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司法考试三国《继承的法律适用》知识点法考

摘要:《继承的法律适用》是2019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三国的知识点之一,下面希赛网法考频道为你精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一、法定继承的法律适用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31条规定,“法定继承,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但不动产法定继承,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在确定涉外法定继承的法律适用上,长期以来存在着区别制和同一制两种对立的制度。区别制也称为分割制,是指在涉外法定继承中,将遗产区分为动产和不动产,动产适用被继承人的属人法,不动产适用物之所在地法。同一制也称为单一制,是指不管遗产是动产还是不动产,继承关系作为一个整体适用被继承人的属人法。

我国涉外法定继承的冲突规范采区别制,即动产法定继承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不动产法定继承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

二、遗嘱继承的法律适用

遗嘱是被继承人生前按照法律规定,预先处分自己的财产以及对死后的权利义务的分配进行处理和安排,并于其死亡时发生法律效力的单方法律行为。遗嘱继承包括遗嘱方式和遗嘱效力两个问题。《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分别对遗嘱方式和遗嘱效力的法律适用作了规定。

(一)遗嘱方式的法律适用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32条规定,“遗嘱方式,符合遗嘱人立遗嘱时或者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国籍国法律或者遗嘱行为地法律的,遗嘱均为成立。”

(二)遗嘱效力的法律适用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33条规定,“遗嘱效力,适用遗嘱人立遗嘱时或者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国籍国法律。”

【比较】遗嘱方式的准据法包括遗嘱人立遗嘱时或者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国籍国法律或者遗嘱行为地法律;遗嘱效力的准据法和遗嘱方式的准据法相比少了一个遗嘱行为地法,其他都一样。

三、遗产管理的法律适用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34条规定,“遗产管理等事项,适用遗产所在地法律。”

虽然遗产管理是继承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在国际私法上,实行遗产管理制度的、地区通常不是适用继承准据法来处理遗产管理的法律问题的,而是主张遗产所在地法来决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遗产管理涉及到很多程序事项。

四、无人继承遗产归属的法律适用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35条规定,“无人继承遗产的归属,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遗产所在地法律。”

无人继承遗产的归属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遗产所在地法,是出于维护遗产所在地利益的考虑。无人继承财产的归属问题通常涉及之间的利益之争。财产所在地通常都会尽力使该财产归本国所有。财产所在地以外的即使依据其他法律将该财产判归己有,通常也不会得到财产所在地的承认和执行。

【比较】遗产管理和无人继承遗产的归属问题都适用遗产所在地法,只是无人继承遗产的归属问题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遗产所在地法,而遗产管理适用管理时遗产所在地法。

【经典真题】

经常居所在上海的瑞士公民怀特未留遗嘱死亡,怀特在上海银行存有100万元人民币,在苏黎世银行存有10万欧元,且在上海与巴黎各有一套房产。现其继承人因遗产分割纠纷诉至上海某法院。依中国法律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6-01-78)

A.100万元人民币存款应适用中国法

B.10万欧元存款应适用中国法

C.上海的房产应适用中国法

D.巴黎的房产应适用法国法

答案:ABCD

小编推荐:

法考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共收录117.93万道题已有25.02万小伙伴参与做题

售后投诉:156-1612-8671

您还不是该课程的学员,无法下载哦~点击下方立即学习,即可下载更多专享资料

THE END
1.法律继承的概念是什么意思专家导读 法律继承是指没有遗嘱的情况下,被继承人的法定继承人可以根据法律规定办理遗产的继承。继承时,需要与其他继承人进行协商,决定遗产分配的数额,按照继承人之间协商的继承份额进行继承办理,无法协商的可以由当地的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判决。 法律继承的概念是什么意思 一、法律继承的概念是什么意思 法定继承是遗嘱继承https://mip.64365.com/zs/1215741.aspx
2.法律移植与继承3、法律继承含义法律继承是不同历史类型的法律制度之间的延续和继受,一般表现为旧法对新法的影响和新法对旧法的承接和继受。注意:法律继承是时间上,不包括空间。 2、根据和理由 (1)社会生活条件的历史延续性决定了法律的继承性。(2)法律的相对独立性决定了法的发展过程的延续性和继承性。 (3)法作为人类文明https://www.bangxuetang.com/points/detail/?sid=60&bid=1419&cid=16943&nid=16945&pg=3
3.法律移植与法律继承的区别法律移植与法律继承大概有四点区别: 1、法的继承体现时间上的先后关系,法的移植反映国家对同时代法律制度的借鉴; 2、法的继承是指新法可以吸收旧法中适合当前情况的某些因素,法的移植的效果却有好坏之分; 3、法的移植的范围是外国法,法律的继承则只能继承本国旧法; 4、法的移植以供体和受体之间存在共性为前提https://mip.findlaw.cn/ask/question_jx_845030.html
4.继承继承是指自然人死亡后,由法律规定的一定范围内的人或遗嘱指定的人依法取得死者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的法律制度。在继承法律关系中,死者为被继承人,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合法财产为遗产,依法承受遗产的人为继承人。 我国继承法将继承分为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http://www.110.com/info/baike/msf/1017.html
5.张文显:继承·移植·改革:法律发展的必由之路这是从法律发展的客观过程讲的,如果从处理法律继承问题的主体的角度,法律继承实际是一种批判的、即有选择的继承,是在否定旧法固有阶级本质和整体效力的前提下,经过反思、选择、改造,吸收旧法中某些依然可用的因素,赋予它新的阶级内容和社会功能,使之成为新法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此理解的法律继承有两个对立面,一https://www.legal-theory.org/?mod=info&act=view&id=7988
6.法定继承(法律术语)法定继承又称为无遗嘱继承,是相对于遗嘱继承而言的,语源自罗马法的successioabintesta,亦即非遗嘱继承。法定继承是遗嘱继承以外的依照法律的直接规定将遗产转移给继承人的一种遗产继承方式。在法定继承中,可参加继承的继承人、继承人参加继承的顺序、继承人应继承的遗产份额以及遗产的分配原则,都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的。因https://baike.sogou.com/m/fullLemma?lid=581012
7.遗嘱继承法律概念法律常识在线法律知识查询遗嘱继承法律概念 遗嘱的定义 法律意义上的遗嘱指的是自然人生前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以书面或口头的形式,对其个人财产及与财产相关的其他事物进行预先处分,并于其死后发生法律效力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一般而言,实际生活中,书面遗嘱存在较为广泛且认定起来较为方便。然而并非每份遗嘱都是有法律效力并且为法律才所认可的https://www.lawpa.cn/changshi/508920.html
8.遗产继承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律师普法遗产继承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一、遗产继承的规定如下: 1、继承开始后,按法定继承办理,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无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包括无第一顺序继承人、有第一顺序继承人但全部放弃或者丧失继承权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2、有遗嘱的,按遗嘱继承或遗赠办理,被继承人死亡后,如果遗嘱或者与社会组织或者个人签订https://www.110ask.com/tuwen/747309602672954089.html
9.解读《民法典继承编司法解释(一)》《继承编司法解释(一)》第十九条 对被继承人生活提供了主要经济来源,或者在劳务等方面给予了主要扶助的,应当认定其尽了主要赡养义务或主要扶养义务。 Q 对于遗嘱中的“见证人”法律有什么规定? 代书遗嘱、打印遗嘱、录音录像遗嘱、口头遗嘱都需要“见证人”在场,以下情形不能担任见证人: http://www.gzxrnews.cn/xwzx/tt/20230525/20230525_60304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