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不断提升法治建设水平

欢迎访问无锡锡山区人民政府网站!今天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之一,把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达到更高水平作为总目标的重要内容,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作出战略部署,为协同推进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改革,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指明了方向。

法治建设的基础是“法”,关键在“治”,其核心是依法办事。近年来,辽宁省阜新市把法治环境建设作为“三大基础工程”(改善法治环境、优化政治生态、正确选人用人)之首,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发展,为落实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提供坚实法治保障,成为首批“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一、坚持党的领导,增强法治建设的政治自觉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阜新市坚持把党的领导作为“法治之魂”,贯穿到依法治市全过程各方面,确保法治阜新建设始终在党的领导下沿着正确方向前行。

一是加强政治引领,强化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制定《阜新市党员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试行)》等文件。市委常委会、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开展学习。充分发挥法治建设委员会职能作用,调动各协调小组在有关领域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凝聚法治建设工作向心力。

二是强化系统思维,统筹依法治市。健全完善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市的制度机制,出台《阜新市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等。组织开展市县党政主要负责人谈法治环境建设活动。重点对照省委依法治省委员会工作要点,结合阜新攻坚之年各项任务目标,细化重点任务,项目化、工程化、清单化推进,实现法治工作与整体工作、区域部门工作与全市工作任务的统一。

二、扎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升法治建设的实践效能

改革与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阜新市坚持改革和法治相促进,深刻把握蕴含其中的“破”与“立”的关系,做到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

一是坚持破立并举,不断提高制度供给能力。地方立法是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的关键一招,具有实现固化改革成果和推动改革不断深入的双重作用。我们用足用活地方立法权,颁布实施《阜新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阜新市防沙治沙条例》等13件地方性法规,形成一批针对问题立法、立法解决问题、富有时代感、彰显地方特色的立法成果。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推进法治环境持续改善。将改革思维贯彻到执法、司法各个环节,以改革的穿透力更好地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特别是针对不作为、乱作为及多头检查等问题,持续巩固行政执法队伍“大整训、重统筹、强优化”行动成果,推动执法部门为市场主体解决问题1438件,实现跨层级、跨区域联合检查比例比去年提升27个百分点,“12345”政务服务热线受理行政执法投诉举报同比下降68.1%。

三是坚持守正创新,提高社会治理法治效能。用法治思维和改革方式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全面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巩固“张彪调解工作模式”创建成果,在全省率先开展司法协理员制度试点工作,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化解矛盾纠纷1万余件。打造“阜政通”融合品牌,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质效。年初以来,“阜政通”受理群众诉求2.38万件,办结率96%,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实质性化解矛盾的作用日益彰显。

三、持续优化法治环境,提升法治建设的质效成色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阜新市坚持把优化法治环境作为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重要基础,以高水平法治建设保障高质量发展。

一是聚焦依法行政,推进行政决策制度化。发挥法治对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全域式落实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系统总结历年经验做法,编制《阜新市行政合法性审核操作手册》。依法履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定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全面审核行政规范性文件、会议纪要、行政协议等各类文件,确保各项决策有法可依。

二是聚焦服务市场,推进履约践诺规范化。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我们及时修订《阜新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持续清理不平等对待企业的法规政策,依法开展政府失信行为专项整治。逐步清偿政府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违约拖欠各类账款,积极兑现履行政府承诺,市场公平性得到有效保障,市场主体的信心和预期进一步增强,市场活跃度实现全面提升。

三是聚焦民情民愿,推进矛盾化解高效化。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物业纠纷法治化治理阜新先行试点,有效促进物业纠纷源头治理,法院受理物业纠纷案件较2023年同期下降49.71%。特别是坚持运用法治手段解决群众诉求,深化“千人解万纷”等工作机制,一审民事、行政新收案件下降9.8%,今年以来“12345”政务服务热线受理诉求满意率91.4%,切实做到“事心双解”。

法治建设是推动发展、保障民生的重要基石。阜新市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精准把握改革的内在要求,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谋改革、抓改革、保落实,坚持立良法、促善治,优执法、提效能,持续优化法治环境,不断提高法治建设水平,以法治之力护航辽宁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THE END
1.维护国家法治统一至关重要热点扫描当然,法治统一也不是法治同一。我国实行统一而又分层次的立法体制,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从法制统一到法治统一,体现了我们党对法治建设规律性认识的不断深化。法治只有统一,才有尊严和权威,才能做到平等保护,才能平衡秩序和活力,才能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国家的长治久安。http://wzswdx.com/garden-show-1169.aspx
2.之霜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改造应改尽改:年2027到,四部门转型12深入开展13提升中小企业网络风险防御和处置能力 为中小企业提供专业普惠的数据服务,靶向推动数字化水平系统提升、加快行业普及推广、加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供给、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推动龙头企业数字化团队对外输出服务(2025—2027用好亚太经合组织中小企业部长会议)》,评估,企业全面2027提供可复制https://bbs.9you.com/forum-239-9.html?a=lists&wapid=937055
3.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教学设计(12页)一、法治建设进程二、精神文明建设【设计意图】授课时首先引导学生快速浏览教材,了解教材主体内容,并将学习大纲展现出来,有利于学生对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有所了解,形成系统性的知识结构,提升学习效果。第一部分 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概念教学】法制与法治教师提问:法治与法制这两个词语的内涵是什么?有什么区别?有什么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811/8024023054005120.shtm
4.建设法治国家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我们的法制建设难见成效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缺少民主;什么陪审团、司法独立?那只是形式,归根结底从内容的本质上看,都是缺少人民的民主监督的结果。法治建设的实质过程是看有没有民主立法,有没有民主监督的过程,其它的都是民主与法律关系派生出去的内容,这一点与金融衍生品一样,金融衍生品是十足的虚拟经济,它http://www.wyzxwk.com/Article/shidai/2014/09/328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