文明岗”,所党支部获评“市级党支部书记工作室”首批“徐州公安党建示范点”,荣立集体二等功、三等功……近年来,徐州市拘留所立足新时代公安监管工作发展方向,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优势,大力开展普法宣教活动,努力让每一名被拘留人员在短期内都能受到有成效有特色的教育、感化和矫治,有力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
“治心病”是最高境界
传承“平安不出事、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枫桥经验,徐州市拘留所牢固树立“管教并举、教育为先”理念,创新推出“排查分类、评估分级、制定方案、矛盾调处、成果固化”矛盾化解工作“五步走”流程规范,精心运用“情、理、法”三把“金钥匙”,有效化解管理教育中发现的矛盾纠纷,助力破民生难题、保民生权益。
“被拘留人员的案情千差万别,他们进了拘留所,但实际问题往往没有解决。只有真正把心灵深处的纠结消融,才是教育矫治的最高境界。”所长张胜昆说。今年以来,该所已依法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10余起,协调帮助履行纠纷款项超过1000万元。
让爱与法同向发力
不久前,辍学少女小徐因交友不慎吸食笑气被拘留,管教民警马麟在与她的谈话中得知其父母离异后均再婚组成家庭,对她不闻不问,小徐特别渴求得到外界的关心关爱。马麟将小徐带到所里未成年人疏导中心,陪她一边学习法律知识,一边领略汉文化,还带着她做敞开心扉的团辅活动。入所第5天,小徐突然抱住马麟痛哭流涕:“我不能再堕落了!”
“我们监管民警扮演着亦师、亦友、亦医、亦父母的多重角色,在进行法治教育同时,也要从心灵深处挽救每一名未成年被拘留人员。”马麟说,针对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增多趋势,该所注重加强未成年被拘留人员日常管理,及时化解他们的精神和心理症结,助力健康回归社会。
为多方位开展被拘留人员的教育转化工作,徐州市拘留所常态化组织被拘留人员开展法律法规学习,还精心建设“八室一站一系统”教育功能用房,打造包含3个主题的教育长廊,并优选4名素质过硬的民警组建专职师资队伍,对被拘留人员进行普法宣讲和心理辅导,同时邀请各界热心公益事业的专家学者来所开展帮教志愿活动,传递社会关心温暖。
环境美行为美队伍更美
“就算明天退休,今天也不退缩!”这是老民警张玉庭的郑重承诺。徐州市拘留所民警年均46岁,50岁以上8人,5人即将退休,但工作半点不含糊,巡视、收押、管教、后勤,到处可见他们奔忙的身影。所里13名女民警,也早已习惯了舍小家顾大家,尤其在3年抗疫期间,她们缺席了对家人生病的陪护、孩子中高考的陪伴等,为安全监管贡献巨大力量。
人可以创造环境,环境同样影响人。为营造更为良好的教育矫治氛围和工作环境,徐州市拘留所牢牢抓住安全第一责任,在规范执法和精细管理基础上,对拘留监区环境进行提档升级,基本实现硬件标准化、功能人性化、环境净化美化。同时精心打造法治文化和地域文化展厅,对在拘人员进行文化浸润,提升他们认知能力。2022年10月,被评为“全国基础设施示范拘留所”。
“环境美,行为美,最重要的是队伍要美。”张胜昆介绍,拘留所领导班子坚持提高素质学在前、凝聚队伍走在前、公正执法做在前、真抓实干冲在前工作原则,为全所民警作表率、当示范,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使得全所上下拧成一股绳。
尊敬的读者:
感谢各位一如既往的信任和关爱,更感谢各位长期以来的支持。
该数字报电子版半年内的所有报纸版面为免费阅读,其他版面开始收费阅读。更权威的资讯,更便捷的形式,更周到的服务将大幅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