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在司法人工智能“准三段论”中的应用

自OpenAI公司发布ChatGPT以来,人工智能进入大模型时代,国际市场风起云涌,国内市场亦呈现“百模大战”态势。当前,网信部门和政法部门对大模型在司法领域的应用尚未作出明确规范,但在实践中,司法大模型围绕自主可控的要求已经取得了迅速发展。可预见,未来将有更多智慧政法项目采用大模型新技术路线,这对大模型在司法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提出新的管理要求。司法人工智能领域属于严肃场景,对“可解释性”要求较高。司法者对于大模型应用整体上持有谨慎态度,主要是因为大模型固有的“不可解释性”问题。

“准三段论”的应用阶段

法律要件解耦阶段的应用

法律要件耦合阶段的应用

“耦合”阶段的挑战主要来自于“准三段论”三个点位的层次交叉性。为了应对判决书中客观存在的“大前提≥争议焦点≥小前提”层次性态势,让大模型耦合过程能够得以高质量的顺利进行,标注过程中通过在大前提与争议焦点、争议焦点与小前提之间,各设置一组“兼容标签”的方式,来填补这种层次性的差别。判决书中层次性不同的“大前提—争议焦点—小前提”,可以通过跨层次性的“准三段论”链接起来。在具体耦合方式上,按照《民事案件案由规定》对需要进行耦合的案由设定基于请求权基础理论的逻辑论元槽位,实际上是通过基于法学理论和司法实务的法律要件体系在早期耦合过程中约束大模型的行为,确保耦合过程的“可解释性”。

基于“准三段论”结构实现的法律要件解耦形成的“准三段论”链条,实际上是在法律规范组、争议焦点组和基本事实组三个点位就同一法律要件中的某一论元槽位的逻辑链接。在逻辑论元槽位的预设定下,大模型实际上承担的是“选择—填空”的功能,即“选择”在三个点位上更为合适的“准三段论”链条,“填入”预先设定的逻辑论元槽位。如果能够在每个法律要件中填充至少一个逻辑论元槽位,那么该耦合构成就可能满足一个请求权的完整要件体系。如果在一个法律要件中填充了多个逻辑论元槽位,或者有的法律要件未能填充任何逻辑论元槽位,就需要人工辅助确认。经过不断的人机互动反馈,大模型的逻辑论元槽位填充功能将逐步得到优化,并最终实现可解释性的法律要件耦合过程。

法律推理辅助阶段的应用

经过耦合和解耦两个阶段后,我们将获得一个覆盖大部分案由的“准三段论”链条和基于逻辑论元槽位的填充,这为基于“准三段论”的法律推理辅助提供了具有可解释性的推理框架。首先通过大模型对需要推理的案件事实进行解耦。尽管新案件的类型层出不穷,但绝大多数可以通过已有案件的“准三段论”链条进行组合表达。除非是“全新”的事实,大部分案件都可能找到相对接近的事实,进而连入对应的“准三段论”链条,再纳入可能的逻辑论元槽位,这些过程都可以通过大模型来“选择—填空”。如果是“全新”事实,大模型可以找到最为接近的“基本事实群”,提出选择建议,并由人工确认纳入的基本事实群,或者确认为新的基本事实群,进而人工确认连入上一级相对抽象的基本事实群,再连入“准三段论”链条和逻辑论元槽位。

经过耦合过程连入“准三段论”链条的事实,将触发可能的争议焦点,再通过与当事人的主张进行比对,通过大模型语义理解进行“选择”,将当事人的主张纳入“争议焦点组”。如果出现全新的当事人主张,未能连入原有基本事实对应的“准三段论”链条涉及的争议焦点组中,则利用大模型横向检索可能的争议焦点组,再人工确认争议焦点组的连入。通过基本事实组和争议焦点组,进而连入法律规范组,实现对案件的完整耦合。此时可以进一步接入逻辑论元槽位,按照“选择—填空”的方式,逐步确定逻辑论元槽位所满足的法律要件体系,这实际上是一个利用大模型形成法律“思维链”的过程。通过这样的分步“选择—填空”,并可以逐步允许人工参与确认,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符合法律人思维、具有可解释性的司法人工智能“准三段论”推理辅助。

(本文系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健全网络智能综合治理体系研究”(23ZDA085)阶段性成果)

THE END
1.三段论的法律推理具体指什么?三段论的法律推理,即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辨证推理构成基本的法律推理方法。模式是: 大前提 小前提 结论 在成文法国家,一般采用这种演绎推理,如: 大前提:某法规定,某行为构成某罪. 小前提:某人实施了该行为 结论:某人构成某罪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702829627443435540.html
2.司法审判中的法律推理适用三段论即可实现。B. 本国法律和外国法律是法律推理的前提和制约法律推理的条件。 C. 在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法律原则、政策、法理和习惯都会成为法律推理的前提。 D. 法律推理是通过职业自律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方法。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学历类>自考考试>法学类法理学(一)试卷考试题目 【单选题】下列三段论推理有效的是https://www.shuashuati.com/ti/d5c6398cb4614541a5eb10626e1f2ee8.html?fm=bd4f104994281f409858ae3401f1aa483a
3.试论演绎式三段论法律推理及其制度基础法信大陆法系以演绎式三段论法律推理作为基本的法律适用方法具有坚实的历史、文化以及制度基础,研究演绎式三段论法律推理的运作逻辑十分必要。但是,从预定前提即制定法出发、非扩充性论证的演绎式三段论法律推理并不能为实现司法公正、实现法治社会提供实质性帮助,因为法官常常要在“无法可依”的情况下进行裁判,演绎式三段论法律https://www.faxin.cn/lib/Flwx/FlqkContent.aspx?gid=F111102&libid=040104
4.演绎式三段论法律推理,中文例句,英文例句试论演绎式三段论法律推理及其制度基础——兼及大陆法系司法制度及其运作机制 2. The application of law mainly uses deductive inference or syllogist inference. 法官适用法律中主要运用演绎推理或三段论推理。 3. Deductive reasoning in debate. 在辩论中用演绎法推理 4. Involving or using deduction in reasonihttp://dictall.com/st/26/17/2617185C30B.htm
5.三段论的推理形式及其在法律适用中的运用法律推理既然是三段论的推理形式,在有效性的评价标准等方面都应该符合三段论推理的有效性规则。然而,以有效性为例,对于逻辑三段论而言,“有效性”是其最终的诉求和评价标准。在逻辑学中,推理的有效性依赖于推理形式的有效性。就一个推理形式而言,无论对其中的变项作任意的代入,都不会出现前提真而结论假的情况,那么http://bbzy.ah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13/01/id/1255278.shtml
6.批判性思维走出误区思维导图模板12.4 法律推理 法律的证成:四个视角 法律道德主义 法律应该认定不道德的行为是违法的 伤害原则 禁止X行为唯一合法基础在于X行为对别人造成伤害 法律家长主义 如果法律阻止某人做有害自己的事,那么相关的法律就可以得到证成 冒犯性原则 如果X行为对他人具有较大的冒犯性,那么禁止X的法律就可以得到证成 https://www.processon.com/view/5d8308d3e4b016b3d5c2d808
7.法律推理与法律结论的确定性袁翠律师法律形式主义坚持法律的“逻辑自足性”,认为法律推理即是“司法三段论”,法律推理是以完备的法律体系中的法律条文作为大前提,以法律事实为小前提,根据形式逻辑规则推出法律结论的过程。法治就是严格按照逻辑规则得出必然的法律结论,在法律推理中,法官要避免法律以外的主观因素对法律结论的影响,认为法官的头脑是一架自动售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543645.html
8.法律推理与司法公正探析摘要:沈宗灵先生曾提出:“没有法律推理就没有法律适用”。法律推理作为特定法律工作者推导和论证司法判决的证成过程和证成方法,已为司法实务部门广泛认可并成为维护司法公正不可或缺的有力武器。广义上的法律推理以狭义法律推理、事实推理以及判决推理为三种类型及阶段,承担着维护司法公正的重大使命。 https://www.fwsir.com/fl/html/fl_20130211212007_208436.html
9.三段论造句41、但是,三段论推理本身的合理价值依然应当予以承认。在法律论证中,形式方法仍然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42、法律推理也并非是严格的三段论推理,法律的发现与案件的格式化处理始终是在理性与感性的交融中发生。 43、三段论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审美叙事手法。 https://www.hao86.com/zaoju_view_9a52c243ac9a52c2/
10.论大陆法系法律推理模式中的理性主义建构理性在思维方式上推崇形式化的演绎推理。当建构理性被用于包括法律在内的社会现象的研究时,演绎推理便成为大陆法系国家立法和司法基本模式。演绎的法律推理模式在立法上强调凭借理性建立一个能够调整一切社会关系和秩序的法律体系,在司法上强调以三段论式的法律推理模式进行司法审判。https://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fzbl201511042
11.法律推理在法官解释法律过程中的运用很多案件,也可以说是大部分案件,法官在适用法律上是没有什么困难的,因为法律规定很清楚,事实与之也很吻合,只要用简单的三段论:规则加事实就可以产生无懈可击的结论。这里虽然也用了演绎推理的方法,但这是在司法推理中运用而非在法律解释中运用。当然,简单案件不需要解释推理并不排除法官对规则中一些措词作某些概念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3/06/id/64507.shtml
12.麦考密克的法律推理理论(法律推理与法律理论)书评人们在面对具体的问题时,只需将特定的事实归于一般性分类,并借助三段论的方式就会得出一个结论,而无需寻求进一步的权威指示来做出选择。这样,就有了一项规则。 虽然哈特引入开放性文本(Open Texture)的理论试图解决规则无法完全涵摄案件的情况,但其对于法律推理过程的解释仍是遭受了很多批评,已无法完全说服法律现实主义https://book.douban.com/review/7976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