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范文丨创新法治文化推进法治建设
(申论风雨谈,高品质学习)
要求:(1)观点明确,见解深刻;(2)给定资料仅供参考,不得抄袭;(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字数在1000字左右。
丨思路提纲丨成公原创
中心观点:法治文化创新发展。
分论点一:传承红色法治文化。
分论点二:融合优势文化资源。
分论点三:拓展法治文艺宣传思路。
丨原创范文丨成公原创
创新法治文化推进法治建设
成公申论赵芳
传承红色法治文化。革命战争时期,大别山地区200万人参战,近100万人为革命捐躯。书写了“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的传奇。因此,河南省当地政府利用本地资源成立了革命博物馆,命名为“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引领新时代青年不断传承红色法治文化。闽西,是共和国法治发祥地,被称为“法制摇篮”。展览馆内藏上千件红色法治文物,记载着早期共产党人开展法制建设的伟大探索和实践,传承至今,引领我们踔厉前行。红色法治文化,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文化,也是最具有现实根基的法治文化。在我看来,只有把红色法治文化代代传承,才能实现法制统一、政令统一、政治清明、文化昌盛。
融合优势文化资源。“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强则国强。”我们只有与时俱进,将优秀的文化融合到法治中,才能确保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充满勃勃生机。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商鞅“立木建信”,强调“法必明、令必行”,将法家思想融入国家治理中,使秦国迅速跻身强国之列;汉高祖刘邦同关中百姓“约法三章”,赢得人心;唐太宗以奉法为治国之重,为大唐盛世奠定了法律基石。新时代,各地更加积极地融合优势文化资源,创新发展法治文化。比如,兰陵县将法治文化嵌入红色文化旅游基地,精心打造了集赵镈革命烈士纪念碑、季文子庙廉政教育基地、鲁南革命烈士陵园教育基地为一体的法治廉政教育文化中心,成效显著。因此,推动法治文化创新发展,融合优势文化资源是一条可行之道。
拓展法治文艺宣传思路。形势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法治文艺宣传的思路如果不拓展,也会严重影响普法效果,脱法治建设的后腿。以往,传统法治文化宣传可能存在内容形式单一、普法宣传效率低等问题,群众对法律也存在误解和不确定性。而现在,我们用“新媒体”助力法治文艺宣传,以更通俗易懂的形式、寓教于乐的方式让民众在休闲娱乐中深化法治理念,学习法律知识,让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深入人心。比如,福建省武平县用打油诗、客家山歌、文艺汇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法律法规知识编成山歌、快板、小品、灯谜等法治文艺作品,让群众在娱乐中接受法治教育,让法治“飞入寻常百姓家”。所以,创新法治文化,拓展文艺宣传思路也是有效之举。
推进法治建设,不是一日之功;创新法治文化,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多措并举,多方发力,传承好红色法治文化,融合好优势文化资源,拓展开法治文化宣传思路,才能让法治精神深深根植进人民的心中,才能让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