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1、法学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认真撰写法学毕业论文并顺利通过论文答辩,是取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的必要条件。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法学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欢迎阅读。法学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1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家主权依据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经济性以及其所面临的岌岌可危的境地被国际上更多的国际和人们所认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重视。但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地位界定并不清晰,由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引发的国家间的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化和所有权的摩擦不断加剧,各个国家对于如何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如何管理等方面存在很大争议,因

2、此,论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理基础,为各国解决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理论根基,是十分必要的。众所周知,韩国曾经抢注过我国“端午”节,并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虽然后来证实韩国的端午与我国的端午实际上有所不同,但这次被抢注的事件则为我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敲响了警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伴一个国家悠久的历史以及其特有的文明所凝结而成的产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是一个民族所生生不息的,世代传承的无形的纽带,保护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国家从本质上所具有的文化主权。而国家的主权往往具有排他性,但文化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需要不断流

3、通才能持续发展,因此,应建立一种共同性的国际合作机制,既有利于各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繁荣、顺畅的发展,又可以在合理的范围内发挥其最大的效能并能在和平发展的前提下被各国管理,在保护各自文化主权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人权法基础公民权内在的包括了文化权利,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实现公民的文化权有着内在的要求和联系。首先,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是一个区域的民俗文化或者生活习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在保护当地人们按照其习俗生活的权利和环境;同时,将许多表演或者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来,也是给予了后代能够参与本地区文化生活的权利。其次

5、过保护来传承和发扬,比如土著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众所周知,土著人时代生活在他们祖先所选择的土地上,或在深山或居丛林,与外界接触极少,土著人地区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比如南非一个地区的土著人,他们世代都沿袭着用沙漠中一种特殊的植物止痛的风俗,而在被国外的科考队从该部落发现这种植物的药用之后,便回国注册专利大肆开发,甚至该土著部落的人还要为使用此专利付费。虽然经过漫长的诉讼最终打赢了官司,但土著部落并没有取得多少实质利益。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实现个人和集体文化权利的必然要求,不过根据现有的权利保护体系并没有完善的体系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应受到全世界的

7、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对民族文化的尊重,也是保持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又为未来的文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基础。保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已经成为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两个主要方面。一方面,保护与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要像掌上明珠一样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供奉起来,而是要在能够充分保证非物质文化存在与发展的前提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合理的利用与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由祖祖辈辈流传下来,是属于当代人,也是属于后代人的宝贵财富

8、,因此,在以不影响子孙后代的前提下,在保证非物质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常必要的。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代际公平。另一方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绝不应故步自封,闭关锁国式的保护并不能起到理想的效果,这样的保护只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丧失它本来所具有的活力,只有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动起来活起来,通过共同交流与发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可持续的发展,才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要求。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代际公平。也只有这样,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在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下造福于全世界,造福于子孙后代。法学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2:目前,民法继承编修订工作正在紧张进行,按照现在的立法动

9、向观察,继承制度将会有重大改变。《民法总则》制定完成之后,编纂民法典的工作转向修订民法分则各编。目前,民法继承编的修订工作正在紧张进行,按照现在的立法动向观察,继承制度将会有重大改变。本文选择继承制度改革的四个重点问题作介绍。对于遗产范围采取概括式规定《继承法》第3条在规定遗产范围时,采取的是“列举式+概括式”方式,即:“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一)公民的收入;(二)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四)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五)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六)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

10、”这一规定存在的问题是,对于遗产的列举,不论列举到何种详细程度,都不能包括所有的遗产,都必须最后再补充概括式规定,并且对于遗产的具体列举还会发生法律属性上的争议。在2011年进行的继承法修改讨论中,对于这样规定遗产范围的做法就产生了很大争论,甚至要讨论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是否要列入遗产范围的问题。在世界各国继承法中,对于遗产范围的规定,绝大多数采取的方法都是概括式,只要规定“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就能够准确确定遗产范围,完全不用具体列举。对此,学界和立法机关基本达成共识,采用概括式的方式规定遗产范围,只是增加“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的内容,就可以适应中国目前继承

11、领域对于遗产范围确定的实际需要。对丧失继承权部分情形规定宽宥制度现行《继承法》第7条规定的是继承权丧失的事由,即“继承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丧失继承权:(一)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二)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三)遗弃被继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四)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这样规定繼承权丧失制度,大致上是对的,列举的情形也比较合适,但是最重要的缺陷,是没有规定继承人的继承权丧失之后,是否可以经过被继承人的宽宥而予以恢复,可以继承被继承人的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继承人因实施了上述行为丧失了继承权,但是被继承人与继承人毕竟是血亲关系,例如儿女实

13、。之后,再规定继承人的继承权恢复,即:被继承人知道继承人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害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等情形,但被继承人对该继承人表示宽恕,或者事后在遗嘱中明确将其列为继承人的,该继承人的继承权予以恢复。这样的规定切合社会生活实际,能够弥补《继承法》没有规定宽宥制度的缺陷,体现了被继承人支配自己身后遗产的自主意愿,符合《民法总则》第130条关于“民事主体按照自己的意愿依法行使民事权利,不受干涉”的自我决定权的规定。有争论的是,对故意杀害被继承人而丧失继承权的,是否可以适用宽宥的规定。反对意见

14、认为,既然都故意杀害被继承人,当然不可以宽宥。赞同者认为,故意杀人分为预备、未遂、中止和既遂四种不同形态,如果是故意杀人既遂,当然不能恢复继承权;但是,在未遂和中止的形态中,却有不同情形。如果仅仅是预备、未遂或者是因主观原因中止犯罪而没有造成严重伤害的,都有可谅解之处,被继承人对其予以宽宥,怎么不能恢复继承权呢?对此,笔者认为,应当规定对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斟酌具体情况,可以适用宽宥规则,恢复其丧失的继承权。改革法定继承顺序现行《继承法》第10条规定的法定继承顺序是:“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

15、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这样规定继承顺序,已不适应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具体表现是:继承顺序过少,配偶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不合适;父母不应当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应当增加孙子女作为法定继承人。因此,这一改革势在必行。基于社会经济发展变革的现实,为能如实反映社会家庭观念与家庭关系的变化,在对《继承法》的调整修订中,对于法定继承顺序制度改革的要点是:第一,变原作为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的配偶为无固定顺序法定继承人,笔者曾将其称为“配偶法定继承零顺序”;第二,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只有子女和孙子女,并且孙子女、外孙子女一定要成为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

16、第三,变原作为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的父母为第二顺序法定继承人,避免遗产流转方向的逆转;第四,祖父母、外祖父母及兄弟姐妹为第三顺序法定继承人;增加第四顺序法定继承人,即四亲等以内的其他血亲亲属;第五,配偶作为无固定顺序法定继承人,跟随第一顺序或者第二顺序法定继承人继承(也有意见认为可以跟随第三顺序法定继承人继承),规定不同的法定继承份额,没有上述法定顺序继承人的,配偶独自继承遗产。为什么要对法定继承顺序进行这样的改革,理由如下。第一,配偶作为无固定顺序法定继承人,可以跟不同继承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共同继承,避免配偶继承的遗产份额过少,也避免配偶独自继承遗产。第二,只有子女和孙子

17、女、外孙子女才能作为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因为遗产流转规律是向下流转,而不是向上和向旁流转。在同一个继承顺序中有不同亲等的继承人的,亲等近者优先,即有子女的,孙子女不继承;无子女的,孙子女作为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以保证遗产向下流转,避免代位继承的缺陷出现。第三,父母作为第二顺序法定继承人,是因为通常的情况是父母先死亡,而子女后死亡,父母继承子女的遗产属于小概率事件;更为重要的是,父母作为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继承子女的遗产后,在父母死亡时,再发生法定继承,遗产将改变流转方向,而向旁流转,被父母的其他法定继承人所继承,而不是或者不全是将遗产流向晚辈直系血亲。这是违反遗产流转规律的。第

18、四,增加第四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就是增加被继承人的遗产被继承的概率,避免出现无人继承遗产而被收归国有。第五,为了避免父母作为第二顺序法定继承人可能出现的问题,《继承法》应当规定父母的生活保障制度,即父母因顺序在后未继承遗产的,对遗产中原为其使用的住房和日常生活用品可以终生使用。这样的规定,就解决了父母由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改变为第二顺序法定继承人可能带来的问题,使父母没有继承到先死亡的子女遗产的小概率事件,能够得到妥善的处理。这种办法类似于居住权、使用权,也与法國继承法对长辈尊亲属取得遗产的“假所有权”方法类似,应当特别肯定。如果这样改革法定继承顺序,就能够体现市场经济对继承制度的

19、影响,否定了过去按照前苏联民法规定的法定继承顺序的模式,具有重大意义。取消公证遗嘱效力优先原则中国现行《继承法》规定有效遗嘱有五种形式,即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和公证遗嘱;同时,第20条第3款规定:“自书、代书、录音、口头遗嘱,不得撤销、变更公证遗嘱。”这种公证遗嘱效力优先原则,在各国继承法立法中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违反遗嘱效力的规则,一直受到各界诟病,主张彻底取消公证遗嘱效力优先原则。各界之所以反对公证遗嘱效力优先原则,是因为遗嘱人的遗嘱如果立有数份,内容有冲突的,应当以最后所立的遗嘱效力优先,因为这最能够实现遗嘱人的真实意愿。但是,遗嘱如果经过公证,

THE END
1.政治与法律杂志论文格式要求是什么?④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单位,学位,研究方向。 ⑤作者应保证对其作品具有著作权并不侵犯其他个人或组织的著作权。译者应保证译作未侵犯原作者或出版机构的任何可能的权力。 政治与法律杂志往年文章平均引文率 https://www.haotougao.com/zzyfl/wenda/02.html
2.法律科学杂志社投稿要求是什么?(已解决)法律科学杂志社论文格式要求: 1、作者署名项:高校等大单位注明院系等二级单位,第一作者与第二作者不在同一单位的,分别标注。后列单位所在城市(不是省会或直辖城市的,还须标出省份)和邮编。 2、摘要应包括研究目的、主要方法、结果和结论,并且要完整准确概括文章的实质性内容。 3、论文一般包括题名、中英文摘要https://www.fabiao.com/flkx/wenda/02.html
3.2020年法学毕业论文格式规范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法学毕业论文格式应规范。必须由封面、目录、正文 (包括中外文题名、中外文摘要、中外文关键词、正文、_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159833&ordertype=2
4.法学论文格式法学学术论文,是指在法学领域中对某个学术理论问题进行专门的系统的科学研究,并且表述某些研究成果的论文。“学术”,是指有专门的、系统的学问和方术。“理论”,是指科学的论点、论据及论证的体系。法学学术论文,就其功能而言,它既是探讨法律科学问题,进行法律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阐述法律科学研究成果、进行法学https://www.unjs.com/z/1663316.html
5.中国法学的论文格式[共4页].doc①《新英汉法律词典》,法律出版社 1998 年 1 月版,第 24 页。 8、外文类 依从该文种注释习惯。 (鉴于有些同学格式有点小问题,小编整理如上,一起分享。有哪 位同学有更精准的格式,望指正!) 2013/11/6 中国法学论文格式: 文章标题( 2 号黑体) https://www.taodocs.com/p-524077727.html
6.法学研究论文格式4.引用书籍、(期刊或文集)论文的,要注明页码范围;引用报纸文章的,要注明文章所在版面序号;引用网络资料的,要注明网址和最新访问日期。5.说明性注释以必要 2、为限,并应尽量简化表达。6.引用法条的,应括注法律文件通过年份。7.外文注释从该文种注释习惯。尽可能避免中外文混用。二、中文注释1.引用书籍的,要标明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03859231.html
7.中国法学的论文格式20211008070051.doc、古籍类 、辞书类 ①《新英汉法律词典》,法律出版社 1998年1月版,第24页。 、外文类 依从该文种注释习惯。 (鉴于有些同学格式有点小问题,小编整理如上,一起分享。有哪 位同学有更精准的格式,望指正!) 2013/11/6 中国法学论文格式: 文章标题( 2 号黑体) 作者姓名( 3 号仿宋体) (作者单位,地址邮编)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1008/7012111125004016.shtm
8.法律论文的参考文献脚注格式是什么?免费法律咨询1、论文格式的论文题目:(下附署名)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论文格式的目录 目录是论文中主要https://www.66law.cn/question/305052.aspx
9.法律毕业论文范文(5份)2、漠不关心,不愿作证。持这种心理的证人法制观念淡薄,缺乏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对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规定不了解,虽然对案情有所了解,但对作证、提供证言漠不关心,心里存在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错误观念。 3、出于义气,不肯作证。有些证人受封建伦理观念的影响,考虑到与不法https://zhuanlan.zhihu.com/p/397753661
10.法学论文格式怎么写8 论文选题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1.选题应避免盲目性2.选题应避免随意性。3.选题应当避免偶然性。9 论文选题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其原则诸多,择其要者主要是:1.有研究价值。它是指论文题目有学术价值,即有助于法律专业和学科的发展。2.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有创新性。它是指该题是前人没有研究过,根据这个题目https://jingyan.baidu.com/article/ceb9fb10993c848cac2ba041.html
11.论文引用法律条文格式怎么写问:我想引用国家法律法规做我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格式如何? 答:国家标准GB7713-87中有关论文格式、参考文献著录格式: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利;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你看,其中并没有法律文献。一般来说,引https://www.igaichong.com/article/0bc1b69458f4da522efb28ed.html
12.法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以及格式要求M——专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报告 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 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 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M.R.,如果有两位作者,第https://www.qikan58.com/Info-detail-21810.html
13.沈阳师范大学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基本要求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是法律硕士基本能力训练、综合水平检验以及获得学位的条件,是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为培养法律硕士的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保障法律硕士学位论文的评价统一性、客观性和规范性,特制定本规范。 一、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形式要求 https://law.synu.edu.cn/2023/0705/c2515a89764/page.htm
14.法学毕业论文的写作格式和要求这虽是一篇介绍写法学毕业论文的文章,但对其他的毕业论文也是相同的,小编收集了法学毕业论文的写作格式和要求,仅供参考。 一、法学毕业论文的目的与要求 认真撰写法学毕业论文并顺利通过论文答辩,是取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的必要条件。法学毕业论文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工作各环节的初步、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独https://www.ruiwen.com/zuowen/xiezuojichu/456473.html
15.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论文格式要求?3、论文请一律使用word格式。 4、参考文献:是对引文作者、作品、出处、版本等情况的说明,文中用序号标出,详细引文情况按顺序排列文尾。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普通图书[M],会议论文[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汇编[G],档案[B],古籍[O],参考https://www.xueshushe.cn/fa-lv-ke-xue-xi-bei-zheng-fa-da-xue-xue-bao/qa/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