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卫东:案例与法典之间的睿智——以《法学的知识谱系》为线索的议论

《法学的知识谱系》卷帙浩繁,仅通过视觉便能产生一股颇强的冲击力。在浮躁的当下世风里,舒国滢教授萤窗雪案、钩沉稽玄近十年成此大作,实属凤毛麟角,亦为中国法学界可喜可贺的一桩盛事。

相比现代政法研究方面司空见惯的僵硬和枯燥或者本土秩序诠释方面不一而足的矫揉和煽情,这部书籍以理性分析见长,叙述犹如行云流水、舒展自如,原料剪裁之际的分寸也把握得恰到好处。虽然作者纵览自古希腊罗马以来两千五百年的学说谱系,考察和比较的射程包括各家主张,但却始终聚焦于法律思维方式和推理的技术,在修辞学、决疑术以及教义学、涵摄术的关系之间抽丝剥茧、勾连交错,终于编织出一条经纬分明的纹理以展示欧陆法律思想和制度演变的来龙去脉。在问题设定的范围内,作者不辞烦琐之讥,非常细致地梳理各个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理论主张,连姓名的不同译法、用语的分歧含义都逐一交代清楚,充分体现了国滢教授严谨治学的精神以及包罗万象的志趣。

与通常所见的西方法律思想史、法学史的体例和结构迥异,《法学的知识谱系》的研究对象仅限于古希腊的哲学思辨方法与古罗马的国家治理技艺相结合的样式及其在欧洲大陆、特别是德国的流变和重组,英美的判例文化传统基本上被置之度外。

虽然《法学的知识谱系》也涉及自然法理论与法律实证主义,但却把两者的区别和冲突故意进行了淡化处理,使之成为话语空间边缘的一道思想背景。国滢教授在这本书中全面而深入分析的并非法律的正当性根据和价值判断,而是纯粹法律推理的方法论和各种技术,是理由论证的过程。也许作者认为古罗马法学的繁荣与19世纪德国学说汇纂法学的繁荣存在某种结构上的类似之处:在威权主义的政治体制下,社会的安全阀只能是严格区别公域与私域,在私法领域尽量确保比较广泛的个人自由;为此必须把法学从政治和经济的政策性打算中解放出来,专注于推理技术的发展,不断加强法律的形式主义侧面。这也可以顺理成章地解释为什么罗马出于统治广阔领土的需要而在早期树立了强有力的管理机构以及相应的公法体系,但留给后世最重要的法律遗产却并非公法而是私法。

既然修辞学、论题学、辩证术、决疑术存在放纵主观任意性的风险,公理体系和逻辑三段论又过于简单、狭隘,不能充分反映法律沟通的实践需要,那么我们就应该在两者之间通过试错过程寻找适当的平衡,最终达到以情境思考补充形式思考、以理性论辩制约价值论辩的理想目标。为此,有必要从这个视点来对当代的法律论证理论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关于法律推理和法律议论的更好基本范式。

THE END
1.法律论证和法律推理的区别?法律论证和法律推理的关系 -法律知识 法律分析:推理是一个链接在一起的推论序列,在这个推论链中,一个推论的结论充当下一个推论的前提;论证是一个推理序列,包含了一系列推理,且一个推理的结论也许充当了下一个推理的前提.一个论证可以包含有很多推理,而一个推理又可以包括许多推论;推论存在于推理之中,推理存在于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337604721196979885.html
2.2024安徽始笔试法律试题专业知识考试安徽华图一、法律责任的概念与种类 二、归责与免责 三、法律制裁 第六章 法律关系 一、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种类 二、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与内容 三、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与消灭 第七章 法的运行 一、法的制定 二、法的实施 三、法律程序 四、法律推理、法律解释与法律论证 https://ah.huatu.com/2024/0205/2811414.html
3.法律论证中的因果关系研究【摘要】法律论证要证成结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重要的是对前提的考量。法律论证往往重视对大前提即法律规范的论证,而忽视了事实命题。事实命题恰恰是整个法律论证的基石,而因果关系又是事实命题的核心部分。在法律论证中,不仅需要厘清事件与结果之间的某种联系,而且需要得到法律命题与事实命题结合得出法律结论所蕴涵的逻辑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425.html
4.法律的意义模糊及其救济方法如上几个因素是导致法律意义模糊的主要原因。那么,究竟通过什么方式疗治法律的意义模糊这一病症呢?法律解释、法律推理和法律论证这三种法律方法,就主要就是针对法律的意义模糊而设置。下文将就这三种方法与意义释明的一般关系问题具体说明之。 二、法律解释与法律意义模糊救济的一般问题 http://clsjp.chinalaw.org.cn/portal/article/index/id/182.html
5.法律逻辑范文10篇(全文)无关性和人为的例外来糟蹋法律结构的对称性。如果没有这样一个理由,我就必须符合逻辑,就如同我必须不偏不倚一样,并以逻辑这一类东西作为基础。”因此,我们可以明确以法律逻辑视角审视法律领域的逻辑应用的基本问题包括:法律概念的确定性;法律规范的完整性;法律推理与法律论证的有效性;法律体系和法律思维的一致性等https://www.99xueshu.com/w/file01ln6xs0.html
6.法律推理与法律论证的比较研究法律推理和法律论证的研究是当今法哲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然而,无论是西方还是我国,过去还是现在,这两个概念的使用一直非常混乱,法律推理和法律论证的区别和联系更是缺乏有效的梳理。这不利于法律推理和法律论证在理论研究上的深入,也不利于实现研究二者的现实目的。有鉴于此,本文致力于法律推理与法律论证的比较研究,期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2008096903.nh.html
7.文书援引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类型化研究——基于法律论证的上文呈现的互动关系根植于中国特有的社会环境,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具有其特有的制度功能,而基于法律论证目的的援引则有所不同。在司法过程中,当事人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主张与规范论辩和人民法院的援引活动紧密关联。经过对比梳理发现:(1)针对当事人以“党规国法”等概括式话语提出的情形,人民法院未在司法论证中予以https://iplr.whu.edu.cn/info/1154/8409.htm
8.课程本节讲授模态命题及其逻辑结构、模态对当关系及其逻辑推导等。 ●3.21规范命题及其逻辑性质 本节讲授规范命题及其类型、规范对当关系及其逻辑推导等。 ●3.22法律条款的逻辑结构 本节讲授法律条款的逻辑结构。 第四章推理与法律推理 本章讲授推理的一般逻辑知识与法律推理,包括推理及其特征、推理的分类、推理的评估(形式https://higher.smartedu.cn/course/6260b23bf29a9e60d0f275be
9.法律逻辑学法律与逻辑的关系 1、法学离不开逻辑,逻辑是法学的基础。 无论立法、司法、法治的实现,还是法学研究、法律教学都离不开逻辑。 理性思维与非理性思维的最根本区别是思维是否具有逻辑性。思维逻辑性,就是思维活动遵循逻辑规律,正确地运用概念、恰当地做出判断,合乎逻辑地进行推理论证。 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30255098
10.事实认定及其在法律推理中的作用大咖说法这造成法律推理研究的两个偏向:一是热衷于探究法律适用中的实质推理问题,却忽视证据推理和事实认定对法律适用的决定作用;二是把疑难案件仅仅视为法律适用的疑难案件,而无视大多数疑难案件实际上是事实认定的疑难案件。所以,一般法律推理著作对事实、证据和事实认定问题都很少论及,麦考密克虽然在《法律推理与法律理论》一http://www.mzyfz.com/html/1335/2019-07-08/content-1398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