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重视发挥法治在治国理政中重要作用

只有建设法治政府,才能使我们的政府成为服务政府、民生政府、阳光政府、效能政府、有限政府和清廉政府。因此,法治政府是小康社会建设必不可少的内容。没有基本建成的法治政府,就不会有全面的小康社会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许多新思想、新目标、新任务和新要求,指引我们在依法治国的道路上继续前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党中央在治国理政上的一个重要取向,就是如何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伟大复兴,使国家长治久安的理念和路径上,越来越重视发挥法治的重要作用。如果说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多侧重于治国理念、价值取向和最终目标的话,十八大报告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让依法治国旗帜更加高扬、依法治国部署更加系统周密、依法治国要求更加具体明确。这是党中央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不断探索、正反两方面比较、全面科学总结的伟大成果,表明了我们党执政水平不断提高、执政方式日益成熟。

通篇贯穿依法治国精神

在总体布局上,十八大报告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安排和协调推进。强调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使法治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发挥全局性、基础性作用。

在执政理念上,十八大报告更加突出“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更加突出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强调“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求“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这必将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在法治目标任务上,十八大报告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要求“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在推进法治保障措施上,十八大报告把政治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改革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改革“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重申了党与法的关系,再次强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和徇私枉法。强调“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在法治内涵化表述上,十八大报告反复强调制度的作用,提出用制度管权管事和管人,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强调公开公平公正、让人民监督权力,等等。

十八大报告这些重要内容,是对宪法精神和宪政制度的再次宣示,维护了宪法权威、弘扬了法治决心,必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依法治国的强大动力。

鲜明体现三个有机统一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十八大报告指出:“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要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还在各项重要制度中规定了权利的平等性和宪法、法律对权利保障的同等性。十八大报告指出:“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强调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宪法规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十八大报告指出:“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由此可见,十八大报告坚持了宪法原则,充实了宪法内涵,使宪政文化充满了时代气息,是依法执政的宣言书,它必将开启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的新征程。

实现建成法治政府目标

党的十八大着眼于“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不断扩大人民民主,提出到2020年实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的目标。

“法治政府基本建成”是五位一体全面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行政权在国家公权力中对社会的影响最广泛、最积极、最直接,对权利的影响最大,行政机关能不能科学决策、依法决策和民主决策,能不能严格执法、规范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切实防止权力滥用,真正服务于人民,是政府自身建设的基本问题,是政府公信力的根本保障。在我们这样一个“官本位”意识较重的国家,一个行政权力强势的国家,政府的依法行政搞好了,对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将产生重要示范和带动作用。为了实现好人民的主体地位,保证好人民当家作主,真正实现让人民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必须让行政权力受到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使人民赋予的权力服务于人民。只有建设法治政府,才能使我们的政府成为服务政府、民生政府、阳光政府、效能政府、有限政府和清廉政府。因此,法治政府是小康社会建设必不可少的内容。没有基本建成的法治政府,就不会有全面的小康社会。

“法治政府基本建成”是《纲要》提出的法治政府建设任务的继续和深化。在中国建成法治政府,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仿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党认真总结我国革命与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经验教训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作出的必然选择。前些年,我们的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走在了前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实践表明,这一步走对了。但情况也表明,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存在着许多不适应的问题。十八大报告指出:“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纲要》的出台,是党中央国务院致力于探索有效推进依法行政的标志性举措。《纲要》确立的建设法治政府目标,规定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指导思想和具体目标、基本原则和要求、主要任务和措施,指导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纲要》的许多规定落实得还不够理想,远远不能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更高要求。在经济有了较大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当用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有效的举措,在《纲要》基础上,按照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目标和要求,加快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步伐。

THE END
1.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尤需把握五个关键点新中国创造的“两大奇迹”,同我们党不断推进法治建设密不可分。坚定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能依法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最大限度凝聚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wMDk2Mjc4OQ==&mid=2247508116&idx=2&sn=6d8f2f0ab7687e9357abfc34f8509188&chksm=97953cad111c8e7b073400eb1bbb28e5a93a0b9bb63a9512b16819cefb7273a31e7c80244a7c&scene=27
2.法治精神的重要作用在当今社会,法治精神已经深入人心,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我们国家治理的基础,更是我们每个人行为的准则。法治精神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首先,法治精神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在一个法治社会中,每个人都有明确的权利和义务,这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法治精神强调的是公平、公正和公开,它能够有效地解决https://www.meipian.cn/56ul6nuu
3.法治的重要性法治的重要性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凝聚着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是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稳定最可靠的保障。要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11月16日,人民日报)https://m.sohu.com/a/436904145_120112246/
4.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形势新任务,我们党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https://www.yueyang.gov.cn/nyj/7869/20397/20400/content_480291.html
5.完善科技创新,法治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法治在完善科技体制机制、激发创新活力、保护创新成果等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王荣梅说。 《条例》聚焦制约科技创新的堵点、卡点问题,规定了20余项首创性制度。包括完善职务科技成果资产在国有资产中单列管理制度,鼓励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与新型研发机构联合培养研究生,建设以研发创新为特色的综合保税区等等。http://www.legaldaily.com.cn/index/content/2024-04/28/content_8990845.html
6.法治对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1、法治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措施。依法治国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2、法治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只有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https://sc.m.jinbiaochi.com/fj/news_110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