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时代是我们理解当前所处历史方位的关键词。
2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重任。我们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3法治建设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制度支撑和法律保障,通过对思想道德的基本原则予以确认,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国家强制力保障。
4人对自身的认识,既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又是一个常新的问题。对人的认识,核心在于认识人的本质。
5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6*1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2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了人的本质。
7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包括对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根本看法。
8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社会成员人生价值的大小,除了要掌握科学的标准外,还需要掌握恰当的评价方法。
*1既要看贡献的大小,也要看尽力的程度。
*2既要尊重物质贡献,也要尊重精神贡献。
*3既要注重社会贡献,也要注重自身完善。
9美好的人生目标要靠社会实践才能转变为美好现实。
9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的人生观,没有正确把握个人与社会辩证关系,忽视或否认社会性是人的存在,和活动的本质属性,对人的需要和理解极端,狭隘和片面,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一己私利的。
10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钙”。
11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12*1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
*2理想信念催生前进动力
*3理想信念提供精神支柱。
*4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13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14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15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传承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基因,汲取时代的丰厚精神滋养,是对中国精神内涵的系统阐释。
16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振奋起全民族的“精气神”
17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揭示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18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4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19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民心所向。
20改革开放创造的奇迹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来自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各方面创新。
21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2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代表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23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4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追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这一重大问题,揭示了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从国家层面标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刻度。
25“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底色”。
2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人民性和真实性使其具有更高的道义力量
27青年的未来与国家的未来同频同向,青年一代的理想、本领和担当勾勒出国家的形象和力量。
28对于大学生而言,就是要切实做到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一言一行的基本遵循
29道德是立身兴国之本,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
30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以善恶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31*1劳动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
*2社会关系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32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认识功能、规范功能、调节功能是最基本的功能。
33大学生要自觉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做社会主义道德的践行者,示范者和引领者。
34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热情服务和奉献社会是职业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
35法律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36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既是决定社会面貌、性质和发展的根本因素,也是决定法律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
37奴隶制法律、封建制法律、资本主义法律都是建立在私有制经济基础之上的剥削阶级类型法律,而社会主义法律则是人类历史上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新型法律。
38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法律制定、法律执行、法律适用、法律遵守等环节。
39法治思想主要包括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权利保障,程序正当等
权利保障主要是指对公民的权利的法律保障,具体包括公民权利的宪法保障,立法保障,行政保障和司法保障。
40法律权利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1法律权利的内容、种类和实现程度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
*2法律权利的内容、分配和实现方式因社会制度和国家法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3法律权利不仅由法律规定或认可,而且受法律维护或保障,具有不可侵犯性。
*4法律权利必须依法行使,不能不择手段地行使法律权利。
41尊重法律权威,就要信仰法律,就要遵守法律,就要服从法律,就要维护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