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后习近平中央党校“授课”全纪录(附课堂笔记)

【学习路上按】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为中央党校学员“授课”,内容涵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兴学习之风、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等多个方面,在党校学员中间和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特对以上“授课”内容进行梳理,提炼要点,形成课堂笔记,供广大网友学习和参考。

习近平: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发现、创造、前进

2013年1月5日,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场合: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

关键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堂笔记:

1、道路就是党的生命

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

2、永远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

全党同志必须清醒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和不变,永远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

3、要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我们的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进一步显现,我们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我们就是要有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4、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

5、衡量一名共产党员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

习近平:在全党大兴学习之风依靠学习和实践走向未来

2013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

场合: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

关键词:大兴学习之风

1、解决新老问题唯一的途径就是增强自己的本领

不论是新问题还是老问题,不论是长期存在的老问题还是改变了表现形式的老问题,要认识好、解决好,唯一的途径就是增强我们自己的本领。增强本领就要加强学习,既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又在实践中增长解决问题的新本领。

2、学习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富有探索精神的

首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也是领导干部必须普遍掌握的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这是领导干部开展工作要做的基本准备,也是很重要的政治素养。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社会、科技、军事、外交等方面的知识,领导干部要结合工作需要来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化、专业化水平。

3、要正确把握学习的方向

领导干部学习,要正确把握学习的方向。忽视了马克思主义所指引的方向,学习就容易陷入盲目状态甚至误入歧途,就容易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中无所适从,就难以抵御各种错误思潮。

4、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

领导干部加强学习,根本目的是增强工作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并且是更重要的学习。领导干部要带着问题学,拜人民为师,做到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千万不能夸夸其谈、陷于“客里空”。

5、兴趣是激励学习的最好老师

习近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14年2月17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场合: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

关键词:提高治理能力

1、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独特优势

只有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尽快把我们各级干部、各方面管理者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工作本领都提高起来,尽快把党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的工作能力都提高起来,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更加有效运转。

2、我国国家治理体系需要改进和完善,但要有主张、有定力

没有坚定的制度自信就不可能有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气,同样,离开不断改革,制度自信也不可能彻底、不可能久远。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是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好;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

3、坚守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

坚守我们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4、在贯彻落实上要防止徒陈空文、等待观望、急功近利

在贯彻落实上,要防止徒陈空文、等待观望、急功近利,必须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意识和夙夜在公的责任意识抓实、再抓实。

5、改革是循序渐进的工作,既要敢于突破,又要稳扎稳打

习近平: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进行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

场合:同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

关键词:做“四有书记”

1、谈县委职能和县委书记角色定位:一线指挥部&一线总指挥

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

县委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指挥部”,县委书记就是“一线总指挥”

2、谈如何做好县委书记:做“四有新人”

心中有党

县一级阵地,必须由心中有党、对党忠诚的人坚守

时刻想到自己是党的人,时刻不忘自己对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要把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看家本领

在涉及重大原则问题上必须立场坚定、态度坚决

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

心中有民

心中要始终装着老百姓,对个人的名誉、地位、利益,要想得透、看得淡

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好人民不满意的问题

时不我待地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

心中有责

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

对定下来的工作部署,要一抓到底、善始善终

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像接力赛一样,一棒一棒接着干下去

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劲头,积极寻找克服困难的具体对策

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

不能干一年、两年、三年还是涛声依旧,每年都是重复昨天的故事

心中有戒

要正确行使权力,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要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按照程序进行决策,做到总揽不包揽、分工不分家、放手不撒手

要注意听取班子成员意见,带头增进和维护县委班子团结

做决策、开展工作多想一想法律的依据、法定的程序、违法的后果

习近平: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带动全党全国共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015年2月2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场合: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

关键词:推进依法治国

1、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关键少数”

各级领导干部在推进依法治国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带动全党全国一起努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上不断见到新成效。

2、一些领导干部法治意识比较淡薄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法治意识比较淡薄,有的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甚至徇私枉法等问题,影响了党和国家的形象和威信,损害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领域的正常秩序。所有领导干部都要警醒起来、行动起来,坚决纠正和解决法治不彰问题。

3、领导干部要做尊法的模范

各级领导干部的信念、决心、行动,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领导干部要做尊法的模范,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做学法的模范,带头了解法律、掌握法律;做守法的模范,带头遵纪守法、捍卫法治;做用法的模范,带头厉行法治、依法办事。

4、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基本法治观念

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基本法治观念,对各种危害法治、破坏法治、践踏法治的行为要挺身而出、坚决斗争。对领导干部的法治素养,从其踏入干部队伍的那一天起就要开始抓,加强教育、培养自觉,加强管理、强化监督。

5、学法懂法是守法用法的前提

6、党纪国法不能成为“橡皮泥”“稻草人”

领导干部要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带头遵守法律、执行法律。领导干部要把对法治的尊崇、对法律的敬畏转化成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更不是法治之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党纪国法不能成为“橡皮泥”、“稻草人”,违纪违法都要受到追究。

7、法治素养是干部德才的重要内容

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统筹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要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要抓紧对领导干部推进法治建设实绩的考核制度进行设计,对考核结果运用作出规定。

8、方向要正确,政治保证要坚强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我们要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我们要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法治问题上的理论成果;我们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法律表现形式。

9、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愿的统一体现,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党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这就是党的领导力量的体现。党和法、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高度统一的。

10、不能把党的领导作为个人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挡箭牌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在法治轨道上行使可以造福人民,在法律之外行使则必然祸害国家和人民。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就是要依法设定权力、规范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

THE END
1.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法制观1、树立依法治国的观念,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2、树立执法为民的观念, 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3、树立公平正义的观念,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价值追求; 4、树立服务大局的观念,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5、是树立党的领导的观念,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爱问https://m.edu.iask.sina.com.cn/jy/39Fje4Df9Mp.html
2.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养成(精选十篇)因此, 要通过多种形式让青年学生理解并接受权利义务意识、公民意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等法治文化的核心理念, 使之成为指导他们辨别是非, 衡量自身行为规范的重要依据。学校应依照法制理念, 利用各种资源, 营造一个良好的法治教育的环境, 使学生通过日常的学习与生活, 逐步树立法治观念。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czl0q9e.html
3.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一门课程。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 )的一门课程。A.世界观B.人生观C.道德观D.法治观E.价值观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https://www.shuashuati.com/ti/370e2a90683b4bc3a9f69b23436f7a63.html
4.思修学习笔记记录纵向三德4.9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多选) 首先,幸福是一个总体性范畴 其次,实现幸福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 最后,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不能把个体的幸福建立在损害社会和他人利益的基础上。 4.10反对错误人生观 反对拜金主义、反对享乐主义、反对极端个人主义 共同特征: https://blog.csdn.net/qq_50218610/article/details/125730961
5.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4)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 (5)修身自律,保持节操。 3.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 (1)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 (2)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4)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
6.深化改革与推进法治良性互动关系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天府智库三、树立法治改革观,靠法治领航改革 (一)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走法治之路 改革开放初期法治基础缺乏、法律体系尚不健全完备的条件下,我国采用的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思路和“政策推进型”的改革模式,在改革与法治的关系上,坚持改革先行法治随附,即先探索实践、先行先试,改革成果经过检验后,再通过立法予以确认。不少http://www.sass.cn/109000/26350.aspx
7.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心得体会8篇(全文)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正确处理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种问题。因而,发挥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能作用,就必须充分贴近我县的基本县情,从全力推进义县“四大战略”的高度,从维护全县社会稳定的高度,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来开展司法行政工作。https://www.99xueshu.com/w/filejzygtee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