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宪法》:为什么英国选择“议会至上”而不是“三权分立”?国会行政权立法权

众所周知,美国宪法中“三权分立”的原则来自于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而在这书中,关于“三权分立”的原则又是针对英国政体而发的。在第十一章第六节《英格兰的政体》中,孟德斯鸠说了一句重要的话:

“虽然自由国家中的立法权不应约束行政权,但其却有权且应该有权对自己制定的法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这便是英格兰政府相较于克里特、斯巴达的优势所在。”

这句话表明,立法机关要怎么监督行政机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立法机关没有监督的能力,那么它所制定出来的法律就是废纸一张,每次开会都是在进行无用的清谈。列宁曾在《国家与革命》中批评说:“(在大部分国家里)真正的‘国家’工作是在幕后做的,是由各部、官厅和司令部进行的。议会专门为了愚弄‘老百姓’而从事空谈。”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英国人对自己的国家政体进行了精心设计,用“议会至上”的原则来监督行政机关。

英国的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关系

议会制在英国由来已久,伏尔泰在《哲学通信》里说,在征服者威廉前后(11世纪,北宋时期),英国人就有议院了。威廉像东方君主一样支配着他的臣民,他不准任何英国人在晚上八点后点灯,违者处以死刑——据说是为了预防人们在晚上开会。那时,行政权力与立法权力都合并在王权之中。

1215年,国王在各方压力下,签署了旨在限制王权的《大宪章》。到了都铎王朝时期,从亨利八世的“盲从议会”、伊丽莎白的“窃窃私语议”会再到詹姆斯一世时代为止,随着实力壮大,议会逐渐有了反意。在随后的内战中,议会战胜了国王,并于1688年确立起了统治地位。对此,伏尔泰说在别的国家里,内战的结果是奴役制度的恢复,而在英国内战却成就了自由——英国之所以没有再陷入改朝换代的轮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议会至上”原则确立的缘故。

“议会至上”原则主要体现在英国的宪法中,但英国人的“宪法”观念与美国人不同,他们的宪法并不是成文的法律文件,而是实际的社会政治秩序,是整套从前代继承下来的法律、习惯和先例。

据英国人沃尔特·白芝浩在《英国宪法》里所说的,英国的行政权与立法权并不是分立开来的,相反,它们紧密地联合在一起,几乎达到融合的程度。主要体现在英国的行政机构(内阁)只相当于立法机构中的一个特殊委员会——内阁成员本身就是议会成员。

与美国国会不同,英国议会的主要事务不仅是立法,而且还负责选任并保任一个行政长官。这个行政长官叫做首相,他只能在议会划定的圈子里挑选自己的阁员,组成中央政府。所以白芝浩说:

“总而言之,内阁是一个由立法机构从它信任和熟悉的人中选定的控制委员会,其任务是治理国家。”

这样,英国的最高行政机构也就只是最高立法机构的一个委员会,行政权是立法权派生出来的,与美国不同;美国的总统与国会是通过各自的选举方式,由选民选举产生,国会决定不了总统的人选,总统也决定不了议员的人选,行政权独立于立法权之外。

英国责任内阁制的优点

沃尔特·白芝浩在《英国宪法》里提到,英国政体有两个部分,一个是君主所代表的“富于尊严的部分”(thedignifiedpatr),另一个是内阁所代表的“富于效率的部分”(theefficientpart)。内阁之所以被设置为议会的一个特殊委员会,主要是为了追求行政效率。

白芝浩认为“议会至上”比起“三权分立”,有着几大优势。

首先,在效率方面。英国的内阁是由议会选定的,所以彼此之间既熟悉又信任,并不像美国那样,总统经常得跟国会扯皮。英国内阁要想推行政策时,总能迅速得到议会的立法协助。由于社会是不断发展与变化的,所以政府的开支不可能固定不变,倘若遇到战争等特殊情况,由于内阁与议会相互熟悉,所以不必为了征税问题而费力游说、或者互相争吵。只要内阁能获得议会的信任,政令就会畅通无阻,拥强有力的支持。而美国的总统与国会却总是处于互相戒备状态中,总统下面的财政部长若想增税,还得游说国会的筹款委员会——由于国会要对选民负责,故而倾向制止增税;而财政部长只对总统负责,又倾向支持增税,最终导致双方吵得不可开交,甚至陷入瘫痪。

其二,在监督方面。内阁首脑是由议会任命的,所以议会可以直接监督内阁。在组阁之前,内阁首脑已经以议员的身份在议会中发表过自己的施政理念,并且经过反复的争吵与辩论,获得大多数的信任之后,他才能上台践行自己的诺言。一旦发现他所做的跟之前所讲的不一样,或者经过实践检验发现效果不佳,那么议会就会给他投不信任票,使他还没坐满自己的任期就提前下台了。正如白芝浩所说,英国“政府的去留是通过辩论以及国会中的党派分野来决定。”美国总统则不一样,在当选前他所发表的施政理念可以不兑现;在四年任期里,只要不犯罪,国会弹劾不了他,民众也奈何不了他——美国人只能防止总统犯罪,却无法惩治政府无能。

“(对于美国人来说),你事先已经预定了政府,不管它是不是适合你,不管它干得好还是干得坏,不管它是不是你想要的,在法律上你都得保留他。”

美国的布坎南与胡佛以无能著称,但都做满了自己的任期。那几个被称为“最糟糕的总统”——约翰·泰勒、菲尔莫尔、安德鲁·约翰逊——都是因为前总统突然离世,由闲职的副总统之位晋升而来的。

英国政体仍强调权力制衡

虽然英国的行政权与立法权是融合的,但这种融合很像黑格尔哲学里的“异化”——行政权是从立法权里“异化”出来,并且同立法权相矛盾的东西。

英国内阁是议会的一个委员会,但这个委员会是特殊的,它能够反过来消灭整个议会——表现为首相有解散议会的权力。当议会与内阁发生矛盾,或者有意阻扰政策的执行时,内阁可以用集体辞职罢工或解散议会来进行反击,对议会形成压力。无论是内阁辞职导致议会胜利,还是首相解散议会确保内阁胜利,行政机构与立法机构的矛盾都会通过这种方式尽快解决,不必像美国那样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导致长期陷入僵持。

英国政体的巧妙之处在于,它允许行政权暂时消灭立法权,也允许立法权暂时吞并行政权,避免双方相持不下。通过内阁重组、议会改选的方式,可以化解行政权与立法权之间的矛盾。赋予首先解散议会的权力,也是为了避免古代雅典那种多数人暴政现象的出现。当议会被乌合之众与党同伐异弄得乌烟瘴气时,首相可以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实现对乌合之众的瓦解,重新改组议会。白芝浩写道:

“可以说,英国的体制不属于立法机构对行政机构的吸收,而是二者的融合。要么内阁立法和行政,否则的话它可以行使解散权。它是一个被创造物,又是一个可以消灭立法机构的行政体。”

通过这种巧妙的设置,不仅确保立法权与行政权相互制衡,并且又可以避免它们由于制衡而出现相持的局面。在英国,会经常出现首相更换、议会重选的情况,但英国的政局并不为此就比美国动荡。因为在英国,“议会至上”的原则始终没有被动摇。

英国的行政权由立法权派生,但通过巧妙的设置,它可以反过来制衡立法权而不会影响到彼此融合的现状。优良政体追求的并不是简单的权力分立,而是要建立其用权力制约权力的制度,避免一个不受任何制约的最高权力出现。

THE END
1.上层建筑是复杂庞大的体系,以下属于政治上层建筑的是()。其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其表现形式是经济体制,即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上层建筑由观念(思想)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两部分构成。[查看详情]https://www.360kao.com/shiti/334-294308.html
2.以下各项中属于上层建筑的有()A经济体制B法律C哲学D政体C、 政治法律思想 D、 劳动者 免费查看参考答案及解析 [明勇马讲2210]下列各项属于上层建筑的是()。 A、生产关系 B、经济体制 C、国家政权 D、自然科学 免费查看参考答案及解析 道德是由一定的的()所决定的,并为其服务的上层建筑。 A、政治制度 https://m.12tiku.com/newtiku/919839/33332092.html
3.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属于社会存在还是社会意识?跪谢dlfjeital2014.03.29浏览84次法律法规分享举报 老师说属于社会意识,可参考书上特别指出属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包括政治思想,政治制度属于政治思想吗?还有,上层建筑都属于社会意识吗? dlfjeital 采纳率:58% 等级:9 已帮助:15人 私信TA向TA提问 1个回答 法易小助手 2014.03.30 法易小助手 采纳率:85% 等级:23 已https://wenda.so.com/q/1412768670709020
4.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属于上层建筑变革吗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属于上层建筑变革。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养老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涉及到社会经济基础的调整和利益分配的变化,因此必然会引起上层建筑方面的相应变革。 具体来说,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会对社会政治制度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572672951799752644.html
5.下列各项,哪一个不属于政治上层建筑()A.政治法律思想B.政党C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下列各项,哪一个不属于政治上层建筑( ) A.政治法律思想 B.政党 C.国家政权机构 D.法庭A.1B.2C.3D.4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https://www.shuashuati.com/ti/633feeea51e34bba850923824c08b3fd.html
6.2020年成考专升本《政治》试题及答案(卷三)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文化的社会功能的是( ) A.信息功能 B.教化功能 C.强制功能 D.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 5.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即对立又统一的基础是( ) A.宇宙神灵 B.劳动 C.人民群众 D.英雄人物 6.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 A.艺术 B.国家政权 http://zdcycj.com/m/view.php?aid=617
7.文化属于上层建筑吗?政治宗教,道德,哲学,政治法律思想,科学,语言都属于观念上层建筑。那么文化当然是前面的一个方面或几个http://bbs.kaoyan.com/t4062049p1
8.政治上层建筑学术百科提供全面的“政治上层建筑”相关文献(论文)下载,论文摘要免费查询,政治上层建筑论文全文下载提供PDF格式文件。政治上层建筑中文、英文词汇释义(解释),“政治上层建筑”各类研究资料、调研报告等。https://wiki.cnki.com.cn/HotWord/1950114.htm
9.专升本政治科目题型及考情分析(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指同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及设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上层建筑是根源于经济基础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性质的经济基础,就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上层http://www.ntxlts.com/m/387/
10.高中思想政治:如何区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分别属于社会意识还是社会存在? 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社会存在。 上层建筑中各种设施---社会存在;其他属于社会意识,如: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文化制度、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等。 注意:有关经济方面的制度都属于经济基础,如: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分配制度等。 结论https://m.book118.com/html/2022/0726/5231101001004313.shtm
11.王金霞:论法律在社会结构中的定位——一种分析马克思主义的讨论摘要本文以一种分析的方式来讨论法律在社会结构中的定位问题。法律属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每一个命题本身都蕴含着多种理论上的困难,法律在什么意义上属于上层建筑,法律的调整关系和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着怎样密不可分的联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应该从什么意义上来理解;经济基础决定上http://www.marxistjuris.com/show.asp?id=751
12.政治体制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辞典这种具体表现形式指党和国家的各种具体政治制度,政府领导体制(或叫行政机构)、政权领导体制(或叫权力结构)、政治法律设施等。政治体制是一个综合性的政治范畴,属于社会上层建筑。政治体制和基本政治制度的关系极为密切,但二者并不是等同的。基本政治制度决定政治体制,政治体制应当体现基本政治制度的要求。社会主义政治体制https://www.suinian.com/book/1482/557343.html
13.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在这里,毛泽东为政治上层建筑方面的改革,提供了理论根据.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提出,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即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1980年8月,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报告中系统地论述了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他指出,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的弊端,妨碍甚至严重http://chinaps.cass.cn/shjk/zzxlwsjk/mkszyztyj/zxpzzll/201506/t20150626_2365394.shtml
14.李林:构建马克思主义政治法律学的自主知识体系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在社会主义社会,上层建筑不仅先于自己的经济基础而产生,而且往往成为建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政治前提、制度https://law.ucass.edu.cn/info/1985/6681.htm
15.05年10月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总结(一)十八、法律的阶级性所用法律的阶级性是:法律产生于一定性质的生产关系,属于特定社会上层建筑之一。为一定阶级服务的属性. 十九、法律的作用1.法律的规范作用。(指引作用、教育作用、评价作用、预测作用、强制作用)是从法律规范调整人的行为这一特征来分析法律所起的作用;2.法律的社会作用是从法律的本质和目的角度分析http://www.dadeedu.com/html/dade_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