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河源:着力推进法治建设与新时代文明实践融合发展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既离不开道德的浸润滋养,也离不开法律的保驾护航。河源市始终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法治力量涵养城市文明,着力推进法治河源建设与新时代文明实践融合发展。

良法促发展保善治法治涵养城市文明

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为充分发挥立法的引领和保障作用,推动河源市精神文明建设进入法治化轨道新阶段,目前河源市正研究制定《河源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河源市司法局负责人表示,该《条例》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倡导和治理相结合、自律和他律相结合,规定了执法、政务服务与公共服务、公共秩序、饲养宠物、公共卫生、交通秩序、社区、乡村等十五类基本文明行为规范,并建立与文明行为规范体系相匹配的促进与保障机制,通过正向激励促进与保障文明行为。

立法是执法的基础,执法是立法发挥法律效力的手段。为进一步提升全市各级行政执法机关执法能力和水平,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河源市积极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树立以人为本、依法行政、执政为民的理念,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管理与服务相结合,不断提高行政执法效能,为建设和谐社会和法治社会提供保障。

“我们围绕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这一总体要求,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率先在粤东西北地区上线运用行政执法两平台,常态化开展执法案件评查,让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河源市司法局负责人表示,为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河源市积极推行包容审慎柔性执法,稳妥推进镇街行政执法,将279项行政执法职权下放到镇街,着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常态化开展“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活动,对全市国家机关履行普法职责起到了引领、示范和促进作用,为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法治基础。

不断创新普法宣传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注重百姓需求,做精普法宣传大餐,努力做到“有声有色、有形有效”。行走在河源街头、村镇,均能看到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公园内张贴着各种法治知识,让市民在逛公园的同时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在河源高级中学,学生们身穿制服,庄严地坐在“模拟法庭”上,再现庭审现场,在实践中增强法治素养;在河源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VR体验区、法律咨询区、法律阅览室、仿真毒品展览区依次映入眼帘,让学生在体验中接受法治教育……

河源市在普法宣传的过程中,注重抓领导干部和青少年的学法用法,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法治宣传进机关、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单位、进军营、进网络等“法律八进”活动,今年以来,全市共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教育活动1600多场次,发放各类宣传品、普法资料70多万份,接受群众咨询1.5万余人次,直接受众人数45万余人次。同时,河源市还积极创建国家级和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大力培养乡村“法律明白人”,不断强化基层法治建设。

为激发广大市民主动学法、守法、用法的积极性,河源市还不断丰富和繁荣法治文化,通过举办法治文化节、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建设、开设电台普法栏目《法治声音》等形式,营造浓厚的普法氛围。当前,市直及县区建成9个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其中7个获评省法治文化主题公园,闻啸轩学堂在2020年获评“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电台普法栏目《法治声音》被评为第一批广东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为文明城市创建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

THE END
1.持之以恒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建设法治中国,必然要求在落实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过程中,同步培育起相应的法治文化。法治只有上升到文化层面,成为人们的内在修养、自觉约束和生活方式,才能真正落地生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是要通过法律的强制力强化道德作用、涵养文化价值,使法律法规更多体现道德理念、人文关怀,从而引领社会文明新风尚,让https://www.moj.gov.cn/pub/sfbgw/zwgkztzl/xxxcgcxjpfzsx/fzsxllqy/202011/t20201118_172829.html
2.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结合文史馆职能职责,传承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积极研究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吸收借鉴人类法治文明有益成果,坚决抵制西方错误思潮和错误观点影响,助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自觉担负新时代文化使命,以法治文化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省政府文史馆作为汇聚知识精英、传承文化传统、提供智力支持的重要机构,我们将坚持http://www.gswsg.net/system/2024/07/31/031040545.shtml
3.全面依法治国视域下的法治文化建设文化建设要始终围绕大局,确保文化发展与社会发展同步、与国家发展战略协调。这意味着要将文化工作置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整体框架中,推动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法治文化要始终围绕全面依法治国这一国家战略布局,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通过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10/id/8157332.shtml
4.《我们要建设文明的法治》今天的话题到此结束。我是上海刑事辩护律师郭军,理性是文明的根。关注我,就能找到我。我的目标是:参与刑事辩护、研究刑事辩护,合理定位律师在法治文明建设中的角色,促进社会文明不断进步。我的电话号码是:18917230952或13817378002。谢谢! 2023/8/9发布于 2023-08-15 14:10?IP 属地江苏?赞同1添加评论https://zhuanlan.zhihu.com/p/650140548
5.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教学设计(12页)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教学设计.docx 11页内容提供方:新起点 大小:731.33 KB 字数:约5.41千字 发布时间:2023-08-13发布于江西 浏览人气:356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教学设计.docx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811/8024023054005120.shtm
6.厚植法治文化建设法治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从人类政治文明的角度看,中国的法治道路对于人类法治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传承中华法系的优秀思想和理念,研究我国古代法制传统和成败得失,挖掘民为邦本、礼法并用、以和为贵、明德慎罚、执法如山等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精华,根据时代精https://pfw.scun.edu.cn/info/1057/1923.htm
7.法治中国语境下的法治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实现社会主义法治文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法治文明,首先就应当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确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4/13/c_127681533.htm
8.浅论如何加强基层法治文化建设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大力建设法治文化,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法治文化具有提升法治文明精神的功能和作用,能够将法律知识转化为法治意识,将法律宣传转化为法律服务,将法律约束转化为法治崇尚,将治理活http://www.scpf.org.cn/m/view.php?aid=3055
9.谱写文化强国建设的法治篇章文章中华法治文明孕育了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中华法系,彰显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法治底蕴。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专职委员周佑勇表示,中华法治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法治文明。 对此,他认为宜从以下四个方面发力:深入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体系化研http://www.mzyfz.com/html/1996/2024-03-25/content-1616749.html
10.新时代文化建设系列谈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要坚持自立自信,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深入挖掘其中的先进思想观念、人文精神,理解其独特创造、思想精髓;坚持胸怀天下,洞察人类法治文明进步潮流,探索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的法治问题,为人类法治文明建设http://www.81.cn/ll_208543/10208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