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明德苑清风箴言官员要带头学习法律掌握法律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

“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也无术”,此宋儒苏子瞻语也。入官之初,先将《大明律》见行条例,公余研穷。仍选善刑名法家一人,朝夕议论。其申呈上司供招,俱要情与律合,律与招同。若不明于律法,则舞文之辈,贿赂抗法,出入生死,致情律不同,上司翻驳。切宜戒之。

——明·佚名《初仕要览》

历史上独尊儒术之后,职业官僚的主要素养就是精通儒家经典。尤其到明清时期,职业官僚的正途出身主要有两条:一条是精通四书五经,擅长八股文的科举胜出者;另一条是连四书五经也不懂,但出钱买官的捐纳者。这一时期,精通法律的文吏只能在衙门从事胥吏的工作。

古代行政和司法不分,无论在什么职位上,官员都面临司法和行政双重工作。尤其府州县正印官,审理词讼案件是最重要的工作,不懂律例,怎么当好官呢?只能被精通律例的胥吏蒙蔽。所以,上述《初仕要览》的作者建议刚进入仕途的人学习《大明律》,还要“选善刑名法家一人,朝夕议论”,努力学习律法。

在清朝,为弥补正印官不懂法律的短板,就演化出正印官聘请懂法律的幕友协助长官的制度。清朝各级衙门的“一把手”都要聘请幕友(也叫师爷)作为专业顾问,其中最重要的是刑名师爷和钱粮师爷。

但聘请刑名师爷这样的惯例,反而更加助长了官员的惰性。一些不懂法律的州县长官,几乎把大小所有官司事务都交给刑名师爷。百姓递上状子,师爷写出受理与否的意见,叫做“批呈词”,供长官定夺。对于州县官自己审理办结的案件,师爷要负责写出判决词,对于需要提交上级部门审转的案件,州县官审理后,还要由师爷写出“定拟招解”,作为判决意见。

虽然刑名师爷作为州县官的法律顾问,有些案件完全听取其判决意见,但是师爷毕竟是顾问,不承担任何司法责任。

按照规定,当堂审理案件是正印官的职责,作为知县副手的县丞都无此权力,更何况不在编制的师爷。所以,知县坐堂审案,师爷往往要事先给出比较详细的提示,设计审理“剧本”,审官按剧本上演。但是当堂审理,情况多变,师爷不可能预料到各种可能性,一旦出现变化,没有按照“剧本”该当如何呢?所以,州县衙门往往在大堂后面拉起一个帘子,以便幕友“垂帘听审”。

官员审理案子,与原告被告面对面,可以察言观色,采取灵活机动的问询方法将案情弄清楚。没有亲自在堂见证审理过程的师爷,要在知县审理后根据他人陈述写出判决书或看语,往往存在偏差,缺少亲自审理所能掌握的确定性和精确性,甚至把握不了重点。

还有一点,师爷并不是总能依赖的。有些师爷职业道德堪忧,会抓住长官对法律不熟的弱点,枉法弄权,“贿赂抗法,出入生死”。如果被追查责任,只能由长官负责,而作为顾问的师爷,是不受吏部处分条例约束的。

总之,作为衙门长官,聘请懂法律的专业人士作为法律顾问,有其正面意义,但这肯定比不上官员自己研习法律、精通法律。只有自己完全成为内行,才不会被他人蒙蔽欺骗,才能断案如神。

原标题:《【廉政明德苑】清风箴言|官员要带头学习法律、掌握法律》

THE END
1.中国古代法制名人名言80条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名言吧,名言是历史文化精华的积淀,对后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警戒作用。什么样的名言才是好的名言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古代法制名人名言,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管子《管子 禁藏》 https://3g.yjbys.com/mingyan/mingren/724219.html
2.唐律的慎刑思想及其传承唐律的慎刑思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人道主义的精神、公平正义的理念,虽然距今已有千余年时间,但仍具有当代价值,可以经过转化与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重要元素,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例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应对犯罪,从“镇压和宽大相结合”到“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再到宽严相https://qinfeng.gov.cn/info/1064/232288.htm
3.小学教材改革山西小学一年级三科教材换新版古诗文、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文,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文、赞颂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篇目、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篇目,阅读新版语文教材,就将浸染在传统文化中。 变化 增加古诗文数量设置传统文化专题 增加了古诗文的数量,是新教材最显著的变化之一。小学语文有古诗文129篇,初中有132篇。平均https://www.tbqqq.com/zixun/29697.html
4.第四单元骄人祖先灿烂文化活动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第四单元骄人祖先灿烂文化活动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科目授课时间节次--年—月—日(星期——)第—节指导教师授课班级、授课课时授课题目(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第四单元骄人祖先灿烂文化活动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设计意图本节课旨在通过讲述我国古代祖先的骄人成就,弘扬民族文化,增强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54709857.html
5.统编《语文》教材的四大变化:先学识字再学拼音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加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法治教育、国家主权意识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主题内容,并专门设置了“中国梦”“总体国家安全观”等专题。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小学阶段通过春节、清明节等中华民族重要传统节日和传统礼仪,以及最具代表性的文字、古代科技成就等,提高学生对https://sdxw.iqilu.com/share/YS0yMS01ODQzNjQ1.html
6.考研政治思修和法基复习方法12篇(全文)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律精神 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3.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法律思维、法律权威) 2小时 第8章 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 初中政治复习方法初探 第3篇 初中政治复习课知识点较多、学习量较大, 加之政治学科本身理论性、系统性的特点, 要在有限的45分钟内最大程度https://www.99xueshu.com/w/file048gf6g4.html
7.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精选9篇)(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第二板块是道德教育,包括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第三板块是法律教育,包括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第八章(了解https://www.360wenmi.com/f/file236n4j9n.html
8.小学道德与法治小学道德与法治_古老而优美的汉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 《古老而优美的汉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1028/5222344101011001.shtm
9.骄人祖先灿烂文化整体教学设计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骄人祖先 灿烂文化——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单元教材解读】一、单元主题本单元题目为“骄人祖先,灿烂文化”,紧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主题,分别以文字、科技、美德为中心,编排了三课内容:《美丽文字民族瑰宝》《古代科技耀我中华》《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https://m.zxxk.com/soft/47435159.html
10.2020咸宁中考试题评析!看这里→信度数学课程标准考试考试题英语本次试题选材,从听力短文“回忆疫情,感悟成长”到单项选择中“建党百年,红歌共庆”“天问一号,着陆火星”等;从完形填空“国王与奇境,责任与担当”,到阅读语篇的“四大名著,弘扬传统”“关爱老人,情系心间”“伟人袁隆平,平凡的一面”“关注健康,保护视力”等;从综合填空的“坚定目标,以己为镜”,到书面表达的“https://3g.163.com/dy/article/GD8GOAST0550F7DV.html
11.广东实验中学高一校本课程计划课程内容设计本课程针对高一学生的水平和品味,先从诗词常识入手,介绍中国古代诗词的发展概况及诗词分类。继而从唐宋诗词中精选名家名作,进行略带专题深度的导读。导读分为作家简介、作品文本和注释、作品思想和艺术解析等。最后简要介绍诗词作品的常用鉴赏方法。 教材选用教师印发讲义 学生应具备的基础1、对中国古代诗词作品https://www.360docs.net/doc/dc4a09505a8102d276a22f95.html
12.弘扬传统文化:中华古圣先贤你知道多少?二【摘要】“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中华古圣先贤”就是我们民族古代的英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之中,习总书记反复强调,在新时期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民族道德素养,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https://www.douban.com/note/857162076/
13.医古文大纲(供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专业用)③段逸山、孙文钟编著.《实用医古文》.上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1997.12 ④段逸山、孙文钟主编.《新编医古文》(修订本).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6.1 ⑤王力等编写、蒋绍愚等增订.《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7 ⑥王力主编.《古代汉语》.北京:中华书局,1978.4 https://www.hainmc.edu.cn/zyxy/info/1027/6975.htm
14.自考大专04121中国文化导论考试考核知识点复习资料第一阶段:是中国文化的史前和起源时代,包括旧石器和新石器时期,相当于中国古代的传说时代; 第二阶段:是中国文化的雏形时代或“青铜时代”。包括夏、商、西周。 第三阶段: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或“元典时代”。包括春秋、战国两个时期,,这是中国社会与文化史上 http://www.mdgs-edu.com/fxzl/1860.html
15.高一上期末(名校)自主命题考区B.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古文”指先秦两汉时期的散文,与骈文相对。 C.六艺经传,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如《左传》。 D.唐朝在行政区划上实行州县制,“刺史”为州的长官,“县令”是一县之长。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针对当时社会上出现的https://zujuan.xkw.com/thematiclist/10pt3709ct10928n299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