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自治原则在涉外合同中的都有哪些规定?

依据我国《合同法》第126条第1款的规定:“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选择处理合同所适用的法律,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同时,《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司法解释》第七条也明确:“一方当事人以双方协议选择的法律与系争的涉外民事关系没有实际联系为由主张选择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从本条规定可以看出,当事人可选择与争议无关的法律作为合同准据法。

2、当事人选择法律的方式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下称《法律适用法》)第3条规定:"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可以直接明确选择涉外民事关系适用的法律。”当事人需以“明示”方式选择适用法律,即在合同条款中明确约定合同应当适用的法律或通过独立的法律选择协议表明合同所适用的法律。与“明示”相对应的法律选择方式为“默示”或“暗示”选择,即当合同当事人未对合同所适用的法律作出明确选择时,由法院根据其他合同条款、案件事实或当事人的其他行为来判断当事人选择法律的真实意图,进而确定合同适用法律。我国法律目前对于“默示”的法律选择方式未加以规定。

除此之外,根据本条规定可以看出,中国法律只是赋予了当事人在涉外民事关系中选择法律适用的权利,而在非涉外民事关系中,当事人没有选择法律的权利,只能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依据《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司法解释》第8条第1款的规定,"当事人在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协议选择或变更选择适用的法律的,人民法院应予批准。"

4、当事人选择法律的范围

我国法律对于当事人对法律的选择问题作出了限制性规定。《法律适用法》第6条规定:“当事人规避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行为,不发生适用外国法律的效力。”《法律适用法》第7条规定,“适用外国法律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公共利益的,该外国法律不予适用。”因此,当事人不得以避开我国法律强制性规定或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适用外国法律。

再者,对于某些性质的涉外合同,我国法律已经对合同适用法律作了强制性规定,不允许当事人双方进行法律选择。根据《合同法》第126条第2款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履行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因此,当事人有权对合同所适用的法律进行选择,但倘若当事人通过合同约定选择排除我国法律的强制性规定,该行为将不会得到我国司法机构的认可。

THE END
1.符合法律规定的意思自治原则什么意思符合法律规定的意思自治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有权按照自己的真实意愿独立地选择和决定交易对象和条件,建立和变更民事法律关系,并同时尊重对方的意愿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或损害他人及社会利益。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体现了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自主性和平等性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debbdd5f12cf6f001111
2.私法自治原则问法百科私法自治原则,又称意思自治原则,是指法律确认民事主体得自由地基于其意志去进行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基于私法自治原则,法律制度赋予并且保障每个民事主体都具有在一定的范围内,通过民事行为,特别是合同行为来调整相互之间关系的可能性。 一、私法自治原则的概念 https://www.51wf.cn/view-term-changelist/16476
3.什么是意思自治原则意思自治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可依自己的自由意志从事民事活动。意思自治包含自主参与、自主选择、自己责任等基本内容。 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民事立法、民事司法和民事活动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准则。 民事意思自治原则是民法中的基本原则,有了意思自治原则,当事人就可以在不违反相关法规的情形下,按照自己的想法来选择法律原则。https://www.gaodun.com/wenda/zhongji/135788.html
4.合同意思表示自治原则法律规定是什么?专家导读 合同意思表示自治原则的法律依据是《民法典》,在进行民事活动时,应当遵循自愿的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签订合同。合同意思表示自治原则又称合同自愿自由原则,当事人充分享受合同的自由。 合同意思表示自治原则法律规定是什么? 一、合同意思表示自治原则法律规定是什么? 意思自治又叫合同自愿或契约自由原则就是指在https://mip.64365.com/zs/1466595.aspx
5.论意思自治原则在国际私法领域的法律适用论意思自治原则在国际私法领域的法律适用,国际私法,意思自治原则,法律适用,意思自治原则是国际私法中一项重要原则,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及进步,意思自治原则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学者所接受,并表现出许https://wap.cnki.net/lunwen-1014154099.html
6.论《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中的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摘要】:作为国际私法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意思自治原则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在各国的立法和实践中都有所体现。随着涉外民商事交往的深入,意思自治原则在不断地丰富其内涵,扩大其外延。2010年《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涉外法律适用法,它的实施对我国涉外民事交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当事人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TSF201402026.htm
7.商法的基本原则所谓合同自由原则,又称为契约自由原则,是指在当事人是否订立商事合同 以及在订立商事合同的过程中,其内容、形式,得依当事人的意思自行决定,除违 背公序良俗者外,国家法律不加以干涉。合同自由原则是私法自治原则在商事交易法中的具体体现。其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https://www.douban.com/note/768100406/
8.2022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620《法学要求考生具有法理学、宪法学和行政法学的基本法律专业素养,具备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体包括: 一、准确把握法理学、宪法学和行政法学的基本知识。 二、理解和掌握法理学、宪法学和行政法学的基本定义、特征、内容。 三、准确把握法理学、宪法学和行政法学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基本原则,以及相关的法律https://www.ibudding.cn/a/129889.html
9.论私法自治与民事法律行为虽然有明确的理论基础,但德国民法本身并未像《法国民法典》那样明文规定私法自治原则,而仅于债编中的第305条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依民事法律行为创立债之关系,及债之关系内容之变更,以当事人间有契约为必要。”德国联邦宪法法院认为,德国基本法第二条第一项关于任何人有自由发展其人格之基本权利的规定,保障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7/01/id/233674.shtml
10.比例原则在民法上的适用及展开内容提要 比例原则包含“适当性”“必要性”和“均衡性”三个子原则,其通过对“手段”和“目的”之关联性的考察,以确认国家权力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干预有无逾越必要的限度。比例原则的精髓在于“禁止过度”,对包括民法在内的整个法律秩序发生作用。比例原则适用于民法不仅具有可行性,而且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http://fxcxw.mzyfz.com/dyna/contentM.php?id=14175
11.《民法典》解读5:民法典基本原则之三,自愿原则及意思自治限制自愿原则,有的学者称为意思自治原则,也有人称为私法自治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时意志独立、自由和行为自主,即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时,以自己的真实意志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根据自己的意愿来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民法典的自愿原则,实质上承担起了“意思自治”民法核心价值的重任,高举“法无禁止皆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121/07/61238064_104914792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