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法治内涵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我党继提出工业、农业、国防、科技“四个现代化”之后,明确提出的又一个现代化。如果说“四个现代化”是技术层面的现代化,那么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则是理念和制度层面的现代化。

法治是现代文明国家的共同特征,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也是我国国家建设的重要目标。我国《宪法》第五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就是要使各项国家治理体制都有明确、良好的法律规定,在国家治理中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使国家达到法治的状态。《决定》全文中一共十七次出现“法治”和“依法治国”,并在第九部分专门阐述了建设法治中国的五个重要方面。推动法治中国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障。只有建立法治中国,才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立法治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会有制度性保障。

THE END
1.善用环境法学实现善治——治理理论的主要概念及其含义这里的法治,是指根据法律而不是按照个别人的意志治理国家;法治的核心是强调主权在民、民主政治、法律权威、法律治理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是一种通过法律来体现、实施和保障的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包括人与人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法律是三种组织和公共管理的最高准则,任何政府官员和公民都必须依法行事,在法律https://law.kust.edu.cn/info/1126/1744.htm
2.协同推进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改革三是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补强法律体系的空白点、薄弱点。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就是加快推进国家治理急需、人民美好生活必需的重要立法,以良法保障善治和改善民生。加强新兴领域立法,就是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NjY4MTk2Ng==&mid=2653358370&idx=1&sn=5f43c685c307b9ac44f3dce5019142b5&chksm=816dc7d98b96ad96c6f45a72cf8ebb83b840f30dec788348bfaaa9a1c8d68c847e1700025b6c&scene=27
3.简析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法律知识简析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法律知识 2023-03-07 知识与热点类问题 法律分析: 1,法治是民主的重要保障. 2,法治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体现. 3,法治是维持社会秩序,维护社会正常运转的保障.现代社会治理的复杂程度与过去有质的差异. 4,法治是社会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法治本质上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有利于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1312994926296176419.html
4.“好人法”惩戒诬告者:道德治理要用命令方式发挥“抑恶”的社会作用编后语:重新审视“治理”的涵义,让我们了解“抑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付诸实践,深圳出台《规定》不失为一种可取的方法。只有让好人得到好报,恶人得到应有的惩治,整个社会的价值次序才能回归正常。 道德治理与法律治理的反思 在社会生活中,强烈的经济冲动往往会冲垮道德的防线。解决见利忘义、诚信缺失的现象需要外在http://www.wenming.cn/wmpl_pd/ztch/201307/t20130710_1339605.shtml
5.山东省第三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暨2020年度(第十四届12.网络社会法律治理与技术治理的二元共治 作者:郑智航(山东大学) 中国法学,2018年第2期 13.罪刑均衡的理论基础与动态实现 作者:刘军(山东大学) 法律出版社,2018年4月 哲学社会学 14.解构性的正义概念 作者:谢文郁(山东大学)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第4期 https://paper.dzwww.com/dzrb/content/20200924/Articel07002MT.htm
6.法治,不是政府以法律来治理社会,而是政府行为,在法律约束之下哈耶克的名言:“法治,不是政府以法律来治理社会,而是政府的行为,在法律的约束之下。”一语道破了法治的真谛。在我们这个时代,法治已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一个热门话题,也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爆点。 首先,我们要明确,法治并不仅仅是政府用法律来管理社会,而是一种政府行为在法律约束之下的自律。在这个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109/20/15604356_111051323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