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悦文化思想

荀悦(148~209),字仲豫,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东汉史学家、政论家,思想家。荀淑之孙,荀俭之子。

荀悦十二岁便能讲解《春秋》。汉灵帝时期宦官专权,荀悦隐居不出。献帝时,应曹操之召,任黄门侍郎,累迁至秘书监、侍中。侍讲于献帝左右,日夕谈论,深为献帝嘉许。后奉汉献帝命以《左传》体裁为班固《汉书》作《汉纪》,写成《汉纪》30篇。建安十四年(209年)逝世,年六十二。

荀悦另著有《申鉴》5篇,抨击谶纬符瑞,反对土地兼并,主张为政者要兴农桑以养其性,审好恶以正其俗,宣文教以章其化,立武备以秉其威,明赏罚以统其法,表现了他的社会政治思想。还著有《崇德》。

(一)法与教都是"政之大经"他认为制定法制、实行教化是治国治民的基本手段,"政之大经,法、教而已"。主张教与刑,都要先简后繁,"教初必简","然后责备";"刑始必略","然后求密"。如果开始就规定出繁杂的礼仪,人民难以实行,反而招人厌恶,这叫做"设必违之教"的"虚教"。如果开始就制定出繁密的法令,人民难以遵守,等于"陷民于罪",这叫做"设必犯之法"的"峻刑"。

(二)"君子以情用,小人以刑用"。荀悦持儒家"性三品"说,将人分为君子、中人、小人。认为君子不会触犯刑律,因而只需施以"礼教荣辱","化其情"即可。小人"不忌刑",对他们进行教化不起作用,必须使用"桎梏鞭扑",才能制止其犯罪,这叫做"治其刑"。对于中人,则要刑礼兼用,才可以"引中人而纳于君子之涂"。

(三)"避仇有科"。荀悦认为"复仇"是出于"义",因此虽不能纵容"复仇",但也不可绝对禁止"复仇",主张"依古复仇之科"处理。即杀害父、兄弟、从父、从兄弟的人,如依法规定躲避他处,即不可复仇;如果不躲避,则可复仇;仇人因"公命行止者",不能算做未依法躲避。

(一)"六主"、"六臣"的价值判断

所谓"六主"是王主、治主、存主、哀主、危主、亡主;所谓"六臣"是王臣、良臣、直臣、具臣、嬖臣、佞臣。他以两汉各代君臣为例,分析了在这些标准下划分的不同品类的君臣对政事的影响,同时深入探讨了不同品类君臣产生的原因:"人主之患,常立于二难之间。在上而国家不治,难也。治国家则必勤身、苦思、矫情以从道,难也。有难之难,暗主取之。无难之难,明主居之。大臣之患,常立于二罪之间。在职而不尽忠直之道,罪也。尽忠直之道焉,则必矫上拂下,罪也。有罪之罪,邪臣由之。无罪之罪,忠臣置之。"(《杂言上》)荀悦关于君臣"二难"、"二罪"的分析,是客观反映了现实中的君臣想要成为理想中的明主贤臣所必须面对的两难选择。

(二)"天下国家一体"的观念

荀悦论君、臣的差别,同论君、臣、民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的,这是他政治思想的又一个重要方面。荀悦认为理想的君、臣、民的关系,是以君主为主导的三者统一体。

1."君臣互为依存",荀悦认为理想的君臣关系应该是"上下有交"。在君臣这对互为依存的关系中,君的作用是居于主导的。在进谏与纳谏过程中,这种主导作用体现得最为明显。

2."君"与"道"发生冲突的时候,"从道不从君",以道义制约君权。

(三)"正积于上""事实于下"的政治理想

荀悦"正积于上""事实于下"的思想,所涉及的八个方面:德、能、功、罪、行、言、物、事,包括了功罪封赏,也包括了人物评价,最终归结于社会风气的养成。"众正积于上,万事实于下",其中寄寓的是荀悦对于理想社会政治状况的追求。

(四)"立制以防忿争,一统序"--对政治统治秩序的维护

荀悦在《汉纪》一书中,对纲纪制度反复强调,希望通过"立制"来维护政治统治秩序。核心即是为了保证上下有序,不可僭越。

荀悦所著《汉纪》、《申鉴》,都寓有资政之深意。唐太宗将《汉纪》赐给臣下寻阅。极为政之体,尽君臣之义,是对《汉纪》一书的总结,也是对荀悦政治思想的评价。

荀悦作为东汉末年的政论家和史学家,其人性思想在吸收、综合前人的人性学说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政治实践有所创新和发展。他提出了性以辅命、性情相应、法教成性等人性思想。荀悦的人性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荀悦的人性思想最终是为其政治思想做铺垫,是其政治见解的哲学基础。荀悦认为政治行为又可以影响人性的存在变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统一关系。

所有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人事行为,而这些行为的好坏能够直接影响到命的存在状态。

荀悦认为情恶之说是不合情理的。人性是内在于人体的,其有善恶之质,彰现于外就是情的好恶,也就是说佐内情外。情是性的外在表现,住是情的本源。他认为,情有好恶的偏,也就是说佐内情外,情是性的外在表现。住是情的本源。他认为,情有好恶的偏向,但好恶不是善恶,好恶是爱好倾向,善恶是行为性质的判断。善恶非情,情亦非善恶,二者是不同的概念取向,不在一个层面,有着本质的区剐。荀悦认为,性的善质,待教而彰现。于外而发为情性、情不能自明善之行为,需由智圣之人教化引导而成。性的恶质バ枰法制来消抑。这里的消抑并非是把恶质从性中完全剔除,而是在性发于外之情欲好恶中抑制欲念的扩张,侵其有所畏惧而不能成为恶行。

THE END
1.政治法律思想和政治法律制度的区别政治法律思想和政治法律制度是政治法律领域的两个不同概念。首先,政治法律思想是指人们对政治法律活动的理论思考和思想观念。它包括对政治权力、法律规范、社会正义等概念的研究和探讨。政治法律思想的形成离不开哲学、政治学、法学等学科的研究和理论建构。政治法律思想的变化和演进反映了社会文明进程的不同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552271604956049747.html
2.法治与政治核心要义建设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研究谋划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和法治队伍建设长远规划,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推动东中西部法治工作队伍均衡布局,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http://www.mzyfz.com/html/2310/2021-12-26/content-1548297.html
3.思想政治与法律基础全集免费在线阅读收听下载思想政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 第一节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1 502 2022-07 2 思想政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 第一节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2 289 2022-07 3 思想政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 第二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考点1 333 https://www.ximalaya.com/album/69326207
4.《思想政治与法律基础》价格目录书评正版为满足广大考生及相关专业院校学生提高应试能力的需要,并为了适应考试重点的调整变化和要求,中国旅游出版社作为文化和旅游部唯一直属出版社,积极组织相关专家,严格遵循文化和旅游部颁布的《2023年全国演出经纪人员资格认定考试大纲》,编写了考试教材科目一《思想政治与法律基础(第二版)》和科目二《演出市场政策与经纪实务(http://m.bookschina.com/9054727.htm
5.渝粤题库陕西师范大学200841西方法律思想史作业15.《 》一书,集中体现了圣.托马斯的法律思想。( ) A.上帝之城 B.神学大全 C.神学政治论 D.忏悔录 16.___是法国社会法学的代表。( ) A.孟德斯鸠 B.卢梭 C.埃利希 D.狄骥 17.__是近代法治主义的创始人。( ) A.卢梭 B.孟德斯鸠 C.洛克 D.霍布斯 https://blog.csdn.net/m0_53223332/article/details/121792212
6.浅析卢梭的法律思想——以《社会契约论》为主要视域【摘要】阐述了卢梭关于法律内涵的理解,即法律是公意的行为。分析了有关政治法,民法,刑法,风尚、习俗和舆论的四种法律分类,指出了其主张的法的目标价值——追求自由与崇尚平等,进而引发出法律的适用,即人民立法与圣哲草拟法律相结合,建立法治国家实行依法治国的法律思想。 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307601.html
7.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6.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 27. 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 28. 爱国主义包含情感、思想和行为 29. 爱国主义是历史的、是具体的,在阶级社会中爱国主义具有阶级性 https://www.jianshu.com/p/5e31f40d90d9
8.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共包含48个理论授课学时,计3个学分,于每学年的秋季学期开课。作为高等学校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和首始课程,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https://jwc.usc.edu.cn/info/2100/5637.htm
9.法治思想的研究(精选十篇)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从以下两方面起到了对国家法律文化的支撑作用。一方面, “依法治国”是我国建设现代化法治国家的核心法律文化, 依法治国观念的深入需要抗衡中国传统社会根深蒂固的“人治”文化, 唯一的抗衡手段是教育手段。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具备现代化社会治理的先进理念, 比如效率优先、契约自由、经济民主、社会正义等教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36rm34n.html
10.演出经纪人考试题库(思想政治与法律基础)一演出经纪人考试题库(思想政治与法律基础)一 附答案(典型题) 单选题(共 50 题) 1、“表演内容含危害国家安全,或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行为属于违反《营 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第( )条规定。 A.十五 B.二十 C.二十五 D.三十 【答案】 C 2、临时搭建舞台的安全防范对象主要针对( )。 A.舞台台面 B.观众席https://www.ycjjr.net/article/108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