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必备的50条法律常识,中考生切勿遗漏!

3.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4.我国民主法制建设中推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

5.青少年要学法、懂法、守法、护法,增强法制观念。

6.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准则——法律。

7.什么是法律?——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8.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9.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依法自律,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10.经济活动的参与者——(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必须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11.法律打击各种经济犯罪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

12.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和巩固,一要靠教育,二要靠法律。

13.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般违法发展下去就是犯罪)

14.国家的根本大法(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母法)

15.刑法的作用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惩治犯罪。

16.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并要逐步学会依法保护环境。

17.犯罪的本质特征是——具有社会危害性。

18.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肯定违法(违反的刑法)

19.违法(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的联系两者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20.犯罪要受到惩罚、刑罚

21.刑法的目的——预防和减少犯罪

22.什么是宪法——在内容上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在法律效力上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的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23.宪法是人民权利的最重要的法律保障。

24.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25.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制度)——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6.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7.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8.我国的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29.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

30.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的有——受教育和劳动。(体现权利义务的一致性)

31.青少年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用法律约束青少年的行为、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环境、协调社会的青少年的教育保护职责)

33.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有——《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4.未成年人要认真学法、用法,不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5.什么是违法行为——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和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有违宪行为、刑事、民事、行政违法行为)

36.什么事犯罪——是指有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37.我国法律的性质——体现工人阶级及广大劳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38.人身自由权利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公民依法享有的人身自由权利不受非法侵害。(不受非法逮捕、拘禁、搜查和侵害,人格尊严不受侵害,住宅及通信自由、秘密等受法律保护)

39.公民的人身权利(生命健康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等)受到法律保护,要学会依法维护人身权利。

40.父母有抚养、教育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孝敬父母、依法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及孝悌美德)。

41.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依法保证适龄儿童和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42.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享有占有、使用、受益和处分的权利,以及依法继承权等)

43.公民应依法自觉纳税。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具有强制性,不按章纳税是违法行为。(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44.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参加国家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45.公民依法行使批评权和建议权有利于监督国家机关的工作。

46.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47.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青少年要敢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48.我国法律鼓励、支持公民同违法犯罪组成。揭发检举、正当防卫是公民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有效手段,公民受到非法侵害时要用法律武器,依靠执法机关,依照法律程序<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49.我国公民享有的自由和权利是广泛的、真实的,其原则是——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50.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是公民意识的重要表现(权利和义务密不可分,相互依存)

THE END
1.2024年广东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法律板块(附答案解析).pdf2024年广东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法律板块 一.选择题(共50小题) 1.对下列新闻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二十一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第二次会议于2024年3月11日修订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604/5002301324011221.shtm
2.国家开放大学2023年春《思想道德与法治》专题测验具备突出的才能,无需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德法兼修 答案是:德法兼修 担大任,就是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讲求奉献,实干进取。 对 错 答案是:对 思想道德和法律都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https://www.diandahome.com/166175.html
3.《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3)《思想道德与法治》课面对的是全院所有的专业的一年级学生。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通过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大学生能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和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在综合素质上契合我院爱国爱家爱他人、感恩包https://szb.scvtc.edu.cn/info/1003/1974.htm
4.[教案]2023版道德与法治教案教学设计专题7第4讲自觉尊法学法二一教育 课件站 2023版道德与法治教案教学设计专题7 第4讲 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教案,课件资源,教案设计 思想政治教案二一教育课件站https://edu.21cnjy.com/p-19384029.html
5.专题08走进法治天地5年(2019《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历史上首个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民法典与公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它的颁布施行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和热议。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民”与“法”的关系。 2023-08-25更新|91次组卷|1卷引用:专题08走进法治天地-5年(2019-2023)中考真题道德与法治分项汇编(北京专用) https://zujuan.xkw.com/thematiclist/7pt3860ct11708n325156.html
6.德治与法治核心要义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http://www.mzyfz.com/index.php/cms/item-view-id-1548298
7.道德与法治全集在线观看–综艺《道德与法治》是生综艺节目。节目简介:2012年1月14日,山东卫视在早间时段7:34推出的长达一个小时的专题节目。秉承弘扬法治精神的主旨,力求更为广泛地传播法治观念。探求事件背后的真相,聆听影像背后的故事,挖掘案件当事人的心理根源,展现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彰显社https://m.iqiyi.com/lib/m_200102114.html
8.★道德与法治教案道德与法治教案大全道德与法治教案专题:最新提供道德与法治教案,道德与法治教案大全,欢迎收藏无忧考网教案栏目获取更多最新道德与法治教案资源。【CTRL+D 收藏备用】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及教学反思(20篇) 【导语】亲爱的老师们,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学生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更是紧扣时https://www.51test.net/jiaoan/daodeyufazhi/
9.从“思想品德”到“道德与法治”,政治课本不仅仅是改名2016年起,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的“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将统一更名为“道德与法治”。这是1949年以来,“法治”二字首次出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政治课程名称中。 研究人士透露,在接下来的改革中,法律课程会相对集中、形成较为统一的体系;在年底即将出台的高中新课标中,政治与法治或也将成为独立的必修单元。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605/23/c85277.html
10.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道德、法律篇逻辑图】 ?专题五道德 一、道德及其变化发展 考点1.道德的含义与起源 (1)含义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它是以善恶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起源 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
11.涉“校园欺凌”法律依据典型案例汇总1.指导学校切实加强教育。中小学校要通过每学期开学时集中开展教育、学期中在道德与法治等课程中专门设置教学模块等方式,定期对中小学生进行学生欺凌防治专题教育。学校共青团、少先队组织要配合学校开展好法治宣传教育、安全自护教育。 2.组织开展家长培训。通过组织学校或社区定期开展专题培训课等方式,加强家长培训,引导广https://www.sclztv.com/news/134611
12.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本课程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成长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课程大纲 查看更多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绪章 绪论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 0.1 专题一 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https://higher.smartedu.cn/course/6260b0e2f29a9e60d0f256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