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种类法定化问题及应对策略

[1]陈瑞华.证据的概念与法定种类[J].法律适用,2012(1):24-30.

[2]裴苍龄.论证据的种类[J].法学研究,2003(5):45-50.

[3]林劲松.法定证据种类的解释视角反思———以刑事诉讼为中心的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174-183.

[4]林劲松.我国证据分类制度的功能反思[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36-46.

[5]孙远.论法定证据种类概念之无价值[J].当代法学,2014(2):99-106.

[6]杜鸣晓.试论未列入法定形式之刑事证据的存在必要性[J].时代法学,2016(4):72-82.

[7]杨正.经济学视野下的证据法定种类之研究[J].知识经济,2011(15):29-29.

[8]万毅.证据概念及其分类制度批判———法解释学角度的反思[J].兰州学刊,2015(6):134-143.

THE END
1.新修订行政处罚法贯彻实施工作指引按照行政处罚法第11条第1款、第3款规定,行政法规的设定权分三个层次:一是尚未制定法律的情况下,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其他行政处罚;二是已经有上位法律的情况下,法律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处罚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规定的给予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范围内规定;三是上位法律规定了违法行为,但未作行政处罚http://www.gztongzi.gov.cn/zfbm/xzhxzzfj/zcwj_5652857/202201/t20220105_72250089.html
2.《简明证据法学》笔记我国现行的证据制度主要是以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等为依据,具有追求客观真实、坚持无罪推定、严禁刑讯逼供等特点,司法人员在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时享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基本上可以说是属于自由证明的范畴。 与证据和证据运用有关的法律规范 https://www.360doc.cn/article/37289152_707126398.html
3.陕师大203001证据法作业试题与解析1、法定的证据种类是法律按照证据事实的( ),对证据所作的具体分类。 A、特点 B、来源 C、表现形式 D、本质属性 2、物证是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物品或者( )。 A、工具 B、痕迹 C、票证 D、枪支 3、对被告人的口供不能轻信,但经过查证属实后,( )成为定案的根据。 https://blog.csdn.net/m0_53223332/article/details/121435600
4.刑事证据复习资料6篇(全文)官等亲自在场的情况下进行,即“在场原则”。除法律明确规定允许缺席审判的特殊情形外,诉讼各方尤其是被告人必须出庭。 2. 在法庭审判过程中,所有提供 言辞证据的证人、鉴定人、被害人、被告人必须出庭作证,并且提供的言辞证据只能经过控辩双方的直接盘问和交叉盘问,才具有法律效力。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dphflqbu.html
5.八大证据的种类律师普法证据包括:1、物证。2、书证。3、证人证言。4、被害人陈述。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6、鉴定意见。7、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8、视听资料。https://www.110ask.com/tuwen/1771187133011302691.html
6.证据的概念与法定种类中国立法部门公布的刑诉法修正案草案,对证据的概念和法定种类做出了较大的调整。根据此前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而刑诉法修正案则将此改变为“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与此同时,刑诉法修正案将证据的法定种类也做了适度的扩展,除了将原来的“鉴定结论”改称为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837.html
7.2020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2019法考民事诉讼法多项选择题(9.25C.该公证书是原始证据 D.该公证书是书证 参考答案 1、【考点】证据的证明力;证据的种类与分类 【难度】★★★ 【答案】D。解析:在民事诉讼中,证据应当按法定的要求取得,以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者严重违背公序良俗的方法形成或者获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应当排除的证据仅仅是http://jiangmen.offcn.com/html/2020/09/29492.html